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三唑磷人工半抗原、抗原、抗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89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三唑磷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免疫化学技术领域。以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为原料,与三唑磷的合成中间体1-苯基-1,2,4-三唑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氯物,一氯物与氨基丁酸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三唑磷半抗原TZLBu,一氯物与氨基己酸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TZLHe;以次为原料,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与蛋白质分别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将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后产生对三唑磷高亲合力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与其他化合物不易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抗体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方便、廉价地检测样本中痕量的三唑磷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COOH的、又最大可能包含三唑磷原有结构的化合物的三唑磷半抗原,以及相应的抗原、抗体的一种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免疫化学和残留分析
,涉及有机合成,免疫化学及生物化学等,依靠免疫学、免疫化学基本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设计、合成小分子目标分析物半抗原,并与载体蛋白质偶联,制备有效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制备对小分子分析物特异性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学反应和易被检测识别的标记物的放大作用,定量地检测样本中超微量小分子目标分析物,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快速、方便、廉价等特点,该技术研究的关键是半抗原的分子设计、合成和人工全抗原及抗体的制备,因此,目标分析物分子免疫学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化学或生化技术突出和利用这些特性是该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一技术目前已成为农药残留痕量分析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被列为当前优先研究、开发和利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世界粮农组织(FAO)已向许多国家推荐此项技术,美国化学将免疫分析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共同列为农药残留分析的支柱技术。免疫学基本原理认为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涉及分子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唑磷人工半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三氯硫磷与无水乙醇,采用先滴加后反应的步骤反应1~10小时,所述三氯硫磷与无水乙醇的克分子比为1∶1~10,滴加温度为-30~0℃,反应温度 为-20~15℃;2)O-乙基-O-[3-(1-苯基-1,2,4-三唑基)]硫代磷酰一氯的合成:将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与1-苯基-1,2,4-三唑醇在极性溶剂、缚酸剂存在下反应,投料比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1-苯基-1,2,4-三唑 醇=1∶0.5~1∶3(克分子比),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0.5~3.0小时;3)三唑磷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念桂文君程敬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