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细菌转化体及使用该转化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799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5:41
实施了下述的(A)、(B)、(C)、及(D)的操作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可以以糖类为原料高效地生产莽草酸等,所述操作为:(A)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DAHP)合成酶活性的强化;(B)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的消失、阻遏或减少;(C)与磷酸转移酶系统不同的糖转运体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活性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强化;(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活性的强化。

Rod-shaped bacteria transforma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ganic compound using the transforma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llowing (A), (B), (C), and (D) bacteria transformant operation can efficiently produce shikimic acid to sugar as raw materials, the operation is: (A) 3 - D Arabia heptulose 7 phosphate (DAHP) strengthen the synthetase activity; (B) 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 (PTS) mediated intracellular uptake of sugar to disappear, prevent or reduce; (C) enhancement and transfer phosphate glucose transporter mediated by different enzymes to intracellular uptake and activity of glucokinase activity; (D) 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activity enhan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棒状细菌转化体及使用该转化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施了可以工业化生产莽草酸那样的操作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及使用该棒状细菌转化体的高效的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莽草酸是分子内具有3个不对称碳的光学活性体,被用作多种药品、农药、化妆品等的合成原料,特别是,被用作用于化学合成流感治疗药达菲(注册商标)的重要起始原料。近年,由于达菲对可能在全世界流行的禽流感显示出有效性,因此作为原料的莽草酸的需求在增加。此外莽草酸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转变为对羟基苯甲酸、苯酚等有用的化学物质,还有望作为这些的合成原料。以往,莽草酸通过从莽草(Illiciumanisatum)、八角(Illiciumverum)等植物的果实提取而得到,其提取、纯化方法繁杂,收率低,另外原料为天然物,因此存在难以稳定供给、大量供给的问题。另一方面,莽草酸是细菌、酵母、植物等所具有的芳香族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中间体,可以使用具有该途径的微生物通过发酵法来生产。目前,已经报道了利用大肠杆菌宿主生产莽草酸(专利文献1~7),生成莽草酸的同时还副生成奎宁酸,其成为妨碍莽草酸纯化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均随着有氧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棒状细菌转化体及使用该转化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细菌转化体,实施了下述(A)、(B)、(C)、及(D)的操作而得:(A)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DAHP)合成酶活性的强化,(B)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的消失、阻遏或减少,(C)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不同的糖转运体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活性、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强化,(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活性的强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21 JP 2014-1686461.一种棒状细菌转化体,实施了下述(A)、(B)、(C)、及(D)的操作而得:(A)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DAHP)合成酶活性的强化,(B)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的消失、阻遏或减少,(C)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不同的糖转运体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活性、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强化,(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活性的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二羟丙酮磷酸的磷酸酶活性消失、阻遏或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3-脱氢奎宁酸合成酶活性、3-脱氢奎宁酸脱水酶活性、及莽草酸脱氢酶活性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得到强化。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转酮醇酶活性、及转醛醇酶活性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得到强化。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莽草酸激酶活性、奎宁酸/莽草酸脱氢酶活性、及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活性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消失、阻遏或减少。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具有葡萄糖和选自由木糖、阿拉伯糖及纤维二糖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糖的利用能力。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通过导入下述的(a)或(b)的DNA,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活性得到强化,(a)由序列号1中记载的碱基序列组成的DNA,(b)由与序列号1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编码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的DNA。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通过使编码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的构成因子的基因中、编码组氨酸-可磷酸化蛋白(Histidine-phosphorylatableprotein:HPr)的ptsH、编码酶I(EnzymeI)的ptsI、及编码葡萄糖特异性酶II(EnzymeII)的ptsG基因中的一种以上破坏、缺失、或突变,从而PTS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消失、阻遏、或减少。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不同的糖转运体为肌醇转运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通过导入下述(c)或(d)的DNA,肌醇转运体介导的糖向细胞内的摄取活性得到强化,(c)由序列号2中记载的碱基序列组成的DNA,(d)由与序列号2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编码肌醇转运体的DNA。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棒状细菌转化体,其中,通过导入下述(e)或(f)的DNA,葡萄糖激酶活性得到强化,(e)由序列号3、4或5中记载的碱基序列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将行须田雅子平贺和三小暮高久
申请(专利权)人:公益财团法人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