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tangular shield excavation top jacking force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for pipe section pushing pushing cylinder in the top oil cylinder and the annular top iron pipe section arranged between the annular top iron pipe section and shape match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top oil the cylinder piston rod of top iron in the circular, the circular top iron pipe section after the end and the end face of conflict.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iron roof in the annular cylinder and top oil pipe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ipe section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piston rod, synchronous action and make iron ring top and top oil cylinder, which will be the top top thrust push cylinder evenly transferred to the tube section, avoid the direct effect on the top of oil cylinder the damaged pipe joint on the pipe section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中,需要采用顶推油缸对管节进行顶推,以使管节被依次顶入始发井洞门,而顶入的管节均为混凝土结构,若将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混凝土管节端面直接接触,由于管节受力点过于集中,容易对管节造成破坏,影响管节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顶推油缸的顶推力均匀地传递给管节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包括用于对管节进行顶推的顶推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推油缸与管节之间设置有环形顶铁,所述环形顶铁与管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作用在环形顶铁的前端面,所述环形顶铁的后端面与管节端面相抵触。本技术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所述环形顶铁由与管节对应配合的传力部分以及与顶推油缸对应配合的受力部分组成,所述传力部分的形状与管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受力部分对称地设置在传力部分的两侧端部。本技术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所述环形顶铁的受力部分分别对应设置有顶推油缸,且每个顶推油缸的多个活塞杆沿环形顶铁的受力部分端面竖向均匀布置,所述顶推油缸的多个活塞杆中至少有一个活塞杆与环形顶铁的受力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余活塞杆的端面抵靠在环形顶铁的受力部分的对应端面。本技术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所述环形顶铁的受力部分通过对称设置在其前端面两侧的夹紧机构与对应顶推油缸中的至少一个活塞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所述环形顶铁的 ...
【技术保护点】
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包括用于对管节进行顶推的顶推油缸(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推油缸(5)与管节之间设置有环形顶铁(1),所述环形顶铁(1)与管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推油缸(5)的活塞杆作用在环形顶铁(1)的前端面,所述环形顶铁(1)的后端面与管节端面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包括用于对管节进行顶推的顶推油缸(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推油缸(5)与管节之间设置有环形顶铁(1),所述环形顶铁(1)与管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推油缸(5)的活塞杆作用在环形顶铁(1)的前端面,所述环形顶铁(1)的后端面与管节端面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铁(1)由与管节对应配合的传力部分(1a)以及与顶推油缸对应配合的受力部分(1b)组成,所述传力部分(1a)的形状与管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受力部分(1b)对称地设置在传力部分(1a)的两侧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盾构顶掘顶推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铁(1)的受力部分(1b)分别对应设置有顶推油缸(5),且每个顶推油缸的多个活塞杆沿环形顶铁(1)的受力部分(1b)端面竖向均匀布置,所述顶推油缸(5)的多个活塞杆中至少有一个活塞杆与环形顶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王翔,邓江云,高进,王人生,杨武,王榜,邓忠伟,寇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