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黄变高活性的复配光引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69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低黄变高活性复配光引发剂,是由苯甲酰酯类、α-羟基酮类、二苯甲酮类、酰基膦氧化物类光引发剂按一定种类和比例进行复配。该复配光引发剂能满足很多领域对低黄变的要求,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光引发活性高。该复配光引发剂能通过改变其配比满足对深层固化、低黄变、高活性、表干好等有较高要求的大多数领域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黄变高活性的复配光引发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容为一类低黄变高活性的复配光引发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法规的出台,涂料行业中光固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固化技术是指利用光能将液体的树脂单体瞬间变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固体涂层或其他产品。相对于传统的溶剂型热固化技术,光固化在环保、节能、效率、经济、可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虽然光固化技术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黄变问题一直限制着其在对颜色要求严格的领域应用,比如白色木器、家电及电子产品等。为此中国专利CN101096558A公开了一种UV清漆的配方,采用高硬度树脂和高硬度活性稀释剂搭配同时添加荧光增白剂OB,实现了高硬度与低黄变的统一,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黄变值,但由于荧光增白剂的加入可能会导致产品固化后其他性能有所改变且溶剂量为40-60%大大增加了VOC的排放,未从根本上解决黄变问题。中国专利CN103666149A公开了一种低黄变水性紫外光固化哑光清面漆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两个组分,其中乙组份中异丙醇含量为80%-85%增加了VOC的排放且所用光引发剂为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仍能产生较大的黄变。导致产品黄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固化初期影响产品黄变的最主要原因是光引发剂。因为光引发剂在吸收光能裂解后的自由基及其他碎片除了引发单体树脂聚合外还有一部分生成了醌类等有色物质从而导致固化前后颜色的变化。目前对低黄变光引发剂的报道很少,大部分处于试验研发阶段或仅限于某个小的领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开发新的具有低黄变性能的光引发剂仍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类低黄变高活性的复配光引发剂。该复配光引发剂能满足很多领域对低黄变的要求,对所要求的可聚合组合物的表面固化和整体性固化具有良好的固化性能,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光引发活性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它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R选自H、;n=2;或R=CH3,n=0;和/或至少一种式II化合物其中:R1、R2独立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或者R1、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基环;R3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OCH2CH2-OR4;R4选自氢、C1-C6烷基;和/或式III化合物;和/或式V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复配光引发剂,它包含至少一种式III化合物和式IV化合物其中:R5、R6、R7、R8彼此独立选自氢、卤素、甲基、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甲氧基;和至少一种式II化合物其中:R1、R2独立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或者R1、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基环;R3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OCH2CH2-OR4;R4选自氢、C1-C6烷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复配光引发剂,它包含至少一种式IV化合物,其中:R5、R6、R7、R8彼此独立选自氢、卤素、甲基、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硫基、甲氧基;和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R选自H、,n=2;或R=CH3,n=0;和式III化合物。式IV中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可在苯环上取代1-5个,例如1、2或3个,优选1个或2个。例如在苯环上的取代方式为2-,3-,4-,5-;2,4-,2,5-,2,6-,3,4-,3,5-,2,4,6-或3,4,5-。C1-C4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异丁基,优选甲基。式I、II、III、I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已知的,例如,CN1307207C、CN1157359C公开了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EP161463A描述了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US5504236公开了I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EP209831A公开了I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CN1328564A、CN100436461C、CN100418973C公开了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而且III、V化合物和I、II、IV某些化合物是从商业渠道获得。式I化合物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苯甲酰甲酸甲酯;II化合物是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1-(4-异丙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4-叔丁基苯基)-1-丙酮;IV化合物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2-氯-4’-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4-(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光引发剂的制备是通过各组分混合,研磨,熔融或溶解来制备,其中,可利用复配组分中的液体组分为溶剂,也可以在惰性溶剂中复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光引发剂各组分的含量为:第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包含2-95%,例如4-70%,4-60%,尤其为4-50%的式I化合物和98%-40%,例如95-40%,尤其为95-50%的式II,III和/或V化合物;第二种复配光引发剂包含4%-50%,例如4%-30%,尤其4%-25%的式III化合物和96%-50%,例如96%-70%,尤其96%-75%的式II和式IV化合物;第三种复配光引发剂包含4-25%的式I化合物和4-25%的式III化合物和92-50%的式IV化合物。所述的含量均为质量比。第一种复配光引发剂优选下列光引发剂进行复配: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或其混合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进行复配;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或其混合和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进行复配;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或其混合和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氧膦进行复配。第二种复配光引发剂优选下列光引发剂进行复配: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2-氯-4’-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4-(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或2,4,6-三甲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氧膦进行复配。第三种复配光引发剂优选下列光引发剂进行复配: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2-氯-4’-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4-(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或2,4,6-三甲基二苯甲酮与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或其混合或苯甲酰甲酸甲酯和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氧膦进行复配。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或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都是很好的光引发剂,在制备过程中通常得到的是单酯和双酯的混合物,事实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进行分离提纯,直接使用单酯和双酯的混合物,经济实用,一般在制备过程中得到的单酯和双酯的混合物质量比为20~40%:8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2~95%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2~95%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R选自H、,n=2;或R=CH3,n=0;和98~40%至少一种式II化合物其中:R1、R2独立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或者R1、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基环;R3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OCH2CH2-OR4;R4选自氢、C1-C6烷基;或式III化合物;或式V化合物。2.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4~50%至少一种式III化合物和96~50%式IV化合物其中:R5、R6、R7、R8彼此独立选自氢、卤素、甲基、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甲氧基;和至少一种式II化合物其中:R1、R2独立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或者R1、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基环;R3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OCH2CH2-OR4;R4选自氢、C1-C6烷基。3.一种复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92~50%至少一种式IV化合物,其中:R5、R6、R7、R8彼此独立选自氢、卤素、甲基、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苯硫基、甲氧基;和4~25%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R选自H、,n=2;或R=CH3,n=0;和4~25%式III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复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I化合物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单酯、苯甲酰甲酸二乙二醇双酯、苯甲酰甲酸甲酯;II化合物是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1-(4-异丙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4-叔丁基苯基)-1-丙酮;IV化合物是二苯甲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月国赵建新武瑞崔继菲张齐赵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