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传输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7004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频传输线路,该高频传输线路包括:第一电介质层,其设置有信号线;屏蔽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省略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对应的另设的电介质层。

HF transmiss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frequency transmission circuit, the high-frequency transmission line includes a first dielectric lay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ignal line; the shielding member disposed on the first dielectric layer, a dielectric layer and the first dielectric layer is omit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传输线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无线终端来传输高频信号的线路。
技术介绍
在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中配备有RF(RadioFrequency,射频)信号线路,以往RF信号线路以同轴电缆形态安装,当以同轴电缆形态安装时,由于在无线终端设备内的空间利用性低下,因此,近来一般使用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信号发射端最佳阻抗约为33Ω,信号接收端最佳阻抗约为75Ω,因而考虑信号发射、接收端全部,柔性电路板的特性阻抗一般设计为约50Ω。如果因周边部件而流入外部信号,则所述的特性阻抗超出作为基准值的50Ω,对信号传输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主板、子板、电池等作为导体的其它部件接触接地或接近配置,那么,在信号从外部流入的同时,特性阻抗超出50Ω。因此,柔性电路板为了防止发生阻抗变化,在与其它部件适当隔开的位置安装,或调节电介质的厚度。如图1所示,以往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电介质层1、与这种第一电介质层1沿高度方向隔开既定间隔配置的第二电介质层2、分别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1及第二电介质层2的第一接地层3及第二接地层4,第一接地层3及第二接地层4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覆盖层5及第二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频传输线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介质层,其设置有信号线;屏蔽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省略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对应的另设的电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8 KR 10-2015-01744721.一种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介质层,其设置有信号线;屏蔽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省略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对应的另设的电介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包括:一对侧面接地,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以所述信号线为中心隔开既定间隔地设置,与所述信号线平行;第二覆盖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及所述一对侧面接地上;屏蔽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覆盖层上;及第三覆盖层,其介于所述第二覆盖层及所述屏蔽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包括:一对侧面接地,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以所述信号线为中心隔开既定间隔地设置,与所述信号线平行;第二覆盖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及所述一对侧面接地上;屏蔽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覆盖层上;及粘结片,其介于所述第二覆盖层及所述屏蔽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包括:一对侧面接地,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上,且以所述信号线为中心隔开既定间隔地设置,与所述信号线平行;粘结片,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侧面接地上;第二覆盖层,其设置于所述粘结片上;及屏蔽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覆盖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层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电介质层的宽度窄,所述第三覆盖层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覆盖层的宽度窄,所述屏蔽层的两端部形成为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弼李多涓丘璜燮金铉济郑熙锡
申请(专利权)人:吉佳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