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炖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23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炖盅,包括:本体、炖芯和隔板,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本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炖芯放置在容纳腔内,并位于加热元件的上方;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炖芯,隔板的下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出导流通道,多个导流通道沿隔板的周向呈放射状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炖盅,通过在隔板上与加热元件相对的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有效引导加热元件加热产生的气泡由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扩散,即指定产生的气泡的流动方向,这样不仅加速气泡的扩散,避免炖芯底部气泡大量积聚导致气泡破裂而带来的噪音,同时还可避免因气泡无规则扩散而导致气泡连同水一起溢出至电炖盅外部,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Electric stew po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stewing pot,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stewing core and a spacer body having a top open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heating element; a stewing core placed in the cavity, and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heating element; plate is detachably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bottom, and support the stew core.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defines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along the baffle circumferential radial distribution. Electric stew cup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relative to the defining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effectively lead the heating element is heated by a parti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bubble to its edge diffusion, namely the flow direction of specified bubbles, which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diffusion of bubbles, avoid stewing core at the bottom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 accumulation cause the bubble burst and bring the noise, but also can avoid the irregular diffusion caused by the bubble bubble with water overflow to electric stew cup outside,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炖盅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炖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炖盅,由于产品在加热过程中,炖芯底部不能顺利地将沸腾后所产生的气泡排出,当积聚的大气泡破裂时会发出大的噪音,并且大量的气泡积聚容易导致水箱内的水溢出,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炖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炖盅,包括: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本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炖芯,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和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所述炖芯,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多个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呈放射状分布。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炖盅,通过在隔板的下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即在隔板上与加热元件相对的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有效引导加热元件加热产生的气泡由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扩散,即指定产生的气泡的流动方向,这样不仅加速气泡的扩散,避免炖芯底部气泡大量积聚导致气泡破裂而带来的噪音,同时还可避免因气泡无规则扩散而导致气泡连同水一起溢出到电炖盅外部,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便于将隔板拆下进行清洗或更换。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炖盅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多个凸筋,多个所述凸筋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分布,相邻所述凸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导流通道。在隔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多个凸筋,相邻凸筋之间限定出导流通道,这样炖芯底部和加热元件之间加热产生的细小气泡,会在升浮过程中逐渐分流至各个导流通道内,从而便于气泡的顺畅排出;优选地,多个凸筋为隔板的上板面向下凹陷形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凸筋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均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由所述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相邻所述凸筋之间限定出的所述导流通道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相邻两个凸筋之间限定出的导流通道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使导流通道的入口端处和出口端处均形成扩口结构,便于气泡在升浮过程中顺利经导流通道的入口端流入导流通道内,并经导流通道的出口端排出;当然,也可以将导流通道设计成由其入口端向其出口端宽度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即由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相邻凸筋之间限定出的导流通道的宽度逐渐增大,同样能够达到便于气泡顺畅排出的目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由所述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所述隔板的下板面具有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段,以使所述导流段和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之间限定出的通流截面逐渐增大。通过在隔板的下板面设置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段,一方面使得炖芯底部和加热元件之间加热产生的细小气泡,会在升浮过程中顺着该导流段顺畅排出,另一方面使得导流段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限定出的通流截面逐渐增大,这样气泡在向外排出的过程中气泡压力得到释放,从而便于气泡顺着压力释放的方向顺畅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流通道的顶壁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所述导流段。导流通道的顶壁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该导流段,既有效引导加热元件加热产生的气泡由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扩散,即指定产生的气泡的流动方向,加速气泡的扩散,又便于气泡在升浮过程中顺着该导流段顺畅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由所述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所述隔板的下板面具有先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的导流段,以使所述导流段和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之间限定出的通流截面先减小后增大。导流段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限定出的通流截面先减小后增大,这样可充分利用文丘里效应,气泡流经通流截面减小处时流速增加,动压增大,静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更多的气泡通过该通流截面减小处,从而提高了气泡的流动速度和流量,便于气泡顺利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设有位于多个所述导流通道内侧的环形凸起,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环形凸起内侧的下板面、所述环形凸起的下表面及所述导流通道的顶壁面平滑过渡连接形成所述导流段。在隔板的下板面上设置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的下表面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形成通流截面逐渐减小的缩口结构,气泡在流经该处时流速增加,动压增大,静压减小,从而在该处形成负压,便于更多的气泡通过该通流截面减小处顺畅排出;导流通道位于环形凸起的外侧,便于气泡流经环形凸起后进行分流,有效引导气泡由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扩散,进一步提升气泡的排出速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绕设在所述本体内的发热管,并靠近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发热管靠近隔板的中部设置,这样发热管加热产生的气泡优先产生在炖芯的底部中心处,然后经设在隔板上的多个导流通道顺畅排出至炖芯的底部边缘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内环壁,所述隔板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外环壁,所述发热管位于所述内环壁和所述外环壁之间围设出的环形区域内,并靠近所述内环壁设置。在隔板的下板面上围设出环形区域,将本体内的发热管设在正对该环形区域内,从而使发热管对局部空间进行加热,使得该局部空间被快速加热至沸腾,进一步提升了加热速度,解决了电炖盅内的水温上升速度慢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板具有连接在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外环壁之间的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的下表面与所述导流通道的顶壁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过渡区域内开设有多个出水导气孔。发热管对正对发热管上方的局部空间进行加热,该局部空间被快速加热沸腾产生气泡,气泡经由隔板上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通道扩散到隔板的外环壁附近,经由隔板上的出水导气孔流到炖芯周围,有效引导气泡扩散,不仅可加快气泡扩散,同时可避免气泡无规则扩散导致溢出,还降低了炖芯底部气泡破裂带来的噪音。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炖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炖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炖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电炖盅中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隔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炖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电炖盅中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隔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电炖盅,10本体,101容纳腔,102加热元件,11水箱,12外壳,20盖体,30炖芯,40隔板,401导流通道,402凸筋,403环形凸起,404内环壁,405外环壁,406出水导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炖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本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炖芯,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和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所述炖芯,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多个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呈放射状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本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炖芯,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和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所述炖芯,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限定出多个导流通道,多个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呈放射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下板面上设有多个凸筋,多个所述凸筋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分布,相邻所述凸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导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炖盅,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相邻所述凸筋之间限定出的所述导流通道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炖盅,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隔板的中部向其边缘,所述隔板的下板面具有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段,以使所述导流段和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之间限定出的通流截面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顶壁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所述导流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炖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清杜明辉吴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