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形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809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0:40
一种门形框架,包括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7);两立管(1)和一横管(2)构成门形支撑,两对称的弯管(3)固定于横管(2)与立管(1)间,弯管的上部与立管平行,弯管的下部向立管(1)弯曲并与立管固定,弯管的上部与立管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横档(6、7),横管的下部两弯管(3)间设有平行于横管的横撑(4);立管、横管、弯管、横撑、立撑、横档均采用圆形钢管。

Door frame

A door frame, comprising a standpipe (1), (2), horizontal pipe elbow (3), (4), transverse brace brace (5), (6, 7); a two tube (1) and a horizontal tube (2) composed of a door shaped supporting pipe, two symmetrical (3) fixed on the horizontal pipe and vertical pipe (2) (1), upper bending pipe and the riser pipe to the lower parallel vertical pipe (1) and bending and vertical pipe is fixed, the upper pipe and the vertical pipe is fixed between several horizontal rungs (6, 7), the lower part of the cross the two pipe pipe (3)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nsverse brace is parallel to the cross tube (4); vertical tube, horizontal tube, elbow, brace, brace, crosspiece adopt circular stee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是一种门形框架。
技术介绍
门形框架为在建筑等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在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必须部件,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门形框架用作脚手架的竖撑要求颇高。现有的脚手架的竖撑制作材料通常有竹、钢管或合成材料等;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建筑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脚手架竖撑主要是采用钢管、连接卡件及其他部件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搭设,无法在搭设的过程中在现有架体上采用标准的斜撑固定结构,并且对于架体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钢管,造成竖撑材料种类较多,且架体结构复杂厚重,很可能会影响到坚固性和安全性,在组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均需耗费过多的人工,且劳动强度大;同时组装时架体竖撑的不同部位连接结构的一致性低,进而在组装过程中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易导致架体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基于前述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建筑门形框架的结构搭脚手架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门形框架,结构简明,带有安全装置的框架,且使用安全坚固。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门形框架,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7;两立管1和一横管2构成门形支撑,两对称的弯管3固定于横管2与立管1间,弯管的上部与立管平行,弯管的下部向立管1弯曲并与立管固定,弯管的上部与立管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横档,横管的下部两弯管3间设有平行于横管的横撑4。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均采用圆形钢管。进一步的,在立管1内侧安装固定撑的自动锁扣8;所有的固定点均是焊接固定。安装固定撑的自动锁扣用斜撑更为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将传统脚手架竖直结构改变为门形框架,且均采用圆形钢管,受力结构更回合理,牢固性有所增加,使脚手架的安全性有所增加,自动锁扣的存在使得搭拆均方便,操作简便,结构简明,使用时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门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门形框架,包括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7、自动锁扣8。两立管1和一横管2构成门形支撑框架,两对称的弯管3固定于横管2与立管1间,弯管的上部与立管平行(基本平行,图中有2度的倾斜),弯管的下部向立管1弯曲并与立管固定,弯管的上部与立管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短的横档,横管的下部两弯管3间设有平行于横管的横撑4可以使横向受力结构增强。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均采用圆形钢管,如图2的横向截面图,固定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弯管3固定在横管2的位置是在横管端部算起的总长度的1/6-1/5处。具有最优的受力性能。进一步的,成对或连续的门形框架上搁置平的脚手架板(架在横管2上),脚手架板与门形框架需要有斜撑进行固定,则通过在立管1内侧安装固定斜撑的自动锁扣8,最好立管内侧上下位置安装二至三对自动锁扣。上下位置均有安装,则可以安装二根或更多的斜撑,可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所有的固定点均是焊接固定。安装固定斜撑的自动锁扣用斜撑更为方便。固定斜撑为杆状体,两端为固定锁头,因此,本技术的结构极为简约可靠,质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门形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形框架,其特征是包括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7);两立管(1)和一横管(2)构成门形支撑,两对称的弯管(3)固定于横管(2)与立管(1)间,弯管的上部与立管平行,弯管的下部向立管(1)弯曲并与立管固定,弯管的上部与立管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横档(6、7),横管的下部两弯管(3)间设有平行于横管的横撑(4);立管、横管、弯管、横撑、立撑、横档均采用圆形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形框架,其特征是包括立管(1)、横管(2)、弯管(3)、横撑(4)、立撑(5)、横档(6、7);两立管(1)和一横管(2)构成门形支撑,两对称的弯管(3)固定于横管(2)与立管(1)间,弯管的上部与立管平行,弯管的下部向立管(1)弯曲并与立管固定,弯管的上部与立管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横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怀圣曹万年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美亚建筑用品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