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气保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457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高水平地兼顾缺气保用行驶时的耐久性与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缺气保用轮胎。分别特定以填充了空气压的状态下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为边界的直径方向内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i)与直径方向外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o)的比例、胎侧部(9)的上方区域的轮胎外壁的倾斜角度、胎面表面的弯曲状态、胎体层的折回末端(5a)的位置、胎圈填胶(4)的高度(Hf)、轮辋线(13)的法线(X)上的外层橡胶的厚度(Ga)与胎圈部(2)的上方区域的外层橡胶的最大厚度(Gb)的关系、轮辋线(13)的法线(X)上的内层橡胶的厚度(Gc)与外层橡胶的厚度(Ga)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缺气保用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兼顾使缺气保用行驶时的耐久性与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缺气保用轮胎。
技术介绍
一般,在胎侧部的内面侧配置有截面为月牙状的胎侧加强层的缺气保用轮胎中, 为了确保缺气保用行驶时的耐久性,采用将胎侧加强层的厚度加厚并且/或者使用高硬度橡胶的方法。但是,仅通过这样的对策在确保良好的缺气保用耐久性方面仍然有限,并且伴随着胎侧刚性的增加,具有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大幅度恶化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如果轮胎截面高度加大到某种程度,则缺气保用行驶时的故障形态以胎圈部附近的轮辋缓冲部附近的破坏为主体,因此强烈需求防止该故障同时能够确保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的对策。作为该对策,以往,提出下述方案在胎体层的卷起部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轮辋线附近配置缓冲橡胶层,该缓冲橡胶层在胎侧部纵弯曲时,对由轮辋凸缘部引起的顶起现象,在胎体卷起部与轮辋凸缘部之间发挥缓冲作用,防止在该部分的断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并且/或者使胎体层的卷起末端从与轮辋凸缘部上端部接触的区域远离,抑制伴随着胎体层的卷起末端附近的应力集中而产生、成长的龟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在每一种方案中,在填充空气压下降了的情况下,难以抑制胎面部的褶皱现象,在缺气保用耐久性的提高效果方面有限,同时不与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改善效果直接联系,所以作为用于兼顾缺气保用耐久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对策,还不能得令人满意。专利文献1 特开平7-304312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9-618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的问题点,提供能够高水平地兼顾缺气保用行驶时的耐久性与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缺气保用轮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缺气保用轮胎,具备在埋设于左右一对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折回的一层胎体层,在胎面部的外周侧配置有多个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有由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带束覆盖层,并且在胎侧部处的所述胎体层与内衬层之间配置有截面为月牙状的胎侧加强层,其特征在于以将所述缺气保用轮胎安装于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后填充了 ISOkP的空气压时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为边界的、轮胎径向内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i与轮胎径向外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o的关系为0. 7 < Shi/SHo < 0. 9,通过所述轮胎截面高度SHo的中点的轮胎轴向的直线Q与轮胎外壁的交点S上的切线与轮胎外径线Z的交点P与和将轮胎赤道面设为中心的所述标准轮辋的轮辋宽度HRW的90%相当的区域R相比靠轮胎赤道面侧,并且连结胎面表面处的轮胎赤道面上的点0与和将轮胎赤道面设为中心的轮胎接地宽度TW的110%相当的胎肩侧的点R’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为7. 5 10° ;并且,所述胎体层的卷起末端位于从所述胎圈芯的外周面向轮胎径向外侧15mm以内的区域,并且所述胎圈填胶的外周端的高度Hf为轮胎截面高度SH的40 70% ;并且,将所述胎圈部的外壁面处的轮辋线的法线上的、所述胎体层与所述胎侧部的外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设为( ,将所述胎体层的法线上的、该胎体层与所述胎侧部的外壁面之间的最大橡胶厚度设为( 时,Ga与( 的关系为0. 60Gb < Ga < 0. 85Gb ;并且,将所述轮辋线的法线上的、所述胎体层与轮胎内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设为Gc时, Gc 与 Ga 的关系为 0. 75Ga < Gc < 1. OOGa0进而,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如下面(1) (4)所记载那样构成。(1)所述轮胎接地宽度TW与轮胎最大宽度SW的关系为0. 65 < TW/SW < 0. 75。(2)由在轮胎径向上相连的内侧橡胶与外侧橡胶构成所述胎侧加强层,并且构成该胎侧加强层的橡胶的JIS-A硬度在内侧橡胶中比在外侧橡胶中大。在该情况下,优选,使得所述内侧橡胶的60°C下的tan δ比所述外侧橡胶的60°C下的tan δ大。进而,优选,所述内侧橡胶与外侧橡胶的边界面,在轮胎外侧比在轮胎内侧靠轮胎径向的外侧。(3)由60°C下的tan δ为0. 1以下的在轮胎径向上相连的内侧橡胶与外侧橡胶构成所述胎圈填胶,该内侧橡胶与外侧橡胶的边界面的轮胎内侧的高度h为轮胎截面高度SH 的10 40%,并且该边界面的轮胎外侧的位置与所述轮辋线相比靠轮胎径向内侧。在该情况下,优选,使所述胎圈填胶的JIS-A硬度在内侧橡胶中比在外侧橡胶中大。进而,优选,使所述内侧橡胶的60°C下的tan δ比所述外侧橡胶的60°C下的tan δ大。(4)所述带束覆盖层由绞合弹性模量不同的低弹性纱线与高弹性纱线而成的复合纤维帘线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填充了空气压的状态下,将以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为边界的直径方向内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i与直径方向外侧的轮胎截面高度SHo之比设为0. 7 < Shi/SHo < 0. 9、而使轮胎最大宽度的位置位于胎圈部侧,而且使通过轮胎截面高度SHo的中点的轮胎轴向的直线Q与轮胎外壁的交点S上的切线与轮胎外径线Z的交点P比与将轮胎赤道面设为中心的标准轮辋的轮辋宽度HRW的90%相当的区域R更靠轮胎赤道面侧而将胎侧部的上方区域的轮胎外壁所成的角度设定得向轮胎轴向较缓,并且将连结胎面表面处的轮胎赤道面上的点0与和将轮胎赤道面设为中心的轮胎接地宽度TW的110%相当的胎肩侧的点 R’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为设为高角度(7. 5 10° )、将胎面表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弯曲面,通过叠加效果,能够高水平地提高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同时即使在填充空气压下降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胎面部的褶皱以确保良好的耐久性。进而,使胎体层的卷起末端位于从胎圈芯的外周面向轮胎径向外侧15mm以内的区域,并且将胎圈填胶的外周端的高度Hf设定为轮胎截面高度SH的40 70%,所以能够不极端增加胎侧部的橡胶厚度地确保承受与轮辋的最大接触压的附近的轮辋凸缘部与胎体层之间的橡胶厚度,所以能够高效抑制缺气保用行驶时的轮辋缓冲部附近的胎体层的断裂,同时通过使胎体层的卷起末端从弯曲最大的部分远离,能够高效抑制由从胎体层的卷起末端开始的裂纹所引起的故障。进而,将轮辋线的法线上的胎体层与胎侧部的外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 与胎体层的法线上的与胎侧部的外壁面之间的最大橡胶厚度( 的关系分别设定为预定的范围内,限制胎体层的外侧的轮胎直径方向的橡胶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所以伴随着轮辋的接触压的局部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在缺气保用行驶时抑制轮辋缓冲部附近的橡胶的脱层故障,同时通过确保胎圈部的上方区域的橡胶厚度,在通常行驶时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另外,确保轮辋线的法线上的胎体层与轮胎内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Gc较大,将该该橡胶厚度Gc设定为接近上述的橡胶厚度( ,所以能够缓和在胎体层的本体侧与折回侧之间作用的剪切应力,伴随于此的脱层故障得到抑制,特别是在缺气保用行驶时耐久性提高,同时通过确保由来自轮辋的输入引起的变形较大的区域中的橡胶厚度,能够提高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由在胎侧部的内面侧配置有胎侧加强层的形态构成的缺气保用轮胎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构成的缺气保用轮胎的外壁形状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构成的缺气保用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研治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