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装置及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路线为氯丙基三氯硅烷与乙醇在80~100℃、0.03MPa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式为ClCH2CH2CH2SiCl3+CH3CH2OH→ClCH2CH2CH2Si(OCH2CH3)3+HCl乙醇分批的加入,反应时间约为6小时,反应后在0.03MPa下回流3小时左右,总的反应时间约为10小时以上。最后将粗产品经过中和剂乙醇钠中和后,打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制得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传统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在恒温、恒定真空度的工艺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这样势必造成反应周期长、能耗高、初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等问题,同时由于乙醇钠的价格比较昂贵,使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此外,中和后的初产品还要再经过精馏操作,这样又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反应周期长、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初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反应装置系统,运用化学平衡动力学原理,在持续变化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连续生产氯丙基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生产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系统,它由氯丙基三氯硅烷储罐(1)、乙醇储罐(2)、酯化反应器(5)、安全阀(6)、压力表(7)、搅拌器(8)、第一热交换器(9)、热电偶(10)、加热器及温度控制器(11)、控温电阻丝(12)、初产品储罐(3)、第二热交换器(14)、气提塔(15)、第三热交换器(16)、出液阀(17)、取样阀(18)、第一抽气陶瓷泵(19)和第二抽气陶瓷泵(20)组成;其特征在于氯丙基三氯硅烷储罐(1)顶部的出液口与酯化反应器(5)顶部的进液口连通,乙醇储罐(2)底部的出液口与第二热交换器(14)的进液口连通,第二热交换器(14)的出气口与气提塔(1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杨春晖,张巨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