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脱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30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脱挥工艺,该工艺采用具有3~5个排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脱挥,通过调节各排气口的温度与压力,使排气口的真空度与对应口的物料温度有了良好的匹配,最终得到的树脂中残留单体含量小于1000PPm,该工艺具有处理原料中的残留单体含量高,脱挥较完全的特点,可用于工业生产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脱挥工艺,特别是关于用双螺杆挤出机脱挥的工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简称SMA),它是由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通过本体共聚合反应而得。在反应过程中,若苯乙烯单体转化率超过90%,则不能得到具有良好透明性和热稳定性的共聚树脂,而单体转化率不足40%时,聚合体系中残留较多单体,从而造成处理脱挥和溶剂回收工程负担过重的矛盾。为此工业上常控制苯乙烯单体转化率为大于60%,即使这样,体系中还有40%苯乙烯单体残留,必须通过脱挥脱除与回收。以往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得到的苯乙烯系列的聚合体,要以聚合体系中除去单体或挥发物质,多数采用加热管式的热交换器并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除去单体的方法,例如文献特许公开平3-73570中提出采用落条式簿膜蒸发器与通用性排气式挤出机联用的方法,落条式簿膜蒸发器可脱除体系中高份量的未反应单体,通用性排气式挤出机可进一步除去体系中残留的单体,但该法存在能耗大,生产流程长的缺点。文献US2931793中介绍了卧式双轴螺杆式脱挥器的脱挥技术,但该技术的脱挥能力较低,它要求体系中单体残留含量必须低于35%,且最终树脂残留单体量达0.5%,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脱挥工艺,原料溶液中包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单体,其特征在于用具有3~5个排气口的双轴螺杆挤出机脱挥,双螺杆挤出机的第1,2排气口压力为-0.020~-0.040MPa,温度为120~150℃;第三排气口压力为-0.040~-0.080MPa,温度为160~190℃;第4,5排气口压力为-0.080~-0.098MPa,温度为210~2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明曹牧石正金张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