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车包括车架、车轮、动力机构、调速控制机构、变速箱机构;通过动力机构将外部的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进行存储,存储的弹性势能在调速控制机构的作用下,按照需要进行释放,所述变速箱机构上的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万向节和驱动轴,并驱动车轮。它是将电能以机械能的形式存储和利用,整个过程为物理变化,储蓄能量也是物理再变化还原释放能量。在储能和放能时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也无其他安全危险,安全无隐患,对气候环境,地理环境无什么要求,长期贮存的过程中,能量不会消耗或散失,功率大,动力大,在充能和放能时,能量的耗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动力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以弹性势能作为能量源的动力车。
技术介绍
现代车辆的动力机主要是内燃机,内燃机是靠燃烧油燃烧,将燃料蕴含的化学能释放出,作为为动力,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在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的排放。内燃机具有动力大功率高,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存在着燃油做功的同时,排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另一种动力机是电机,电机的能量来源是电瓶中储蓄的电能,其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储蓄能量方式,电动力具有清洁的优点,但是功率低,动力不足,充电时间长,电能消耗浪费大,不耐储存,蓄电瓶寿命短,成本还高,电瓶液有重金属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燃机污染严重,电动机寿命短,成本还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弹性势能作为能量源的动力车,其通过采用新的蓄能方式,将电能直接以弹性势能的形式进行储存,再将弹性势能转化为车辆的动能,整个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伴随污染物的生成,同时动力强劲。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动力车包括车架、车轮、动力机构、调速控制机构、变速箱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充进能轴、若干储能室、动力输出轴,所述充进能轴上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充进能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主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储能室包括传递齿轮、若干储能齿轮、若干储能轴、若干储能缸、储能机构、防反机构;所述传递齿轮外齿与所述充进能齿轮啮合,内齿与若干所述储能齿轮啮合,且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储能室壁上;所述储能齿轮与所述储能轴硬连接,所述储能轴和所述储能缸,储能齿轮、储能轴和储能缸的个数相同;所述储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储能缸内,并与所述储能轴连接,所述储能缸上设有副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副动力输出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齿轮啮合,所述防反机构作用于所述储能轴,防止所述储能轴反转;所述调速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输入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轴、控制轮;所述控制输入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轴相连,若干所述控制齿轮与若干所述控制齿轮轴组合形成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具有多个不同速度的控制齿轮轴,所述控制轮与速度最高能量最小的控制齿轮轴相连;所述控制轮又连接到驾驶室内设置的停动阀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停止或运动;所述控制齿轮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机构,通过挂挡同步器和换挡叉控制所述变速箱机构,所述变速箱机构上的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万向节和驱动轴,并驱动车轮,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设置一个车辆减速档位齿轮和减速档扳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递齿轮的两侧设有环形凹槽a,所述储能室壁设有与所述传递齿轮上环形凹槽a相匹配的环形凹槽b,所述环形凹槽a和所述环形凹槽b之间设有滚珠,所述传递齿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储能室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反转机构包括棘轮、锁轴卡关、扭簧;所述棘轮连接在所述储能轴上,所述锁轴卡关通过轴钉活动连接在储能室壁上,所述扭簧连接在所述轴钉上,并作用在所述锁轴卡关上。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储能机构包括若干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储能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储能缸内表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条为复合发条,所述复合发条包括螺旋卷筒、弹性骨架;所述螺旋卷筒一端固定在所述储能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储能缸内表面,所述螺旋卷筒具有弹性;所述弹性骨架由钢带制成,并设置于所述螺旋卷筒内,所述弹性骨架的首尾与所述螺旋卷筒的首尾相连。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复合发条还包括压簧、拉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弹性骨架上;所述压簧和所述拉簧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骨架两侧,所述压簧和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压簧和拉簧的初始状态为弓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齿轮包括第一调速齿轮、第一传速齿轮、第二调速齿轮、第二传速齿轮、第三调速齿轮、第三传速齿轮、第四调速齿轮、第四传速齿轮、第五调速齿轮;所述控制齿轮轴包括第一调速轴、第二调速轴、第三调速轴、第四调速轴、第五调速轴;所述第一调速齿轮与所述控制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调速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速齿轮通过第一调速轴连接;所述第一传速齿轮与第二调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调速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速齿轮通过第二调速轴相连;所述第三调速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调速齿轮与所述第三传速齿轮通过第三调速轴相连;所述第三传速齿轮与所述第四调速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调速齿轮与第四传速齿轮通过第四调速轴相连;所述第四传速齿轮与所述第五调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调速齿轮第五调速轴相连,所述控制轮连接在所述第五调速轴上。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四调速轴、所述第三调速轴、第二调速轴直通变速箱作为变速箱的主动轴,所述第四调速轴为变速箱的高档位主动轴,所述第三调速轴为变速箱的中档位主动轴,所述第二调速轴为变速箱的低档位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与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主动轴上的调速齿轮的结构相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变速箱输出轴上还设有倒挡齿轮a,第三调速轴上设有倒挡齿轮b,所述倒挡齿轮a和倒挡齿轮b之间设有倒档R齿轮,所述倒挡齿轮a、所述倒档R齿轮、所述倒挡齿轮b依次啮合组成倒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充进能轴上还设有辅助充能齿轮,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减速档齿轮,所述辅助充能齿轮与减速档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储能动力机,它是将电能以机械能的形式存储和利用,整个过程为物理变化,储蓄能量也是物理再变化还原释放能量。在储能和放能时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也无其他安全危险,安全无隐患,对气候环境,地理环境无什么要求,长期贮存的过程中,能量不会消耗或散失,功率大,动力大,在充能和放能时,能量的耗损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动力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一种不带储能室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蓄满势能的储能缸的结构示意图;图5未蓄能的储能缸的结构示意图;图6复合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调速控制机构内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7的右视图;图9变数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机构;2-调速控制机构;3、变速箱机构;4-驱动轴;5-车轮;6-万向节;11-充进能轴;12-储能室;13-动力输出轴;14-车架;1101-充进能齿轮;1102-辅助充能齿轮;1201-传递齿轮;1202-储能齿轮;1203-储能轴;1204-储能缸;1205-发条;1205a-螺旋卷筒;1205b-弹性骨架;1205c-拉簧;1205d-压簧;1205e-固定板;1206-副动力输出齿轮;1207-棘轮;1208-锁轴卡关;1209-轴钉;1210-扭簧;1301-主动力输出齿轮;201-控制输入齿轮;202-输入轴;203-第一调速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车包括车架、车轮、动力机构、调速控制机构、变速箱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充进能轴、若干储能室、动力输出轴,所述充进能轴上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充进能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主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储能室包括传递齿轮、若干储能齿轮、若干储能轴、若干储能缸、储能机构、防反机构;所述传递齿轮外齿与所述充进能齿轮啮合,内齿与若干所述储能齿轮啮合,且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储能室壁上;所述储能齿轮与所述储能轴硬连接,所述储能轴和所述储能缸,储能齿轮、储能轴和储能缸的个数相同;所述储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储能缸内,并与所述储能轴连接,所述储能缸上设有副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副动力输出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齿轮啮合,所述防反机构作用于所述储能轴,防止所述储能轴反转;所述调速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输入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轴、控制轮;所述控制输入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轴相连,若干所述控制齿轮与若干所述控制齿轮轴组合形成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具有多个不同速度的控制齿轮轴,所述控制轮与速度最高能量最小的控制齿轮轴相连;所述控制轮又连接到驾驶室内设置的停动阀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停止或运动;所述控制齿轮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机构,通过挂挡同步器和换挡叉控制所述变速箱机构,所述变速箱机构上的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万向节和驱动轴,并驱动车轮,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设置一个车辆减速档位齿轮和减速档扳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车包括车架、车轮、动力机构、调速控制机构、变速箱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充进能轴、若干储能室、动力输出轴,所述充进能轴上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充进能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设有与所述储能室个数相对应的主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储能室包括传递齿轮、若干储能齿轮、若干储能轴、若干储能缸、储能机构、防反机构;所述传递齿轮外齿与所述充进能齿轮啮合,内齿与若干所述储能齿轮啮合,且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储能室壁上;所述储能齿轮与所述储能轴硬连接,所述储能轴和所述储能缸,储能齿轮、储能轴和储能缸的个数相同;所述储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储能缸内,并与所述储能轴连接,所述储能缸上设有副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副动力输出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齿轮啮合,所述防反机构作用于所述储能轴,防止所述储能轴反转;所述调速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输入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若干控制齿轮轴、控制轮;所述控制输入齿轮与所述主动力输出轴相连,若干所述控制齿轮与若干所述控制齿轮轴组合形成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具有多个不同速度的控制齿轮轴,所述控制轮与速度最高能量最小的控制齿轮轴相连;所述控制轮又连接到驾驶室内设置的停动阀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停止或运动;所述控制齿轮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机构,通过挂挡同步器和换挡叉控制所述变速箱机构,所述变速箱机构上的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万向节和驱动轴,并驱动车轮,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设置一个车辆减速档位齿轮和减速档扳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齿轮的两侧设有环形凹槽a,所述储能室壁设有与所述传递齿轮上环形凹槽a相匹配的环形凹槽b,所述环形凹槽a和所述环形凹槽b之间设有滚珠,所述传递齿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储能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机构包括棘轮、锁轴卡关、扭簧;所述棘轮连接在所述储能轴上,所述锁轴卡关通过轴钉活动连接在储能室壁上,所述扭簧连接在所述轴钉上,并作用在所述锁轴卡关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若干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储能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储能缸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为复合发条,所述复合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继,
申请(专利权)人:廖红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