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6576 阅读:5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以褐煤或风化煤为主要原料,以H↓[2]SO↓[4]为酸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采用两步合成的方法,实现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对富含腐植酸的原料(褐煤或风化煤)进行酸化处理,目的是去除与天然腐植酸相结合的钙、镁离子。第二步是在碱性条件下,配以氧化剂(过氧化氢),使原料中的大分子腐植酸部分降解为小分子腐植酸(黄腐酸、棕腐酸),以增加产品的抗硬水的能力。在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制备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复合型抗硬水强化剂,使最终产品--腐植酸钠(钾)具有优秀的抗硬水能力,且可广泛适用于农作物生长调节剂、水泥减水剂、钻井泥浆调节剂、锅炉水处理剂等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为棕黑色略带金属光泽的固体颗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棕褐色弱碱性溶液,含有羟基、羧基、醌基、羰基等多种活性基团,具有离子交换、吸附、络合、絮凝、分散等多种功能,主要用作作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水泥减水剂、钻井泥浆调节剂、锅炉水处理剂等。目前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方法,均采用较高浓度的氧化性无机酸(H2SO4)进行强化酸化降解,虽然所得到的产物的抗硬水能力有所提高,但产品中的钙、镁等有害离子无法有效的去除,产物降解的均匀程度较差,副反应多,三废(废酸液)量大,产品的抗硬水能力提高有限。国内抗硬水能力最好的内蒙武川公司的产品,其抗12.5度硬水的最长时间仅为8小时45分,其缺点是一方面是给使用带来不便,另方面性能受到影响。可参阅1995年3期“腐植酸”由刘康德的发表的“介绍一种抗硬水腐植酸钠”和1998年第4期“腐植酸”由李善祥等发表的“化学降解法生产高活性黄腐酸及棕腐酸新技术——抗硬水中性及酸性水溶煤基酸”两篇文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副反应少,产品含量高,抗硬水能力强的腐植酸钠(钾)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风化煤、褐煤或泥炭其中的一种为主要原料,以H2SO4为酸化剂、在NaOH(或KOH)碱性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两步合成的方法,并加入少量的复合型抗硬水强化剂,实现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的制备。产品收率达到85%以上,产品中腐植酸含量≥74%。在硬度为12.5的硬水中的絮凝时间≥3天。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将含游离腐植酸35~45%,水份6~8%,灰份10~15%的风化煤或褐煤粉碎,过40目筛,待用。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反应器中,将上述小于40目的煤粉与2~2.5%硫酸水溶液以1∶10~1∶15的重量比加入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将温度升温至20~80℃,搅拌反应0.5~1.5小时,通过过滤或沉降的方式,弃掉液体,用清水洗涤一次,即得酸化后的煤粉浆待用。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含有H2O2浓度为1~8%、NaOH浓度为1.5~3.0%的水溶液中,在搅拌的状态下,按液固比10∶1的比例加入酸化后的煤粉浆,在25~80℃下反应1~3小时。将反应完毕的上述物料,放入沉降池中,自然沉降24小时,回收清液并溶入腐植酸总量1~10%的硬水强化剂,进行浓缩干燥,即得具有超强抗硬水能力的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本专利技术的在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生产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复合型抗硬水强化剂,使最终产品——腐植酸钠具有优秀的抗硬水能力。复合型抗硬水强化剂是由有机抗硬水强化剂如EDTA、EDTA-2Na、EDTA-4Na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无机抗硬水强化剂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三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专利技术由于原料易得,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品收率达到85%以上,产品中腐植酸含量≥74%。在硬度为12.5的硬水中的絮凝时间≥3天。本专利技术的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由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合理,能耗低、副反应少,产品收率高,抗硬水能力强,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所以推广实施生产,其产品可广泛用于作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水泥减水剂、钻井泥浆调节剂、锅炉水处理剂等方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腐植酸41.5%,水分8%,灰分14%的风化煤粉碎,过40目筛。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硫酸水溶液300mL,开动搅拌,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小于40目的煤粉30克,将温度控制在25±5℃,搅拌反应0.5小时,对上述反应完毕得的浆状物进行真空过滤,弃去滤液,对煤粉滤饼进行淋洗,得酸化和洗涤后的煤粉滤饼46.5克(含水约为60%)待用。将H2O2浓度为4%、NaOH浓度为1.7%的250mL水溶液加入到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上述经酸化和洗涤后的滤饼,在40℃下反应1.5小时。反应完毕完成后,上述反应物放入500mL烧杯中,自然沉降24小时,回收清液,溶入EDTA和三聚磷酸钠各占50%的抗硬水强化剂0.3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棕黑色略带金属光泽的固体颗粒——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11.3克。产品经分析总腐植酸含量为79.7%,其中黄腐酸和棕腐酸的含量之和为29.4%,产品在人为以蒸馏水加CaCl2配制硬度为25.0(城市合格饮用硬度上限)和12.5两种水中进行絮凝实验,在上述硬度为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1天未出现絮凝现象。在上述硬度为1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3天未出现絮凝现象。实施例2同实例1装置及过40目筛的风化煤粉碎。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硫酸水溶液300mL和煤粉30克,将温度控制在25±5℃,搅拌反应0.5小时,对反应物进行过滤淋洗,得煤粉滤饼45.3克待用。同实例1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80mL含有H2O2浓度为6%、NaOH浓度为2.5%的水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上述煤粉滤饼,在25℃下反应2.0小时。将反应物放入500mL烧杯中,自然沉降24小时,回收清液,并溶入EDTA-2Na和焦磷酸钠各占50%的抗硬水强化剂0.4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棕黑色略带金属光泽的固体颗粒——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11.7克。产品总腐植酸含量为76.8%,黄腐酸和棕腐酸的含量之和为31.7%,在硬度为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30小时未出现絮凝现象。在硬度为1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3天未出现絮凝现象。实施例3同实例1装置及过40目筛的风化煤粉碎。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硫酸水溶液300mL和煤粉30克,将温度控制在25±5℃,搅拌反应0.5小时,对反应物进行过滤淋洗,得煤粉滤饼49.3克待用。同实例1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0mL含有H2O2浓度为2%、NaOH浓度为1.5%的水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上述煤粉滤饼,在45℃下反应2.0小时。将反应物放入500mL烧杯中,自然沉降24小时,取其清液,并溶入EDTA-4Na和六偏磷酸钠各占50%的抗硬水强化剂1.0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棕黑色略带金属光泽的固体颗粒——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12.8克。产品总腐植酸含量为75.5%,黄腐酸和棕腐酸的含量之和为26.7%,在硬度为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20小时未出现絮凝现象。在硬度为12.5的水中溶入2‰的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室温条件,3天未出现絮凝现象。实施例4同实例1装置及过40目筛的风化煤粉碎。在装有搅拌、恒温和测温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硫酸水溶液300mL和煤粉30克,将温度控制在25±5℃,搅拌反应0.5小时,对反应物进行过滤淋洗,得煤粉滤饼46.5克待用。同实例1装置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0mL含有H2O2浓度为4%、KOH浓度为2.0%的水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上述煤粉滤饼,在50℃下反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腐植酸钠(钾)是一种以褐煤、风化煤或泥炭中的任何一种为主要原料,其腐植酸的含量应大于35%;以H↓[2]SO↓[4]为酸化剂、在NaOH(或KOH)碱性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两步合成的方法,并加入少量的复合型抗硬水增化剂,实现超强抗硬水腐植酸钠(钾)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