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气保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773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缺气保用轮胎(T)具有:胎体(6),其由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4、4)之间的胎体帘布层(6A)构成;胎圈芯(5),其由配置于各胎圈部并且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的内侧芯(5i)和外侧芯(5i)构成;以及截面大致月牙形的侧加强橡胶层(10),其配置在胎体的内侧且胎侧区域。在胎圈部的外表面(4s),在比侧加强橡胶层(10)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10i)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12)。在从轮辋保护部的顶部(12a)向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NL)上,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W2a为轮胎厚度W3a的29%~35%。

Tire without ga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ire without air protec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ack of air, maintenance, durability and riding comfort. Flat tire (T) with matrix (6),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ring and extends across the set in a pair of bead portions (4, 4) between the carcass ply (6A); the bead core (5), the inside of the core of the end is set in each bead and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ire carcass ply axial clamping of the outer core (5I) and (5I); and the section roughly crescent shaped side reinforcing rubber layer (10), and its configuration in the medial sidewall region of the matrix. On the outer surface (4S) of the bead portion, the inner end (10I) of the tire radius direction of the reinforcing rubber layer (10) of the opposite side, in the outer direction of the tire radius direction, forms a rim protection portion (12) projecting to the axial outer side of the tire. On the top (NL) from the top of the rim protection section (12a) to the carcass ply, the thickness W2a of the side strengthening rubber layer is 29% to 35% of the tire thickness W3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缺气保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轮胎刺破状态下也能够行驶比较长的距离的缺气保用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有以下部分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体,其从胎面部经由胎侧部至胎圈部的胎圈芯;束带层,其配置在胎体的外侧且胎面部的内部;以及截面大致月牙状的侧加强橡胶层,其配置在胎侧部的胎体的内侧(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胎圈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该轮辋保护部在缺气保用行驶时与轮辋凸缘的外周面大范围地接触,有助于降低胎圈变形量。并且,公知有具有以下部分的充气轮胎:胎体,其由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构成;以及胎圈芯,其由配置于各胎圈部并且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的内侧芯和外侧芯构成(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311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26299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2的胎体帘布层比上述专利文献1的胎体帘布层偏向轮胎轴向外侧配置。因此,在仅将结构不同的上述专利文献2的胎体帘布层和胎圈芯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缺气保用轮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配置于胎体帘布层的轮胎轴向内侧的侧加强橡胶层的尺寸的变更等,因此,存在难以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这样的问题。专利技术者们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为,得到了以下的见解:在从轮辋保护部的顶部向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将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与轮胎厚度的关系限定在一定范围,能够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缺气保用轮胎。本专利技术是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缺气保用轮胎具有:胎体,其由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构成;胎圈芯,其配置于所述各胎圈部并且由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的内侧芯和外侧芯构成;以及截面大致月牙状的侧加强橡胶层,其配置在所述胎体的内侧且胎侧区域,在所述胎圈部的外表面上,在比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在从所述轮辋保护部的顶部向所述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为轮胎厚度的29%~35%。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在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向所述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为轮胎厚度的54%~62%。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还具有:内侧胎圈三角胶,其从所述内侧芯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呈楔状延伸;以及外侧胎圈三角胶,其从所述外侧芯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呈楔状延伸,外侧三角胶高度Ho为内侧三角胶高度Hi的120%~150%,其中,所述外侧三角胶高度Ho是从胎圈基线到所述外侧胎圈三角胶的前端的轮胎半径方向距离,内侧三角胶高度Hi是从胎圈基线到所述内侧胎圈三角胶的前端的轮胎半径方向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轮辋保护部的所述顶部位于比所述外侧胎圈三角胶的所述前端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为9MPa~14MPa。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轮辋保护部的复弹性模量为8MPa~12MPa。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还具有胎侧胶,该胎侧胶在轮胎轴向外侧覆盖所述胎体和边口橡胶的一部分,并且形成胎侧部的外表面,所述胎侧胶的复弹性模量为4MPa~6MPa。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缺气保用轮胎中,优选为,所述内侧胎圈三角胶和所述外侧胎圈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为50MPa~70MPa。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缺气保用轮胎具有:胎体,其由以环状跨设并延伸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构成;胎圈芯,其由配置于各胎圈部并且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的内侧芯和外侧芯构成;以及截面大致月牙形的侧加强橡胶层,其配置在胎体的内侧且胎侧区域。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胎体帘布层例如比具有以下部分的胎体帘布层偏向轮胎轴向外侧配置:主体部,其从胎面部经由胎侧部至胎圈部的胎圈芯;以及折返部,其与该主体部相连且绕胎圈芯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的折返。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缺气保用轮胎能够减小从胎体帘布层到轮胎的外表面的厚度,因此,能够增大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与轮胎厚度的比例,从而能够提高缺气保用耐久性。在胎圈部的外表面上,在比侧加强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在从轮辋保护部的顶部向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被限定为轮胎厚度的29%~35%。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缺气保用轮胎能够维持缺气保用行驶时的弯曲刚性并且抑制正常行驶时的纵向弹性的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缺气保用轮胎能够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胎侧部和胎圈部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的胎圈部的放大剖视图。标号说明T:缺气保用轮胎;4:胎圈部;5:胎圈芯;6:胎体帘布层;10:侧加强橡胶层;12:轮辋保护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正规状态的缺气保用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作“轮胎”。)T的右半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胎侧部和胎圈部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的胎圈部的放大剖视图。这里,所述“正规状态”是轮胎T组装在正规轮辋上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的各部分的尺寸是在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正规轮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该规格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是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是“DesignRim”,如果是ETRTO,则是“MeasuringRim”。“正规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各规格而确定的空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空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PRESSURE”,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是180kPa。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T具有胎体6、带束层7、胎圈芯5、以及侧加强橡胶层10。胎体6由至少一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层的胎体帘布层6A构成,该胎体帘布层6A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4、4之间。胎体帘布层6A的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方向以例如75°~90°的角度排列,其中胎体帘线例如由芳族聚酰胺或人造纤维等有机纤维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胎体帘布层6A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6i(图2中示出)不折返,而在胎圈芯5处终止。与例如具有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部3至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主体部(省略图示)和与该主体部相连并且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省略图示)的现有的胎体帘布层的主体部相比,这样的胎体帘布层6A在从胎侧部3到胎圈部4的范围偏向轮胎轴向外侧地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轮胎T能够在胎圈部4侧使从胎体帘布层6A到轮胎T的外表面Ts的厚度W1减小(图3中示出)。由此,轮胎T能够在正常行驶时抑制正常行驶时的轮胎T的纵向弹性变大,因此,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缺气保用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缺气保用轮胎具有:胎体,其由胎体帘布层构成,所述胎体帘布层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胎圈芯,其配置于所述各胎圈部,并且由内侧芯和外侧芯构成,所述内侧芯和外侧芯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以及截面大致月牙状的侧加强橡胶层,其配置在所述胎体的内侧且胎侧区域,在所述胎圈部的外表面上,在比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在从所述轮辋保护部的顶部向所述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为轮胎厚度的29%~35%。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11 JP 2015-2216121.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缺气保用轮胎具有:胎体,其由胎体帘布层构成,所述胎体帘布层以环状跨设并延伸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胎圈芯,其配置于所述各胎圈部,并且由内侧芯和外侧芯构成,所述内侧芯和外侧芯从轮胎轴向的内外夹持所述胎体帘布层的端部;以及截面大致月牙状的侧加强橡胶层,其配置在所述胎体的内侧且胎侧区域,在所述胎圈部的外表面上,在比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部,在从所述轮辋保护部的顶部向所述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为轮胎厚度的29%~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向所述胎体帘布层竖立的法线上,所述侧加强橡胶层的厚度为轮胎厚度的54%~6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气保用轮胎还具有:内侧胎圈三角胶,其从所述内侧芯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呈楔状延伸;以及外侧胎圈三角胶,其从所述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川洋士中野好祐久次米智之杉山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