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134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包括:插入杆部,呈中空状,两端均为插入端;套囊部,具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插入端的外壁上;以及充气部,和套囊部相连通,用于对套囊部进行充气,让其膨胀后和血管的内壁相接触,使得该处的血流通过插入杆部流通。其中,充气部包括充气单元和导气单元,充气单元被设置在体外,用于向导气单元充入空气;导气单元呈管状,两端分别和两个套囊相连通,中间部分和充气单元相连通,用于将空气导入套囊中。

Coronary shu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ronary artery shunt, including: insert the rod portion is hollow, both ends of the insertion end; the cuff, with two cuff, the two sleeve bag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insertion end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inflatable cuff,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Department of for the Ministry, cuff inf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vascular wall make contact, make the blood flow through the insertion rod of the circulation. Among them, the inflation part including aeration unit and air guide unit, charging unit is arranged in vitro for gas filled into the air guide unit; the air guide unit is tubular, respectively and two sets of sac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filling unit is communicated for introducing air into the 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状动脉分流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每年需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近几万例,其中,不跳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约占一半的比例。目前在不跳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所使用的冠状动脉分流器多为国外进口,不仅使用成本较高,而且该种分流器还存在以下缺点:(1)分流栓两端圆钝且比主体直径大,存在置入困难的问题;(2)质地过软,不容易被插入至稍狭窄的血管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带有可充气气囊的冠状动脉分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插入杆部,呈中空状,两端均为插入端;套囊部,具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插入端的外壁上;以及充气部,和套囊部相连通,用于对套囊部进行充气,让其膨胀后和血管的内壁相接触,使得该处的血流通过插入杆部流通。其中,充气部包括充气单元和导气单元,充气单元被设置在体外,用于向导气单元充入空气;导气单元呈管状,两端分别和两个套囊相连通,中间部分和充气单元相连通,用于将空气导入套囊中。本技术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充气部还包括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呈中空囊状,一端和导气单元相连通,另一端和充气单元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套囊部和缓冲单元均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插入杆部的外径为2~3mm。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由于插入杆部为硬质管,两端的插入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均通过导气单元和充气单元相连通,在插入需进行分流的血管前,套囊部能够呈瘪状贴附在插入杆部的外壁上,在插入血管内后,套囊部能够通过充气而膨胀进而和血管内壁紧密接触使得血液通过插入杆部流动,使得本技术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的插入杆部的外径能够适当减小,方便了插入杆部的置入和抽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图1为本实施例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冠状动脉分流器100包括插入杆部1、套囊部2、充气部3。插入杆部1为硬质管,两端分别为插入端11和插入端12。在本实施例中,插入杆部的外径为2~3mm,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套囊部2包括套囊21和套囊22,分别设置在插入端11和插入端12的外壁上。充气部3包括充气单元31、缓冲单元32以及导气单元33。充气单元31通过气压阀和储气装置连通;缓冲单元32一端和充气单元连通,另一端和导气单元33连通。缓冲单元32也为套囊,一端通过细管和气压阀连接,另一端和导气单元33的中间部分连通。导气单元33被设置在插入杆部内,两端分别和两个套囊相连通,中间部分和充气单元相连通,用于将空气导入套囊中。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单元和套囊部均采用软橡胶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冠状动脉分流器100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插入杆部1以及套囊部2插入到血管内;然后打开气压阀,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缓冲单元32以及充气单元33进入分别套囊21和套囊22中对其进行充气,两个套囊部充气后,其外壁和血管的内壁紧密接触,支撑在血管内壁上,使得血液流入插入杆部中,而无法从切口中流出;最后将气压阀关闭,使得缓冲单元32和套囊部2均保持充气状态。因套囊部2和缓冲单元32相通,故二者气压相等。因此,缓冲单元32可以反应套囊部2的压力,当缓冲部3内气体充不满时,说明两套囊之间的管道漏气,需要更换冠状动脉分流器100。待通气结束后,打开气压阀,将套囊部2中的气体抽出,以便于将冠状动脉分流器100从狭窄的气管中取出。实施例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由于插入杆部为硬质管,两端的插入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均通过导气单元和充气单元相连通,在插入需进行分流的血管前,套囊部能够呈瘪状贴附在插入杆部的外壁上,在插入血管内后,套囊部能够通过充气而膨胀进而和血管内壁紧密接触使得血液通过插入杆部流动,使得本技术的冠状动脉分流器的插入杆部的外径能够适当减小,方便了插入杆部的置入和抽出。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冠状动脉分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被设置在狭窄的冠状动脉的远端的切口处,对血液进行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杆部,为硬质管,两端均为插入端;套囊部,具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所述插入端的外壁上;以及充气部,和所述套囊部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套囊部进行充气,让所述套囊部膨胀后和血管的内壁相接触,使得该处的血流通过所述插入杆部流通,其中,所述充气部包括充气单元和导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被设置在体外,用于向所述导气单元充入空气,所述导气单元呈管状,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套囊相连通,中间部分和所述充气单元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空气导入所述套囊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动脉分流器,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被设置在狭窄的冠状动脉的远端的切口处,对血液进行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杆部,为硬质管,两端均为插入端;套囊部,具有两个套囊,该两个套囊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所述插入端的外壁上;以及充气部,和所述套囊部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套囊部进行充气,让所述套囊部膨胀后和血管的内壁相接触,使得该处的血流通过所述插入杆部流通,其中,所述充气部包括充气单元和导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被设置在体外,用于向所述导气单元充入空气,所述导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杨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