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茎部萃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26578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生理活性的霍山石斛(Dendrobii  Caulis)植物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萃取物是通过将该植物体以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或以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组合物萃取而获得;所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主要选自含碳数介于1~8的醇类、烷类及酯类,其中该萃取物具有调控视网膜黑色素上皮细胞作用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调控视网膜黑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作用的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霍山石斛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提取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民间最名贵的眼科用中药是石斛(Dendrobii Caulis),石斛属于兰科植物,药用部位为茎,属于本经上品,性微寒,味甘微咸,其功能主治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从中医书上常可见石斛之疗效,例圣济总录中记载石斛散「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原机启微中记载石斛夜光丸「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百草镜中指出,石斛系出六安及颖川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但,为何石斛具有生理活性?其中所含的物质到底为何?此等问题系成为目前探寻的方向。RPE细胞位于视网膜的最外层,是排列在布鲁赫氏膜(Bruch’smembrance)与光接受器(photoreceptors)之间成一个单层细胞(Monolayercell)(1)。RPE细胞顶端的绒毛突起(villous processes)与光接受器的外段相接触,其底端则有许多透过布鲁赫氏膜而与脉络膜紧密接和的折迭(basalinfoldings);其可有效地清除或输送脉络膜与视网膜神经层的有毒物质及代谢物,因此RPE细胞亦构成了很重要的视网膜血管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此外,RPE细胞亦具有吸收光线的功能,并与吞噬杆状细胞及锥状细胞受光线刺激而脱落的外节(rod outer segments,ROS)、分解吞噬体(phagosome)、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与黑色素(melanin)、药物的解毒、提供光接受器的外段再生时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A的储存与运送、视紫(Rodopsin)的合成、形成网膜的接着力.....等作用有关。根据统计,大白鼠的一个RPE细胞一天必须清除25,000个杆状细胞及锥状细胞受光线刺激而脱落的外节,可见如此频繁吞噬机能的重要性(2)。因为RPE细胞正常的吞吃作用对于维持视网膜中光接受器的健康具有相当大的关联性,所以一旦吞吃机能降低,将造成光接受器的退化(degeneration)(3)。因为RPE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死亡或游离至他处,纵使老化的RPE细胞仍具有吞噬能力,但其清除(digestion)的能力却已明显降低(4);1995年Panda-Jonas等人就指出人的光受器每年会损失0.2-0.4%,且杆状细胞的损失较锥状细胞损失更多(5),此可能造成老年人视力减退及疾病的发生,故RPE细胞功能的维持对于视觉系统是相当重要的。另外,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个不稳定、半衰期仅数秒钟的小分子气体(6),然而其却具有多种的生理功能。由于一氧化氮属电中性(neutral),因此可自由穿透进出细胞膜(7);另一方面一氧化氮具有未配对电子(unpairedelectron),因此其类似自由基(free radical)而具有高度的反应力,一旦形成便可迅速通过细胞膜而发生作用(8)。在免疫系统中,一氧化氮扮演着防御与控制细胞毒性的角色;在血管系统中,一氧化氮则是所谓的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则是作用为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7)。一氧化氮系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将L-arginine转变成L-citrulline的过程中被释放;截至目前为止,详细的一氧化氮合成机转仍不完全清楚。一氧化氮合成酶有三种异构体(isoforms),其中neuronal NOS及endothelial NOS为基本型(constitutive form),简称cNOS,其活性受到钙离子Ca++及携钙素calmodulin的调节,所产生一氧化氮的浓度属于nM(10-9M)等级,第三种为immunologic NOS属可诱导型(inducible form)简称iNOS,但其活性不受到Ca++及calmodulin的调节,所产生一氧化氮的浓度属于mM(10-6M)等级,其中cNOS与iNOS的基因是位在不同染色体上(以人类而言,endothelial on chromosome 7,neuronal onchromosome 12,iNOS on chromosome 17)(8,9)。现已发现在视网膜中的视网膜神经细胞(retinal neuron)、RPE细胞、无轴突细胞及视神经节细胞(amacrine and ganglion cells)、黏质细胞(Muller cells)等皆有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存在,且到目前为止,已有证据显示一氧化氮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皆扮演重要的角色,且与眼睛的机能关系密切(10)。1994年Kurenny等人指出一氧化氮具有调节光接受器(photoreceptors)上的voltage-gated ion channel之功能,因此推测一氧化氮可能与光线讯息的传递有关(11)。1993年Deussen等人发现在基础环境(basalcondition)或缺血环境(ischemia)下,一氧化氮具有控制视网膜血流量的能力(12)。Tilton等人亦指出一氧化氮可能具有调节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内血管受损的程度(13)。而在1994年Goureau等人则报告当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retinalglial cells)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到LPS,IFN-g,TNF-a刺激会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现,进而大量产生一氧化氮,由此可知一氧化氮在视网膜处于发炎或受到感染的情况下,可能扮演着防御、保护的角色(14)。然而,截至目前为止,cNOS在视觉接受器的位置及特性仍不甚清楚,有文献指出在视觉接受器本体有cNOS活性,另有文献则指出在视觉接受器外段(photoreceptor outersegments)才有cNOS活性,而产生的一氧化氮可调节光线的传导、神经突触的讯号传递、生理状态下或缺血状态下视网膜的血流量等(10)。iNOS的活性亦表现于视网膜的一些细胞中,例如RPE细胞与黏质细胞(Muller cells)等,有文献指出在培养牛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若经过IFN-g,LPS,TNF-a刺激后约12小时可产生大量一氧化氮,且可至少持续96小时(15)。细胞因子(cytokines)在RPE细胞的iNOS活性上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例如,对bovineRPE细胞而言,需LPS及lFN-γ或TNF-α刺激才能产生大量一氧化氮,bFGF则具有抑制NOS的作用,而TGF-β则具有些微促进作用(16)。对人类RPE细胞而言,必须有Interleukin-1β的刺激才能产生大量NO,LPS则无影响,TGF-β则而却能明显抑制其产生一氧化氮(17)。当受到细菌感染时,iNOS的表现可能是有益的,其所释放的一氧化氮可以杀死入侵的微生物;相反的,在某些状况下太大量产生一氧化氮反而会导致自体免疫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霍山石斛植物的萃取物,其是利用水溶性有机溶剂或该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来萃取所述植物而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灿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阳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