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8482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套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延伸至支撑柱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转动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嵌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冲压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铰接有推手,所述壳体内设有伸缩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实时检测加工位置,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实现单机多工位的冲压,提高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方便移动和多场地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支撑杆的承受力,增加了该机械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
技术介绍
冲压机械手是在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冲压生产特点,专门为实现冲压自动化无人生产而研发的设备。能取代人工在各个冲压工位上进行物料冲压、搬运、上下料等工作,整条生产线效率达到5秒。本自动化设备对于冲压等重复性、危险性、节拍高的加工行业,在节约人力劳动成本,提高人工及设备安全性,保持产品产能、质量、工艺稳定性等方面是现代化工业化“开拓创新”的重要精神体现。柔性冲压自动线大多由一台双动拉伸压力机或多连杆单动拉伸压力机和4~5台单动压力机组成流水线,生产大型车身覆盖件,安全性高,冲压质量好。生产线上布置自动化上下料系统。而传统的单机冲压机械手只能对单工位进行加工,结构复杂并且是固定式的,体积庞大,移动困难,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套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延伸至支撑柱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嵌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冲压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铰接有推手,所述壳体内设有伸缩电机,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内,且第二伸缩杆与伸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推手为弧形结构,且推手上还设置有防滑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为二到四个,且等距离排列于壳体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转动电机、红外线传感器和伸缩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实时检测加工位置,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通过第一伸缩杆上下伸缩自由以及第一转轴带动冲压机构多方位的转动,实现单机多工位的冲压,提高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利用在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方便移动和多场地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支撑杆的承受力,增加了该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柱、3第一伸缩杆、4第一转轴、5转动电机、6支撑板、7安装座、8红外线传感器、9冲压机构、10凹槽、11推手、12伸缩电机、13支撑杆、14滚轮、15第二转轴、16支撑架、17第二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内套设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伸缩杆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延伸至支撑柱2的上方,第一转轴4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连接,支撑板6的底端设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底端嵌装有红外线传感器8和冲压机构9,壳体1上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壁上铰接有推手11,壳体1内设有伸缩电机12,壳体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内,且第二伸缩杆17与伸缩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伸缩杆17的底端设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底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上安装有滚轮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红外线传感器8实时检测加工位置,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通过第一伸缩杆3上下伸缩自由以及第一转轴4带动冲压机构9多方位的转动,实现单机多工位的冲压,提高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利用在支撑杆13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17,方便移动和多场地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支撑杆13的承受力,增加了该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推手11为弧形结构,且推手11上还设置有防滑螺纹,第二伸缩杆17为二到四个,且等距离排列于壳体1的底端,壳体1内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转动电机5、红外线传感器8和伸缩电机12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红外线传感器8实时检测加工位置,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通过第一伸缩杆3上下伸缩自由以及第一转轴4带动冲压机构9多方位的转动,实现单机多工位的冲压,提高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利用在支撑杆13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17,方便移动和多场地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支撑杆13的承受力,增加了该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示例一:工作时,当需要移动该机械手时,利用控制装置控制伸缩电机12驱动第二伸缩杆17向地面伸出,当支撑杆13被滚轮14支撑起远离地面时,伸缩电机12停止输出,将凹槽10内的推手11转出凹槽10外,方便推动和多场地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支撑杆13的承受力,增加了该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利用红外线传感器8实时检测加工位置,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通过第一伸缩杆3上下伸缩自由以及第一转轴4带动冲压机构9多方位的转动,实现单机多工位的冲压,提高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套设有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延伸至支撑柱(2)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底端设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底端嵌装有红外线传感器(8)和冲压机构(9),所述壳体(1)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壁上铰接有推手(11),所述壳体(1)内设有伸缩电机(12),所述壳体(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二伸缩杆(17)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内,且第二伸缩杆(17)与伸缩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7)的底端设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底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上安装有滚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机多工位冲压机械手,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套设有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延伸至支撑柱(2)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底端设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底端嵌装有红外线传感器(8)和冲压机构(9),所述壳体(1)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壁上铰接有推手(11),所述壳体(1)内设有伸缩电机(12),所述壳体(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之间设有第二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