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1120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4:20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该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铝、钛、镁、氟分布均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体相均匀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thode material of a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recursor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luminum, titanium, cobalt body, magnesium fluoride distribution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Mn phase uniformly doped synthes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 pha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使用电压高,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环保性好、性能优异等优点,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早用于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LiCoO2,但由于Co自然资源匮乏、价格昂贵、对环境污染较大,且LiCoO2不耐过充电,因为过充电将导致不可逆容量损失和极化电压增大,同时伴随安全性问题。因此,随着价廉而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能够代替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与LiCoO2的性质相近,两者同属R-3m空间群,且均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镍的价格比钴低,资源比钴更丰富,实际比容量高,属于环境友好型正极材料。但是,LiNiO2存在热稳定性差、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相变、Ni2+占据Li+的3a位置导致阳离子混排,从而造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急剧下降的不足。锰酸锂是一种极其廉价的正极材料,安全和环保性能也极好,但是该材料存在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低,尤其是高温下循环性能极差的不足。对于目前大力提倡和推广的电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分子表达式为:Li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分子表达式为:LiMn2-2x-2yCoxAlxTiyMgyO2-zFz;其中,所述x、所述y和所述z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05。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按摩尔比为Li:Mn:Co:Al:Ti:Mg:F=(1.02~1.08):(2-2x-2y):x:x:y:y:z的比例将锂源原料、锰源原料、钴源原料、铝源原料、钛源原料、镁源原料和氟源原料制成干凝胶前驱体;将所述干凝胶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450~650℃预烧5~10h,再在700~950℃高温条件下恒温烧结10~24h,自然降温后依次进行磨细和过筛分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干凝胶前驱体的过程中,依次包括溶解混合、蒸发浓缩、烘干和研磨四个步骤,其中,在进行溶解混合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锰源原料、所述钴源原料、所述铝源原料和所述镁源原料采用柠檬酸加超纯水的方式进行溶解混合,制成第一溶液;将所述锂源原料和所述氟源原料采用柠檬酸加超纯水的方式进行溶解混合,制成第二溶液;将所述钛源原料加入到乙醇中进行溶解混合,制成第三溶液;在进行蒸发浓缩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所述第一溶液进行搅拌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泉刘一町钟万张萍何泽珍何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