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双水相萃取法(ATPE)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双水相就是当两种聚合物或一种聚合物与一种盐类溶于同一溶液,由于聚合物溶液间或聚合物与无机盐溶液间具有不相容性,使得当聚合物或无机盐的浓度达到一定值以上时,就会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系统,由于其共同溶剂是水,就称此系统为双水相系统。一般认为憎水性差异是产生相分离的主要推动力。由于聚合物分子的空间位阻作用,相互间无法渗透,具有强烈的相分离倾向,混合时浓度达到一定时,就不能形成单相溶液。常见的用于生物物质分离的聚合物/聚合物系统,有聚乙二醇(PEG)/葡聚糖,聚合物/无机盐系统有PEG/磷酸盐,PEG/硫酸铵等。过去应用价格高昂的葡聚糖大大限制了ATPE技术的工业规模化的进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以为双水相萃取法(ATPE)只能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并认为生物小分子物质在双水相系统(ATPS)中应趋于均匀分配。然而,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研究结果和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用ATPE技术提取生物小分子,如氨基酸等也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将ATPE技术提取生物小分子是一个崭新的、有着应用前景的领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水相萃取法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a.双水相萃取取1500ml红霉素发酵液,发酵液浓度为3000~10000u/ml,加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130~190ml,K↓[2]HPO↓[4].3H↓[2] O晶体300~420g,搅拌至溶解,室温下静置0.1~24小时以上至分相彻底,红霉素进入上相中;b.醋酸丁酯萃取取上相250~370ml,加入31~310ml醋酸丁酯,用5~15%的NaOH调节pH为9.0~11.0,系统升温至20 ~50℃,静止3~27小时分相或离心分相,红霉素进入上相中;c.成盐取酯相155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水相萃取法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a.双水相萃取取1500ml红霉素发酵液,发酵液浓度为3000~10000u/ml,加入分子量为1000~8000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130~190ml,K2HPO4·3H2O晶体300~420g,搅拌至溶解,室温下静置0.1~24小时以上,至分相彻底,红霉素进入上相中;b.醋酸丁酯反萃取上相250~370ml,加入31~310ml醋酸丁酯,用5~15%的NaOH调节pH为9.0~11.0,系统升温至20~50℃,静止3~27小时分相或离心分相,红霉素进入上相中;c.成盐取酯相155ml,加入总体积0.8%~4%的NaCl于30~60℃水浴搅拌30分钟,降至室温,静置1.5~4.5小时,吸去水层,过滤除不溶性杂质;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预先稀释在醋酸丁酯中的20%乳酸稀释液,加入量按乳酸∶红霉素=1∶4~6w/w计算,加完时pH应为5~7,继续搅拌20分钟以上,过滤,待完全滤完后,再用新鲜的醋酸丁酯洗涤1~3次,在35~55℃温度下干燥4~12小时,得红霉素乳酸盐;d.将计量的蒸馏水,丙酮混合,搅拌下加入红霉素乳酸盐,其比例为乳酸盐(W)∶蒸馏水(V)∶丙酮(V)=1∶30~50∶3~5,过滤后,滤液用5~15%Na2CO3溶液,调节pH至9~11,搅拌10~50分钟,升温至40~70℃趁热抽滤,得红霉素碱湿品;湿品于30~60℃,500~750mmHg,真空干燥12~36小时,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相萃取法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a.双水相萃取取1500ml红霉素发酵液,发酵液浓度为3500~8500u/ml,加入分子量为1000~800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155~170ml,K2HPO4·3H2O晶体340~380g,搅拌至溶解,室温下静置0.5~6小时以上,至分相彻底,红霉素进入上相中;b.醋酸丁酯反萃取上相290~330ml,加入62~93ml醋酸丁酯,用8~12%的NaOH调节pH为9.5~10.5,系统升温至30~35℃,静止8~16小时分相或离心分相,红霉素进入上相中;c成盐取酯相155ml,加入总体积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自强,李勉,王轶雄,关怡新,姚善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