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淀粉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681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荞麦淀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工艺:精磨-将pH值为5.5-6的亚硫酸液内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在针磨机中磨碎成悬浮液,使淀粉被游离出来;纤维分离-悬浮液进入多级离心筛,使纤维与淀粉乳实现分离;淀粉乳浓缩-通过旋流器将淀粉乳浓缩至浓度为8-10之间,并除去70%-75%的蛋白和细小纤维;淀粉乳洗涤-通过洗涤机逐级洗涤形成精淀粉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前述工艺方法可有效地分离荞麦淀粉与蛋白质,最终形成荞麦淀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淀粉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荞麦是我国特有的无公害杂粮之一,其内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的药用 和保健价值的微量元素和粗纤维、亚油酸,特别是还含有芦丁成分,可预 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降糖、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荞麦的主要产 区分布在我国的陕北、内蒙、山西、甘肃等地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多年以来,当地的人民只是通过家庭或小作坊将荞麦加工成一些荞麦食品,如荞麦t合t各、煎饼、凉粉等,而自身所含 的大量淀粉却没被真正的识别到或提取出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另 外由于荞麦淀粉与蛋白分离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工艺技 术,所以,荞麦中的淀粉一直没能被成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利用。所以, 能够将荞麦进行深加工处理,把它本身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以及 营养价值开发出来,造福于广大民众及病患者则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课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fe供一 种可使荞麦中的淀粉与蛋白充分分离,既不影响淀粉质量,又可保留适量 蛋白,并且具有独特营养、药用、保健价值的荞面淀粉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1、 1精磨——将PH值为5. 5-6的亚硫酸液内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在针磨机中磨碎成悬浮液,使淀粉被游离出来;1、 2纤维分离——悬浮液进入多级离心筛,使纤维与淀粉乳实现分离;1、 3淀粉乳浓縮^^通过旋流器将淀粉乳浓縮至浓度为8-10之间, 并除去70%-75%的蛋白和细小纤维;1、 4淀粉乳洗漆——通过洗涤机逐级洗涤形成精淀粉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在于经过洗涤的精淀粉乳再经 溢流澄清和脱水干燥后形成荞麦淀粉。所说的浸泡的荞麦米和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 3。纤维分离工艺中所述离心筛的目数为120-160目,洗水压 力为7-9公斤,淀粉乳浓度为l-2。淀粉乳经过四级旋流器进行浓縮,浓 縮后的浓度为9。淀粉乳进入ll级洗涤机,每个洗涤机中的旋流器的压 力差为6-6. 5公斤,进料压力为9-10公斤,并且每级进料压力0. 5公斤。由于本专利技术在荞麦淀粉的生产工艺中采用了S02浸泡、精磨、纤维分 离、淀粉乳浓縮、淀粉乳洗涤的独特工艺,所以才能使荞麦淀粉与蛋白实 现有效地分离,既不影响荞麦淀粉质量,又可保留适量蛋白,保证了荞麦 本身所含有的营养、保健及药用成分,主要是能够工业化规模生产,生产 出的淀粉产品产量高、精细度高、制成的食品口感好、色泽好。另外,通过这套工艺使荞麦淀粉工业化生产后可促进农民种植荞麦的 积极性,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还可由原来一直以荞麦原粮出口改 变为荞麦淀粉产品出口,扩大出口贸易产品种类,增加了农作物的附加值,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 浸泡将荞麦米加入到PH值为5. 5-6的S02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夏季 为6小时,春秋季为7小时,冬季为8小时,浸泡控制温度以30-36t:为 宜。溶解在水中的S02能提高水分渗入荞麦米的速度,含有S02的水对荞 麦米的作用是可使细胞膜扩展而变成多孔的形态,因而可溶性糖类、多种 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活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多种有机分子都经沥滤而进入浸泡水中。一 據薛 —、 悄賠将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以1: 3的比例进入针磨机内进行精磨,由于 物料受高速离心的作用被猛烈冲击而粉碎,淀粉最大限度地被游离出来, 而纤维不易被打碎,淀粉和纤维共同存在于精磨后的悬浮液中。三、 纤维分离将悬浮液先后进入五级离心筛进行洗涤分离,使淀粉与纤维、麸质充 分分离,淀粉进入下一工序,纤维渣经输送带送至车间外。在该工序中,每级离心筛的筛网为120-160目,洗水压力控制在7-9公斤,进入下一工 序的淀粉乳波美度为1-2。 '四、 淀粉乳浓縮将1-2波美度的淀粉乳先后经过两极旋流器,可使淀粉乳浓缩至波美 度为8-10,并除去70%-75%的蛋白质和细小纤维;再将两极旋流器输出的 溢流先后进入两极蛋白分离旋流器,而大量的蛋白和杂质进入下一工序。旋流器的压力差应控制在6. 5-7公斤;蛋白分离旋流器的进料压力控制在 10-12公斤。五、 淀粉乳洗涤上一工序产生的溢流再经内设旋流管的11级洗涤机逐级洗涤,而每 一级的进料为前一级的底流和后一级的溢流,形成一次逆流洗涤。该工序中洗涤机的旋流管的压力差应为6-6.5公斤,第一级洗涤机进料压力为 9-IO公斤,以后则每级进料压力递增0.5公斤,到第ll级进料压力应控 制在14-15公斤,波美度应为18-20。六、 溢流澄清洗涤后的淀粉乳再进入两极澄清设备,第一级澄清后的底流再返回主 洗涤工序,而第二级澄清后的溢流则进入下一工序。该工序中按要求进料 压力》10公斤,第一级澄清底流的波美度应为3-4。七、 淀粉脱水干燥澄清后的淀粉乳进入精淀粉乳罐再进行搅拌,并通过泵送至真空脱水 机,淀粉则在转鼓上形成均匀的滤饼层,再通过刮刀每次刮去0.05-l毫米并送至干燥机在《9crc下干燥成为最终产物——荞麦淀粉。权利要求1、 一种,包括除杂、分级、脱壳、浸泡、破 碎,其特征在于本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工艺1、 1精磨——将ra值为5. 5-6的亚硫酸液内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在针磨机中磨碎成悬浮液,使淀粉被游离出来;1、 2纤维分离——悬浮液进入多级离心筛,使纤维与淀粉乳实现分1、 3淀粉乳浓縮^"通过旋流器将淀粉乳浓縮至浓度为8-10之间, 并除去70%-75%的蛋白和细小纤维;1、 4淀粉乳洗涤——通过洗涤机逐级洗涤形成精淀粉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经过洗 涤的精淀粉乳再经溢流澄清和脱水干燥后形成荞麦淀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说的浸 泡的荞麦米和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 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纤维分离 工艺中所述离心筛的目数为120-160目,洗水压力为7-9公斤,淀粉乳浓 度为1-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淀粉乳经 过四级旋流器进行浓縮,浓縮后的浓度为9。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淀粉乳进 入ll级洗漆机,每个洗涤机中的旋流器的压力差为6-6.5公斤,进料压 力为9-IO公斤,并且每级进料压力0.5公斤。全文摘要一种,其特征在于本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工艺精磨——将pH值为5.5-6的亚硫酸液内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在针磨机中磨碎成悬浮液,使淀粉被游离出来;纤维分离——悬浮液进入多级离心筛,使纤维与淀粉乳实现分离;淀粉乳浓缩——通过旋流器将淀粉乳浓缩至浓度为8-10之间,并除去70%-75%的蛋白和细小纤维;淀粉乳洗涤——通过洗涤机逐级洗涤形成精淀粉乳。本专利技术通过前述工艺方法可有效地分离荞麦淀粉与蛋白质,最终形成荞麦淀粉产品。文档编号C08B30/00GK101121756SQ200610104479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高雯友 申请人:榆林市新田源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荞麦淀粉的生产方法,包括除杂、分级、脱壳、浸泡、破碎,其特征在于本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工艺:    1、1精磨-将PH值为5.5-6的亚硫酸液内浸泡后的荞麦米和水在针磨机中磨碎成悬浮液,使淀粉被游离出来;    1、2纤维分离-悬浮液进入多级离心筛,使纤维与淀粉乳实现分离;    1、3淀粉乳浓缩-通过旋流器将淀粉乳浓缩至浓度为8-10之间,并除去70%-75%的蛋白和细小纤维;    1、4淀粉乳洗涤-通过洗涤机逐级洗涤形成精淀粉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雯友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新田源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