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648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它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泵、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活塞式泄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Temperature controlled industrial refrigerating device with piston type pressure relief valve and hydraulic bypa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ston type pressure relief control valve hydraulic bypass industrial refrig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ydraulic oil conveying pipeline, the hydraulic oil pipeline from the oil inlet of the hydraulic oil to the hydraulic oil outlet are orderly arranged between the hydraulic oil pipeline pump, radiator, heater tube and the heat exchan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diator, cooling fan, cooling pipe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r cooling outlet to the cooling inlet is sequ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gas-liquid separator, a compressor, a condenser,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and a dry filter, cooling pipe solenoid valve and throttling device, a cooling pipe by-pass valve set the cooling pipe between the cooling pipe and the throttling device between the compressor to the condenser and heat exchanger; oil radiator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both ends of the piston type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uneasy damag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液压系统油温最佳温度是在35~55摄氏度之间,一旦温度升高超过60摄氏度,液压系统的系统将大幅度下降,及其设备故障不断出现,造成设备的稳定性严重下降,无法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尤其在盛夏季节,油温过高,甚至会造成机器设备常常处于停机状态。因此工业制冷装置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传统的工业制冷装置中液体压力过大时,直接导致换热器内压力过大对散热器造成损坏。一般的散热器是在散热器的集液槽都有一个固定比例的容量,流体通过散热器散热通道内部有一定大的阻力。它的储液量较小,没有缓冲,在遇到温差大、低温环境、流量不平衡、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有冲击力的流体情况下,散热器散热通道内部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在有冲击力和粘度比较大流体的情况下,由于流体在通道内部的阻力,使流体不能迅速通过散热器通道内部,使之压力增大,超过散热器的最高运行压力,散热器很容易损坏、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它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泵、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所述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式加热器筒体,管式加热器筒体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液体口以及第二液体口,电加热管的主体位于管式加热器筒体内部中心,所述管式加热器筒体内位于电加热管外侧的区域设置有从第一液体口至第二液体口的液体流道,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活塞式泄压阀,所述活塞式泄压阀包括壳体、活塞以及两个弹簧,所述壳体横向布置,所述壳体内形成一个横向贯通的壳体流体通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流体过道腔,流体过道腔内设置有一块固定设置的分隔环板,分隔环板将流体过道腔分隔形成左右两个流体过道半腔,所述活塞横向设置于壳体流体通道的中部,两个弹簧横向布置,且两个弹簧分别位于活塞外侧的壳体流体通道内,所述活塞为左右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壳体,所述活塞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一块竖向布置的隔板,隔板将活塞的内部分隔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外界连通的活塞流体通道,位于隔板左右两侧的活塞壳体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流体孔。所述散热器为防冲击蓄能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纹接口。所述壳体流体通道的左右两个外端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卡簧,两个弹簧分别位于活塞与卡簧之间的壳体流体通道内。分隔环板的内径与壳体流体通道的内径一致。弹簧的外径与壳体流体通道的内径匹配。所述流体孔环形布置于活塞壳体上。隔板每一侧的流体孔设置有多圈。最左端的流体孔至最右端的流体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大于流体过道半腔的横向距离。一、蓄能管内置时:当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顶部时,将蓄能管安装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内部;当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侧面时,将蓄能管安装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内部,如果蓄能管的高度高于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则无需做其他处理,如果蓄能管的高度低于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则在蓄能管的顶部加装分流挡板,分流挡板将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其对应高度位置的分流液槽隔开;二、蓄能管外置时: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底部一侧的连接口螺纹连接,所述蓄能管的顶部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顶部一侧的安装边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塞式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塞式泄压阀的侧视图。图4为壳体的平面剖视图。图5为壳体的立体剖视图。图6为活塞的平面剖视图。图7为活塞的立体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10为活塞式泄压阀的外形立体图。图11为管式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爆炸图。图13为液体流道选用螺旋式液体分流片的管式加热器剖视图。图14为液体流道选用螺旋式液体分流片的管式加热器的液体流向图。图15为液体流道选用平行液体分流片的管式加热器剖视图。图16为液体流道选用平行液体分流片的管式加热器的液体流向图。图17为散热器的实施例A的正视图。图18为散热器的实施例A的侧视图。图19为图18的爆炸图。图20为散热器的实施例A的立体半剖图。图21为散热器的实施例A的第一集液槽内部示意图。图22为散热器的实施例B的正视图。图23为散热器的实施例B的侧视图。图24为图23的爆炸图。图25为散热器的实施例B的立体半剖图。图26为散热器的实施例B的第一集液槽内部示意图。图27为散热器的实施例C的正视图。图28为散热器的实施例C的侧视图。图29为图28的爆炸图。图30为散热器的实施例C的立体半剖图。图31为散热器的实施例C的第一集液槽内部示意图。图32为散热器的实施例D的正视图。图33为散热器的实施例D的侧视图。图34为图33的爆炸图。图35为散热器的实施例D的立体半剖图。图36为散热器的实施例D的第一集液槽内部示意图。其中:液压油输送管路100、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泵101、换热装置102、液压油输送管路温度传感器103冷却管路200、气液分离器201、压缩机202、冷凝器203、储液器204、干燥过滤器205、冷却管路电磁阀206、节流装置207、冷却管路旁通阀208液压油旁通管路300、液压油旁通阀301管式加热器4、管式加热器筒体401、第一液体口402、第二液体口403、下法兰404、上法兰405、电加热管406、电源保护盒407、安装螺口408、防震垫固定圈409、管式加热器筒体固定螺丝410、防震垫411、螺旋式液体分流片412、平行液体分流片413散热器5、蓄能管500、第一集液槽501、第二集液槽502、分流液槽503、排污口504、排污口螺栓505、排污口密封垫506、分流挡板507活塞式泄压阀6、壳体601、壳体流体通道601.1、流体过道腔601.2、分隔环板601.3、螺纹接口601.4、卡槽601.5、活塞602、活塞壳体602.1、隔板602.2、流体孔602.3、台阶602.4、活塞流体通道602.5、弹簧603、卡簧604设备发热源900、设备发热装置901、储油箱902、储油箱进油管路903、液压油排油管路904、储油箱出油管路905、储油箱油路循环泵906、液压油回油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泵、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所述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式加热器筒体(401),管式加热器筒体(401)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液体口(402)以及第二液体口(403),电加热管(406)的主体位于管式加热器筒体(401)内部中心,所述管式加热器筒体(401)内位于电加热管(406)外侧的区域设置有从第一液体口(402)至第二液体口(403)的液体流道,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活塞式泄压阀,所述活塞式泄压阀包括壳体(601)、活塞(602)以及两个弹簧(603),所述壳体(601)横向布置,所述壳体(601)内形成一个横向贯通的壳体流体通道(601.1),所述壳体(601)的中部设置有流体过道腔(601.2),流体过道腔(601.2)内设置有一块固定设置的分隔环板(601.3),分隔环板(601.3)将流体过道腔(601.2)分隔形成左右两个流体过道半腔,所述活塞(602)横向设置于壳体流体通道(601.1)的中部,两个弹簧(603)横向布置,且两个弹簧(603)分别位于活塞(602)外侧的壳体流体通道(601.1)内,所述活塞(602)为左右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活塞(602)包括活塞壳体(602.1),所述活塞壳体(602.1)的中部设置有一块竖向布置的隔板(602.2),隔板(602.2)将活塞(602)的内部分隔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外界连通的活塞流体通道(602.5),位于隔板(602.2)左右两侧的活塞壳体(602.1)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流体孔(602.3);所述散热器为防冲击蓄能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活塞式泄压阀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泵、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所述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式加热器筒体(401),管式加热器筒体(401)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液体口(402)以及第二液体口(403),电加热管(406)的主体位于管式加热器筒体(401)内部中心,所述管式加热器筒体(401)内位于电加热管(406)外侧的区域设置有从第一液体口(402)至第二液体口(403)的液体流道,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活塞式泄压阀,所述活塞式泄压阀包括壳体(601)、活塞(602)以及两个弹簧(603),所述壳体(601)横向布置,所述壳体(601)内形成一个横向贯通的壳体流体通道(601.1),所述壳体(601)的中部设置有流体过道腔(601.2),流体过道腔(601.2)内设置有一块固定设置的分隔环板(601.3),分隔环板(601.3)将流体过道腔(601.2)分隔形成左右两个流体过道半腔,所述活塞(602)横向设置于壳体流体通道(601.1)的中部,两个弹簧(603)横向布置,且两个弹簧(603)分别位于活塞(602)外侧的壳体流体通道(601.1)内,所述活塞(602)为左右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活塞(602)包括活塞壳体(602.1),所述活塞壳体(602.1)的中部设置有一块竖向布置的隔板(602.2),隔板(602.2)将活塞(602)的内部分隔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外界连通的活塞流体通道(602.5),位于隔板(602.2)左右两侧的活塞壳体(602.1)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流体孔(602.3);所述散热器为防冲击蓄能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荣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