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78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隔水结构包括:包括引导部分的电接线箱;安装在引导部分中的导线防护罩;以及在接线箱体上形成的隔水壁,其与导线防护罩一端布置成相对的关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接线箱体上安装了导线防护罩的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中防止了水从防护罩侵入到接线箱体。
技术介绍
图6和7显示的是电接线箱一套现有的隔水结构(参见专利文献1)。在此装置中,竖直开口43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主盖42上,引导部分44分别在开口43的对边形成,安装了电器零件(例如继电器和保险丝)的阻挡部分45插入主盖42内部,并固定在其上,与电器零件连接的导线捆在一起,并向外穿过开口43,如图7所示,防护罩46包括用于导线引导作用的半开裂管状部分47和法兰形状的盖板48,并可滑动地接合引导部分44,因此开口43通过盖板48封闭,导线束的上侧盖着防护罩46的管状部分47,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上下盖(未显示)安装在主盖42上,由此防止了雨水从上侧侵入开口43。主盖42、阻挡部分45、电器零件(例如继电器和保险丝)和上下盖共同形成电接线箱41。导线引导管状部分47向下倾斜,以便于防止雨水等侵入管状部分。防护罩46,包括管状部分47和盖板48,利用合成树脂模制成整体构造。专利文献1JP-A-8-322128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当电接线箱41安装在仅从上部滴水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电接线箱安装的地方,例如发动机室中,水是从下部猛烈溅出时,水就有从下部侵入导线引导管状部分47的危险,并流过管状部分47侵入主盖42,或通过盖板(凸缘壁)与每个引导部分44之间的缝隙侵入主盖42。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前述因素,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中即使当溅出的水侵入防护罩或侵入盖板(凸缘壁)与引导部分之间的缝隙时,也可有效防止水侵入主盖的内部(也就是到安装了电器零件的阻挡部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是具有下列装置。(1)隔水结构包括包括引导部分的电接线箱;安装在引导部分中的导线防护罩;以及在接线箱体上形成的隔水壁,其与导线防护罩一端布置成相对的关系。(2)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导线防护罩末端设置与隔水壁布置成相对关系的向下的凸缘壁,且导水缝在凸缘壁和隔水壁间形成。(3)根据(2)的隔水结构,其中接线箱体包括壁部分,其布置在导线防护罩以下,并与隔水壁在相交关系上是连续的,且第一个排水孔通过壁部分形成。(4)根据(3)的隔水结构,其中第一个排水孔是紧邻凸缘壁以下或邻近凸缘壁布置。(5)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包括其末端的导线防护罩的末端部分布置在接线箱体中,并通常向上弯曲。(6)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导线防护罩末端中形成的开口下端基本上布置在与隔水壁上端同样的水平上。(7)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导线防护罩包括在其中间部分的凸缘壁,其可滑动地接合引导部分,且第二个排水孔在引导部分的最低部分处形成。(8)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防护罩接收部分由引导部分限定,对面的围壁部分从引导部分延伸,隔水壁和壁部分布置在导线防护罩下。(9)根据(1)的隔水结构,其中导线防护罩包括通过布置在引导部分内的导线防护罩一部分形成的第三个排水孔。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透视图,显示的是本技术电接线箱隔水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显示了其整体结构。图2是示意纵剖视图,显示的是隔水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图3是透视图,显示的是具有隔水结构的主盖防护罩接收部分的一个例子。图4是透视图,显示的是防护罩的一个例子。图5是纵剖视图,显示的是防护罩安装在主盖上的情况。图6是分解前视图,显示的是现有电接线箱隔水结构的一个例子。图7是剖视图,显示的是其已安装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到2是示意图,显示的是本技术电接线箱隔水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接线箱1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接线箱体2,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导线防护罩(在下文中称为“防护罩”)3。接线箱体2包括上盖4、主盖(中间盖)2、以及下盖6,且防护罩3是可滑动地从上部接合主盖5。阻挡部分(未显示)安装在主盖5中,电器零件(未显示),例如继电器和保险丝,安装在阻挡部分上。盖4到6通过保持装置(未显示)可释放地彼此固定。防护罩3包括管状部分7,和垂直的法兰形状的盖板(中间凸缘壁)8,其在管状部分中间的相对端上形成。管状部分7将弯曲成大致L形,且远端部分(具有远端7a)将相对水平板轻微地向下倾斜。多根导线(束线)连接多个电器零件(例如继电器和保险丝),穿过管状部分7内部,并从那里向外延伸。又如图2所示,防护罩3的管状部分7具有近端部分(管状部分)7b(其将容纳在主盖5中),其以曲线或倾斜的方式向上弯曲。垂直的盖板8是布置在向上弯曲的部分7b前方。盖板8具有在其右、左和下部形成的大致U形的法兰形滑动式接合部分8a,且此滑动式接合部分8a可滑动地接合引导部分10,其在主盖5中形成的大致U形开口的边缘部分处形成。盖板8的上端通常布置在与引导部分10上端同样的高度上。如图1和2所示,在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中,用于接收防护罩3的近端部分(向上弯曲部分)7b的防护罩接收部分11与主盖5整体形成,且防护罩接收部分11包括垂直的左和右壁部分12和13(右壁部分也作为主盖5的外壁使用),水平的底部(下部)壁部分14(图2),以及作为隔水壁15使用的垂直后壁部分。在此,当导出防护罩3的一侧定义为前侧时,后侧也因此定义。如图2所示,隔水壁15通常与防护罩3向上弯曲部分(近端部分)7b的导线通道孔16开口17的下端17a延伸到大致同样的水平。垂直的向下延伸的凸缘壁18在开17的边缘处形成,小缝19在凸缘壁18和隔水壁15间形成。垂直的肋板20在防护罩3的下面形成,并纵向延伸,且法兰部分18与肋板20垂直地连续。排水孔(第一个排水孔)21是通过主盖5的防护罩接收部分11的底壁形成,且布置得邻近(接近)隔水壁15。如图1所示,主盖5的防护罩接收部分11的下部将开槽向外部打开,并盖有下盖6。在图2中,排水孔(第二个排水孔)22是通过防护罩3的垂直盖板8可滑动式接合的主盖5的U形引导部分10的底部(最低的部分)形成的。引导部分10的底面布置得低于防护罩接收部分11的底壁面。排水孔(第三个排水孔)23是通过管状部分7布置在紧邻防护罩3盖板8后侧的部分而形成的。盖板8布置在后侧向上弯曲的部分7b和前侧较短水平部分7c之间的边界上。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侵入防护罩3的盖板8与主盖5的引导部分10之间间隙的水,经过排水孔22排到主盖5外面,也就是,到防护罩接收部分11的外面。如箭头B所示,经过防护罩3的第一个前开口7a(图1)或沿着导线24(图1)从外面侵入防护罩3内部的水,经过防护罩中间部分的排水孔23首先排到防护罩3的外面,随后经过引导部分10的排水孔22或经过接收部分11的底壁14中的排水孔21排到主盖5外面。侵入防护罩3向上弯曲部分7b的中间部分的水,由于自重沿弯曲部分7b流下,并经过排水孔23(在防护罩中)和引导部分10中的排水孔22排到主盖5的外面。如箭头C所示,到达管状部分7顶点的开放端17的水冲击隔水壁15,并沿隔水壁15和向下的凸缘壁18之间的缝隙19(也就是,沿隔水壁15和凸缘壁18)平稳流下,并经过紧邻凸缘壁18的下方布置的底壁14中的排水孔21排到主盖5的外面。如此排到主盖5外面的水经过下盖6最低部分中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包括引导部分的电接线箱;安装在引导部分中的导线防护罩;以及在接线箱体上形成的隔水壁,其与导线防护罩一端布置成相对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7-4 191835/20031.一种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包括引导部分的电接线箱;安装在引导部分中的导线防护罩;以及在接线箱体上形成的隔水壁,其与导线防护罩一端布置成相对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特征是,导线防护罩末端设置与隔水壁布置成相对关系的向下的凸缘壁,且导水缝在凸缘壁和隔水壁间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特征是,接线箱体包括壁部分,其布置在导线防护罩以下,并与隔水壁在相交关系上是连续的,且第一个排水孔通过壁部分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线箱的隔水结构,其特征是,第一个排水孔是紧邻凸缘壁以下或邻近凸缘壁布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田浩孝后藤弘树中浜佳彦楠山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