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打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6998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捷式打磨结构,包括固定体、活动筒及收集筒;收集筒连接在固定体的上端,固定体上设置有通道;固定体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砂轮,第一转轴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活动筒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固定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定位环,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使得:环形凹槽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的上端面相抵接;活动筒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的防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罩和叶片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
,尤其是涉及便捷式打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对金属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尤其是在进行刷漆或焊接前,为了保证刷漆和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避免油漆无法有效附着和焊接处强度低的问题,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当前,较为快捷的除锈方式是通过打磨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打磨时,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持打磨机,对进行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将生成大量的粉尘,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便捷式打磨结构,通过防护罩和叶片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可滑动的活动筒的设置,能在设置有防护罩的前提下,保证砂轮总能与异形金属面相接触,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及适用产品的通用性。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捷式打磨结构,包括固定体、活动筒及具有收集腔的收集筒,活动筒套设在固定体的外表面上;收集筒连接在固定体的上端,固定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连通的通道;固定体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捷式打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体(1)、活动筒(4)及具有收集腔(3)的收集筒(2),活动筒(4)套设在固定体(1)的外表面上;收集筒(2)连接在固定体(1)的上端,固定体(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3)连通的通道(8);固定体(1)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下端穿过固定体(1)的下端面,且在该端连接有砂轮(11);固定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第一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上端穿过固定体(1)的上端面位于收集腔(3)内,且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体(1)、活动筒(4)及具有收集腔(3)的收集筒(2),活动筒(4)套设在固定体(1)的外表面上;收集筒(2)连接在固定体(1)的上端,固定体(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3)连通的通道(8);固定体(1)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下端穿过固定体(1)的下端面,且在该端连接有砂轮(11);固定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第一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上端穿过固定体(1)的上端面位于收集腔(3)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2);活动筒(4)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5),固定体(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位于环形凹槽(5)内且可相对环形凹槽(5)上下移动的定位环(6),环形凹槽(5)内设置有弹性件(7),弹性件(7)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定位环(6)的下端面和环形凹槽(5)底部的内壁面,且使得:环形凹槽(5)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6)的上端面相抵接;活动筒(4)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11)的防护罩(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收集筒(2)下端开口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书邹广川陈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缔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