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交叉口设计形式慢行等候区不明确,慢行空间不足,缺乏对慢行交通主体的保护,容易造成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混乱、拥堵,引发交通违章、交通事故;且传统交叉口对临时停靠的机动车没有明确的空间组织,而机动车转弯半径往往又较大,车速较高,易导致交叉口处交通组织混乱,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交叉口通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我国的处理方法有两类:一是通过常规的交通渠化、信号控制、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等方法减少交通冲突;二是利用标志标线等方式来降低车速。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传统的交叉口设计模式和常规的改造措施已不适用于人流车流密集、车辆停靠需求较大的交叉口,尤其是临近汽车站、火车站、重要地铁站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区域的交叉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本专利技术针对人流车流密集、车辆停靠需求较大的城市干道交叉口提出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设计模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行车和停车空间组织,保障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包括交叉口本体,其特征是:进口道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端部向外延展,具有一附加宽度,形成弧形非机动车导流带,出口道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端部向内延展,具有一附加宽度,与交叉口常规的展宽段结合形成临时停车区;在交叉口的机动车转弯处设置有用以减缓机动车转弯速度的转角岛,在转角岛和两侧的机非分隔带之间设置嵌入式的慢行等候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包括交叉口本体,其特征是:进口道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端部向外延展,具有一附加宽度,形成弧形非机动车导流带,出口道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端部向内延展,具有一附加宽度,与交叉口常规的展宽段结合形成临时停车区;在交叉口的机动车转弯处设置有用以减缓机动车转弯速度的转角岛,在转角岛和两侧的机非分隔带之间设置嵌入式的慢行等候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其特征是:在进口道处机非分隔带端部向外展宽形成弧形非机动车导流带,起点在距人行横道线一定距离处,终点在人行横道线处,宽度由起点至终点按照弧形而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其特征是:所述出口道处机非分隔带端部内凹呈直角梯形,起自人行横道线,小于等于出口道最外侧车道宽度;上底边靠近车行道一侧,下底边紧贴常规机非分隔带,与常规交叉口展宽段结合形成临时停车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其特征是:所述临时停车区右侧的部分机非分隔带设置为乘客临时上下车站台,站台起自在距离人行横道线一定距离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汝华,李霜,戈悦淳,高雪松,孙延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