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及其联动操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0298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及其联动操控方法。变速杆设于该装置中部,机具升降、插秧、分离、行走划线拔杆位于该装置前部,株距调节、纵向取秧量调节、浮板适应田块软硬调节等操控柄位于该装置后部,主要功能的操控机构集成一起;升降‑插植‑划线柄前后移动同时作用于机具升降、升降油缸上极限位置解锁与锁止、插植离合器分离与接合,实现了工作时机具升降、插植离合器接合联动,停机时插植离合器分离、机具上升、升降‑插植‑划线柄联动复位至中立位置等动作联动,仅需依据指示导向板的指示拔动相应手柄即可完成相应动作,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地保护了插植机构和动力传递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及其联动操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及其联动操控方法。
技术介绍
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当前主要的水稻插植机械,行走动力底盘和作业操控系统是整机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操作的便捷性、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目前,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主要作业操作有机具升降、插秧与分离,整机停止、前进与后退,株距调节、行走划线、纵向取秧量调节、浮板适应田块软硬调节等,而这些操作机构基本是利用拨杆驱动拉线或推杆等实现的,其中一些操纵过程是联动的。但现有乘坐式插秧机将这些拨杆分别设置在驾驶位置的前后左右,非常分散,操作到位与否没有明显的标志与限位,主要依靠工作人员主观判断,特别是操纵机构的一些联动需要非常复杂的传动系统,易造成操作不到位或过度操作,而独立操控时如操作顺序不当极易造成误操作,甚至会损坏相应的工作部件;另外,操纵装置分散布置,操作不便,增加了机具使用复杂性。因此,乘坐式水稻插秧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集成式的操纵系统,将整机行走和作业中机具升降、插秧、分离、株距调节、行走划线、纵向取秧量调节、浮板适应田块软硬调节等操控功能集成一起,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满足当前和今后插秧机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乘坐式插秧机行走和机具作业参数调节机构独立分散设于驾驶位周围,操作复杂、不方便,对联动操作易造成误操作甚至损坏相应部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整机行走位于该装置中部,最常用的功能机具升降、插秧、分离、行走划线位于该装置前部,株距调节、纵向取秧量调节、浮板适应田块软硬调节等操控位于该装置后部,实现了作业时机具下降、插植离合器接合、升降油缸上极位置解锁等工序联动完成,作业完成时机具上升、插植离合器分离联动,同时升降油缸上极位置时联动将升降-插植-划线柄复位至中立保持状态,避免了这些功能的拔杆独立操作时造成误操作和操作不到位或过度操作现象,将插秧机主要功能操控机构集成一起,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提高了操控便捷性和安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包括机架、操控支架、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变速杆、参数调控总成,操控支架通过前支板、后支板固定在机架上;操控支架包括前支板、指示导向板、纵梁、后支板,纵梁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下部,前支板、后支板上部分别与指示导向板两端固定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包括销轴、划线拉杆、升降-插植-划线柄、插秧拉索、液压阀、压杆、浮板调节杆、推杆、锁止杆、升降限位拉索、扇齿、弹簧、左线线拉索、右划线拉索、浮板自适应拉索;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前支板内侧,划线拉杆为“U”形结构,划线拉杆的“U”形底部水平固定在销轴上,划线拉杆的“U”上部的两端设有拉索销孔,左划线拉索、右划线拉索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划线拉杆左右两个拉索销孔上,左线线拉索、右划线拉索穿过后支板的另一端的导向孔分别与插秧机的左划线器、右划线器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柄下端设有扇齿,升降-插植-划线柄铰链安装在纵梁前部,升降-插植-划线柄中上部位于划线拉杆的“U”形内;锁止杆内侧设有锁止销,锁止杆一端铰链安装在纵梁前下部,锁止杆另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前支板中部连接;在弹簧的作用下,锁止杆的锁止销压入扇齿的齿间;压杆与浮板调节杆中部均设承压凸轮,压杆与浮板调节杆的下端同轴重叠铰链安装在纵梁中下部,压杆上端与推杆一端铰链连接,推杆另一端铰链连接在升降-插植-划线柄中部;浮板调节杆上部设有多个力矩调节孔,浮板自适应拉索一端固定在浮板调节杆上部的力矩调节孔上,浮板自适应拉索穿过纵梁上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浮板连接;液压阀固定在纵梁14后外侧,浮板调节杆中部的承压凸轮与液压阀的阀芯杆接触;插秧拉索一端固定在升降-插植-划线柄中部的拉索销上,插秧拉索穿过纵梁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插植离合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一端与扇齿中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穿过纵梁下部的导向孔与插秧机升降油缸连接;变速杆铰链安装在纵梁中部,变速杆下部通过拉索与行走变速器连接;参数调控总成包括株距调节柄、田地软硬调节柄、横拉杆、液压锁柄,株距调节柄铰链安装在纵梁后内侧,株距调节柄下端与横拉杆一端铰链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株距调节变速杆连接;液压锁柄下端固定在液压阀的锁紧阀芯轴上;田地软硬调节柄下端铰链连接在纵梁上,田地软硬调节拉索一端固定在田地软硬调节柄中下部,田地软硬调节拉索一端固定在浮板的弹簧支座上。所述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的指示导向板前部开有“T”形升降-插植-划线槽,指示导向板中部设有“Z”形行走变速槽,指示导向板后部设有单边为齿槽的田地软硬调节槽、直线型株距调节槽、“J”形液压锁槽,升降-插植-划线柄、变速杆、株距调节柄、田地软硬调节柄、液压锁柄分别穿过升降-插植-划线槽、行走变速槽、株距调节槽、田地软硬调节槽、液压锁槽,田地软硬调节柄侧部的卡边伸入田地软硬调节导向槽的齿槽。所述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的插植与机具升降联动操控方法是:未插秧时,升降-插植-划线柄处于升降-插植-划线槽中部的“中立”位置,升降-插植-划线柄通过推杆拉动压杆,此时压杆中部的承压凸轮与液压阀的阀芯接触,插秧拉索处于松驰状态使插植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锁止杆的锁止销插入扇齿中部的齿间,升降-插植-划线柄处于静止状态;插秧时,升降-插植-划线柄向前移动,压杆中部的承压凸轮离开液压阀使升降油缸下降油路接通,插秧机插植机构下降,然后升降-插植-划线柄移动最前方插秧位置,插秧拉索拉紧使插植离合器接合,开始插秧,同时锁止杆的锁止销插入扇齿前部的齿间,使升降-插植-划线柄处于静止状态;插植完成后,升降-插植-划线柄抽后移动,首选插秧拉索放松使插植离合器分离,随着升降-插植-划线柄继续向后运动,升降-插植-划线柄通过推杆推动压杆的承压凸轮与压向液压阀的阀芯,使升降油缸上升油路接通,插秧机后部的插植机构上升,同时升降油缸逐渐拉引升降限位拉索,当升降油缸即将到达上极限位置时,升降限位拉索被拉紧并拉动扇齿使升降-插植-划线柄自动回位至“中立”位置,此时压杆的承压凸轮与液压阀的阀芯分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保持升起位置,实现了联动操纵与控制。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将整机行走和作业中机具升降、插秧、分离、株距调节、行走划线、纵向取秧量调节、浮板适应田块软硬调节等操控功能集成并设于驾驶位一侧,依据指示导向板的指示进行相应操控,且升降-插植-划线柄前后移动同时作用于机具升降、插植离合、升降油缸上极限位置解锁与锁止,实现了工作时机具下降、插植离合器接合联动,停机时插植离合器分离、机具上升、升降-插植-划线柄联动复位至中立位置等动作联动。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主动压盘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指示导向板7的平面示意图;图中:机架1、前立柱2、销轴3、划线拉杆4、升降-插植-划线柄5、插秧拉索6、指示导向板7、升降-插植-划线槽7-1、行走变速槽7-2、株距调节槽7-3、田地软硬调节槽7-4、液压锁槽7-5、变速杆8、株距调节柄9、田地软硬调节柄10、横拉杆11、液压锁柄12、液压阀13、纵梁14、压杆15、16、推杆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及其联动操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操控支架、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变速杆(8)、参数调控总成,操控支架通过前支板(2)、后支板(25)固定在机架(1)上;操控支架包括前支板(2)、指示导向板(7)、纵梁(14)、后支板(25),纵梁(14)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板(2)和后支板(25)下部,前支板(2)、后支板(25)上部分别与指示导向板(7)两端固定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包括销轴(3)、划线拉杆(4)、升降‑插植‑划线柄(5)、插秧拉索(6)、液压阀(13)、压杆(15)、浮板调节杆(16)、推杆(17)、锁止杆(18)、升降限位拉索(19)、扇齿(20)、弹簧(21)、左线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浮板自适应拉索(24);销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前支板(2)内侧,划线拉杆(4)为“U”形结构,划线拉杆(4)的“U”形底部水平固定在销轴(3)上,划线拉杆(4)的“U”上部的两端设有拉索销孔,左划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划线拉杆(4)左右两个拉索销孔上,左线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的另一端穿过后支板(25)的导向孔分别与插秧机的左划线器、右划线器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柄(5)下端设有扇齿(20),升降‑插植‑划线柄(5)铰链安装在纵梁(14)前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上部位于划线拉杆(4)的“U”形内;锁止杆(18)内侧设有锁止销,锁止杆(18)一端铰链安装在纵梁(14)前下部,锁止杆(18)另一端与弹簧(21)一端连接,弹簧(21)另一端与前支板(2)中部连接;在弹簧(21)的作用下,锁止杆(18)的锁止销压入扇齿(20)的齿间;压杆(15)与浮板调节杆(16)中部均设承压凸轮,压杆(15)与浮板调节杆(16)的下端同轴重叠铰链安装在纵梁(14)中下部,压杆(15)上端与推杆(17)一端铰链连接,推杆(17)另一端铰链连接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部;浮板调节杆(16)上部设有多个力矩调节孔,浮板自适应拉索(24)一端固定在浮板调节杆(16)上部的力矩调节孔上,浮板自适应拉索(24)穿过纵梁(14)上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浮板连接;液压阀(13)固定在纵梁(14)后外侧,浮板调节杆(16)中部的承压凸轮与液压阀(13)的阀芯杆接触;插秧拉索(6)一端固定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部的拉索销上,插秧拉索(6)穿过纵梁(14)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插植离合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19)一端与扇齿(20)中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19)穿过纵梁(14)下部的导向孔与插秧机升降油缸连接;变速杆(8)铰链安装在纵梁(14)中部,变速杆(8)下部通过拉索与行走变速器连接;参数调控总成包括株距调节柄(9)、田地软硬调节柄(10)、横拉杆(11)、液压锁柄(12),株距调节柄(9)铰链安装在纵梁(14)后内侧,株距调节柄(9)下端与横拉杆(11)一端铰链连接,横拉杆(11)另一端与株距调节变速杆连接;液压锁柄(12)下端固定在液压阀(13)的锁紧阀芯轴上;田地软硬调节柄(10)下端铰链连接在纵梁(14)上,田地软硬调节拉索(26)一端固定在田地软硬调节柄(10)中下部,田地软硬调节拉索(26)另一端固定在浮板的弹簧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集成式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操控支架、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变速杆(8)、参数调控总成,操控支架通过前支板(2)、后支板(25)固定在机架(1)上;操控支架包括前支板(2)、指示导向板(7)、纵梁(14)、后支板(25),纵梁(14)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板(2)和后支板(25)下部,前支板(2)、后支板(25)上部分别与指示导向板(7)两端固定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操控总成包括销轴(3)、划线拉杆(4)、升降-插植-划线柄(5)、插秧拉索(6)、液压阀(13)、压杆(15)、浮板调节杆(16)、推杆(17)、锁止杆(18)、升降限位拉索(19)、扇齿(20)、弹簧(21)、左线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浮板自适应拉索(24);销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前支板(2)内侧,划线拉杆(4)为“U”形结构,划线拉杆(4)的“U”形底部水平固定在销轴(3)上,划线拉杆(4)的“U”上部的两端设有拉索销孔,左划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划线拉杆(4)左右两个拉索销孔上,左线线拉索(22)、右划线拉索(23)的另一端穿过后支板(25)的导向孔分别与插秧机的左划线器、右划线器连接;升降-插植-划线柄(5)下端设有扇齿(20),升降-插植-划线柄(5)铰链安装在纵梁(14)前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上部位于划线拉杆(4)的“U”形内;锁止杆(18)内侧设有锁止销,锁止杆(18)一端铰链安装在纵梁(14)前下部,锁止杆(18)另一端与弹簧(21)一端连接,弹簧(21)另一端与前支板(2)中部连接;在弹簧(21)的作用下,锁止杆(18)的锁止销压入扇齿(20)的齿间;压杆(15)与浮板调节杆(16)中部均设承压凸轮,压杆(15)与浮板调节杆(16)的下端同轴重叠铰链安装在纵梁(14)中下部,压杆(15)上端与推杆(17)一端铰链连接,推杆(17)另一端铰链连接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部;浮板调节杆(16)上部设有多个力矩调节孔,浮板自适应拉索(24)一端固定在浮板调节杆(16)上部的力矩调节孔上,浮板自适应拉索(24)穿过纵梁(14)上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浮板连接;液压阀(13)固定在纵梁(14)后外侧,浮板调节杆(16)中部的承压凸轮与液压阀(13)的阀芯杆接触;插秧拉索(6)一端固定在升降-插植-划线柄(5)中部的拉索销上,插秧拉索(6)穿过纵梁(14)的导向孔与插秧机的插植离合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19)一端与扇齿(20)中部连接,升降限位拉索(19)穿过纵梁(14)下部的导向孔与插秧机升降油缸连接;变速杆(8)铰链安装在纵梁(14)中部,变速杆(8)下部通过拉索与行走变速器连接;参数调控总成包括株距调节柄(9)、田地软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岳平顾锦波徐志伟李星晨李佳奇邵功旦郑峰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