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607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所述设备包括第一传送带、振动分离筛、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幼虫接收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多级筛选装置实现了对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自动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同时保证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完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离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逐步分离的设备,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物学、医学对冬虫夏草研究的不断深入,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随着野生资源的锐减以及环境的恶化,对冬虫夏草的各种研究以及产业需要也越来越依赖于野生抚育。对野生抚育的研究来说,冬虫夏草寄主的种类、所取食的植物根茎饲料以及生存环境的土壤至关重要。在野生抚育中,诸多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将该地的植物根茎、土壤、幼虫先以快速与良好的方式分离,例如对抚育基地初始阶段的实地生态考察,对当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土壤情况及蝙蝠蛾幼虫的种类和数量的调查,对抚育过程中适龄幼虫的阶段性翻查统计,对植物根茎饲料的进食种类和取食情况、幼虫的存活情况等重要数据的收集以及调查后的回归填埋或者重新利用等工作。然而,上述分离工作目前主要为手工挑选操作,挑拣耗时耗力,且植物根茎、土壤与幼虫混杂,易控力不均,导致所挑拣出来的幼虫与植物受损不一,且进展较慢,严重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影响幼虫的再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将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的设备,该设备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减少了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机械性损伤,保证了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再利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第一传送带、振动分离筛、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幼虫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振动分离筛接引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接引振动分离筛,第三传送带位于振动分离筛及第二传送带下方,振动分离筛过筛后的物料可落至第三传送带上,第四传送带接引第三传送带,幼虫接收平台位于第四传送带上下传送带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传送带包含多条条形传送带且条形传送带之间有间隔。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振动分离筛为竖条形分离筛。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第四传送带接引第三传送带的接引处的各条形传输带两侧设置有长条状、横切面为伞状的挡板。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挡板为硅胶材料挡板。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条形传送带宽度为3~5cm,间隔为1~1.5cm。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条形传送带上设置有圆孔。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圆孔孔径为0.3~0.5cm。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送带为软质食品级聚氯乙烯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含有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混合物料;第二传送带用于传送分离后的植物根茎;第三传送带用于传送分离后的土壤和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第四传送带用于分离土壤和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还装有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可以使得倒入的混合物料充分振散均匀。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装的振动分离筛为竖条状,土壤与幼虫容易从分离筛上掉落,同时植物根茎也振动向前掉在第二传送带上,随后被传送至收集箱中,达到分离的效果,优于横条状及网格状分离筛。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与振动分离筛均以高频率低幅度的方式振动,使得混合物料充分振匀且能减小对幼虫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第四传送带接引第三传送带的各条条形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长条状、横切面为伞状的挡板,将物料分布在传送带的中间部分,使传送带运输过程中,土壤不容易从旁边掉落,且可缓冲从第三传送带掉落的土壤和幼虫,减少对幼虫的损伤。本专利技术根据蝙蝠蛾幼虫自身的行为与体质特性在设备中设置了第四传送带,为可带圆孔的条形传送带,各条形传送带两侧设有一定间隔,幼虫可以爬到条形传送带间隔处或者钻过条形传送带上设置的圆孔掉落至幼虫接收平台上,实现幼虫与土壤的高效分离。本专利技术的设备采用软质食品级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的传送带,其环保无毒且质地软,能对幼虫的掉落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幼虫在分离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本专利技术所述“接引”是指装置能够承接另一装置转移过来的物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四传送带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突出本专利技术特定,附图中仅表示出了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密切相关的必要组件,而略去了传送带驱动装置、振动电机等其他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包括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101、第一传送带102、振动分离筛103、第二传送带104、第三传送带105、第四传送带108以及幼虫接收平台109。第一传送带102位于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101下方,振动分离筛103接引第一传送带102,第二传送带104接引振动分离筛103,第三传送带105位于振动分离筛103及第二传送带104正下方,第四传送带108接引第三传送带105。第四传送带108在接引第三传送带105的接引处的各条形传送带110的两侧放置长条形、截面为伞状的硅胶挡板106,该挡板能够使得从第三传送带105传送过来的土壤与幼虫落至第四传送带的条形传送带110中央,而不会从条形传送带的间隔处掉落,同时缓冲从第三传送带105落下的土壤与幼虫;接引处下方设置有长方形薄板107,避免土壤与幼虫从条形传送带的圆孔111处漏下。幼虫接收平台109位于第四传送带上下两个传送带中间。条形传送带110的宽度为3~5cm、间隔为1~1.5cm,条形传送带上的圆孔111孔径为0.3~0.5cm。在工作时,将混合物料倒入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101中,混合物料被振散均匀,随后经第一传送带102传送并落到振动分离筛103上,经过高频率低幅度的振动后,土壤与幼虫从振动分离筛103上掉落至第三传送带105上,植物根茎则随着振动分离筛103的振动向前落到第二传送带104上,随后落入收集箱中被收集。落至第三传送带105上的土壤与幼虫则被传送到第四传送带108,落在第四传送带108的接引处位置,土壤与幼虫均匀地分布在条形传送带110上;在传送过程中,幼虫自行爬到条形传送带110间隔处或者钻过条形传送带上设置的圆孔111掉落至放在幼虫接收平台109上的内垫软材料的接收盘中,幼虫随后被收集,而在条形传送带110上的土壤则随传送带继续向前,随后也被收集,从而实现了混合物料中植物根茎、土壤和幼虫的自动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第一传送带、振动分离筛、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幼虫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振动分离筛接引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接引振动分离筛,第三传送带位于振动分离筛及第二传送带下方,振动分离筛过筛后的物料可落至第三传送带上,第四传送带接引第三传送带,幼虫接收平台位于第四传送带上下传送带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传送带包含多条条形传送带且条形传送带之间有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第一传送带、振动分离筛、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幼虫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振动分离筛接引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接引振动分离筛,第三传送带位于振动分离筛及第二传送带下方,振动分离筛过筛后的物料可落至第三传送带上,第四传送带接引第三传送带,幼虫接收平台位于第四传送带上下传送带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传送带包含多条条形传送带且条形传送带之间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混合物料入口振动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分离筛为竖条形分离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茎、土壤、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佳张宗耀李全平吕延华陈劲忠韦瑞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