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921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外壳体,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且工作台外壳体的上表面靠近硅片工作台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另一侧设置有压力释放口,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内部靠近硅片工作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内部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设计的吸附气孔可以通过气泵将气管内部的空气吸出,从而达到真空状态,通过大气压将硅片固定在工作台上,而且设计的工位夹紧器通过电机带动两边的限位器。

Positioning tool for printing electrode station of front face of silicon wafer prin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itive electrode positioning wafer printing machine printing st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shell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tabl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fer working table, and table shell on the surface near the wafer tabl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silicon wafer table, one side of the work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ump connector,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releasing port, internal pipe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body close to the wafer table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ositioning the front electrode of a silicon wafer print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printing station is installed, the utility the new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durable, can be designed through the adsorption pores inside the trachea and pump the air su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rough the vacuum state.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fixed the silicon wafer on the worktable, and the designed station clamper drives the limiter on both sides through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
本技术是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属于硅片印刷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硅片制成的芯片是有名的“神算子”,有着惊人的运算能力。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和工程问题,也无论计算的工作量有多大,工作人员只要通过计算机键盘把问题告诉它,并下达解题的思路和指令,计算机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答案告诉你。这样,那些人工计算需要花费数年、数十年时间的问题,计算机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甚至有些人力无法计算出结果的问题,计算机也能很快告诉你答案。微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业自动化中的无比威力更是众所皆知的事实。在大型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无人飞机可以自由地在蓝天飞翔;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可以准确升空、飞行、定位,并自动向地面发回各种信息。在电子计算机的指挥下,火炮、导弹可以弹无虚发,准确击中目标,甚至可以准确击中空中快速移动目标,包括敌方正在飞行中的导弹。工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和各种传感技术,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自动化程度及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机器人已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出现。它们不仅任劳任怨,而且工作速度快、精确度高,甚至在一些高温、水下及危险工段工种中也能冲锋陷阵。然而,传统的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仅仅只是用气孔将硅片吸附在印刷台上,当硅片刚刚进入工作台时还需要手动的将硅片放置在工作台的中间,而且仅仅只用气孔吸附硅片不能使硅片牢牢的将固定在工作台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仅仅只是用气孔将硅片吸附在印刷台上,当硅片刚刚进入工作台时还需要手动的将硅片放置在工作台的中间,而且仅仅只用气孔吸附硅片不能使硅片牢牢的将固定在工作台上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外壳体,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且工作台外壳体的上表面靠近硅片工作台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另一侧设置有压力释放口,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内部靠近硅片工作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内部气管,且工作台外壳体的内部靠近内部气管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驱动丝杠,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滑道,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与限位器滑道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和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所述限位器驱动丝杠的外部设置有转轴丝杠套,所述硅片工作台面的表面设置有吸附气孔,所述工作台外壳体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固定螺栓,且工作台外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硅片两侧限位器分别安装在硅片工作台面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滑道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器滑道分别对应安装在硅片两侧限位器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与限位器驱动丝杠通过螺纹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外壳体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气孔至少设置有十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设计的吸附气孔可以通过气泵将气管内部的空气吸出,从而达到真空状态,通过大气压将硅片固定在工作台上,而且设计的工位夹紧器通过电机带动两边的限位器,通过限位器牢牢的硅片夹紧然后在通过气孔来吸附,使固定更加彻底,而且不需要手动的去操作硅片,通过两侧的限位器先来将硅片固定,位置固定后通过气孔吸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的正视图;图中:1-工作台外壳体、2-气泵连接口、3-硅片两侧限位器、4-吸附气孔、5-硅片工作台面、6-内部气管、7-工作台固定螺栓、8-限位器滑道、9-压力释放口、10-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1-限位器驱动丝杠、12-转轴丝杠套、13-驱动电机、14-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外壳体1,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工作台外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2,另一侧设置有压力释放口9,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下方设置有内部气管6,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内部气管6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驱动丝杠11,硅片两侧限位器3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滑道8,硅片两侧限位器3与限位器滑道8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和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0,限位器驱动丝杠11的外部设置有转轴丝杠套12,硅片工作台面5的表面设置有吸附气孔4,工作台外壳体1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固定螺栓7,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与电源电性连接。为了更好的为硅片限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硅片两侧限位器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硅片两侧限位器3分别安装在硅片工作台面5的左右两侧。为了方便限位器的滑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器滑道8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器滑道8分别对应安装在硅片两侧限位器3的下方。为了方便限位器收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与限位器驱动丝杠11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为了更好的防止硅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作台外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为了更好的将硅片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气孔4至少设置有十个。本技术中的气泵连接口2通过连接口连接气泵,通过气泵将管内的空气抽出,从而达到真空的效果,在加工完成后,在通过放气孔将管内压力释放掉。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将气泵连接口2与气泵连接,当硅片放置在硅片工作台面5上时,打开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带动限位器驱动丝杠11转动,限位器驱动丝杠11分别带动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与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0向内收缩,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与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0向内收缩的同时带动硅片两侧限位器3向内移动,硅片两侧限位器3向内移动后则把硅片给固定住,然后打开气泵,气泵将内部气管6内部的空气吸走,导致硅片仅仅贴合在硅片工作台面5上,牢牢固定住,这样就实现了两侧与吸附气孔4同时将硅片固定,固定更加牢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2),另一侧设置有压力释放口(9),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下方设置有内部气管(6),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内部气管(6)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驱动丝杠(11),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3)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滑道(8),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3)与限位器滑道(8)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和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0),所述限位器驱动丝杠(11)的外部设置有转轴丝杠套(12),所述硅片工作台面(5)的表面设置有吸附气孔(4),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固定螺栓(7),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与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印刷机正面电极印刷工位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上表面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片工作台面(5),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2),另一侧设置有压力释放口(9),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硅片工作台面(5)的下方设置有内部气管(6),且工作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内部气管(6)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驱动丝杠(11),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3)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滑道(8),所述硅片两侧限位器(3)与限位器滑道(8)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4)和右侧限位器收紧转轴(10),所述限位器驱动丝杠(11)的外部设置有转轴丝杠套(12),所述硅片工作台面(5)的表面设置有吸附气孔(4),所述工作台外壳体(1)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固定螺栓(7),且工作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丽景欢旺吕海军高超项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