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是电动车辆动力系统的智能中枢,在电动车辆运行过程中,其对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与存储、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功率控制、并与整车其他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电动车辆上,BMS一般通过车载铅酸蓄电池进行供电,在电动车辆进入停驶状态时,为了降低功耗,BMS会进入休眠状态。BMS初始上电后,可在几百毫秒内实现对电池及自身状态的检测与判断,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但在进入休眠状态时,BMS供电会直接断开,在这种状态下,BMS无法在下电之前存储下电时刻的状态参数,以及进行信息交互,也无法提前告知其他控制器其下电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车辆,解决了BMS在进入休眠状态时,无法在下电之前存储下电时刻的状态参数,以及进行信息交互,也无法提前告知其他控制器其下电状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钥匙信号的输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延时下电电路,用于当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钥匙信号掉电时,在预定时间内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并当所述预定时间结束时,停止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钥匙信号的输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延时下电电路,用于当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钥匙信号掉电时,在预定时间内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并当所述预定时间结束时,停止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输入为钥匙信号,负极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分压电阻R1和R2,其中分压电阻R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与分压电阻R2串联接地;光耦合器U1,其中光耦合器U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在分压电阻R2的两端,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阻R3,其中电阻R3一端与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滤波电容C1,其中滤波电容C1与分压电阻R2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钥匙信号上电时,二极管D1导通并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光耦合器U1导通,电阻R3的电压值升高,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当所述钥匙信号掉电时,二极管D1截止并停止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光耦合器U1截止,电阻R3的电压值为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下电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开关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为所述延时下电电路的输入端,发射极接地;光耦合器U2,其中光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第二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源;第二三极管开关电路,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且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光耦合器U2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以及继电器RL1A,其中继电器RL1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源,第一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伟,吉祥,范晓东,余铿,许海丽,颛孙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