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9906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1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盖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点焊部,所述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a cover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fixed i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ba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gion,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further comprises a body part injection molding in the first region,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spot welding, spot welding part of the cover body by a spot on the body so that th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种易于点焊的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当前塑胶点焊技术的局限性,部分客户指定的结构其材料无法完成点焊,而造成产品的点焊成功率极低。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可增加点焊良率,以达到点焊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盖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点焊部,所述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的,所述基体设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盖体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一对位槽与所述第二对位槽对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呈框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体呈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凹脚,所述本体部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凹脚相配合的凸脚。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体均由易于点焊的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填充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凹槽及收容空间,所述填充架填充于所述第二凹槽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后盖,所述后盖包覆所述填充架的后端面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二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提供设有点焊部的本体部,令所述本体部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令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的,在提供绝缘本体的步骤中,所述基体下表面向内挖设形成向内凹陷的所述第一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无法完成点焊的绝缘本体上注塑一个可用于点焊材料的结构,以此来增加点焊良率,以达到点焊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进一步分解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更进一步分解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基体10第一延伸部11第一对位孔12第一区域13第一卡持部14凹脚15第二区域16第一对位槽17第二卡持部18第一凹槽19端子槽20第二凹槽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第一定位槽24收容空间25第一本体部30第三凸块31端子32本体部40凸脚41第一凸部42点焊部43盖体50第二对位槽51第二凸部52填充架60第四凸块61夹持件62第三凹槽63第四凹槽64第五凸块65后盖70收容槽71第一加强件8第一主体部80第二主体部81第二延伸部82第二对位孔83第三延伸部84第三对位孔85第一定位夹86第二加强件9第三主体部90第四延伸部91第四对位孔92第二定位夹9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介绍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所涉及方向皆以图1为参考。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第一加强件8与第二加强件9。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体10及自基体10向两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上设有第一对位孔12。所述基体10下表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区域13。所述第一区域13包括自其后侧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凹脚15。所述第一区域13上设有第一卡持部14。所述基体10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区域16,所述第二区域16两边设有一对第一对位槽17及第二卡持部18。所述基体10下表面还设有第一凹槽19及端子槽20。所述基体10后侧设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凸块22及第二凸块23。所述基体10上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槽24。所述基体10设有一收容空间2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第一本体部30及自第一本体部30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三凸块31,所述端子32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部30及第三凸块31之间。所述第三凸块31安装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凹槽19内,此时端子32配合插入所述基体10的端子槽20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填充架60,所述填充架60设有第四凸块61及自第四凸块61两边向前延伸形成的夹持件62。所述第四凸块61上设有第三凹槽63及第四凹槽64,所述第四凸块6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凹槽21相互配合,此时,所述夹持件62暴露在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凹槽63为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凸块23让位,所述第四凹槽64为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凸块22让位。填充架60前端面设有第五凸块6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后盖70,所述后盖70覆盖于所述填充架60后表面上并与所述基体10的后表面相互固定。所述后盖70上设有收容槽71,所述收容槽71收容所述填充架60上的第五凸块6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本体部40。所述本体部40包括自其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脚41。所述本体部40上设有点焊部43及第一凸部42。所述本体部40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区域13上,此时所述凸脚41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凹脚15中,所述第一凸部42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卡持部14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盖体50,所述盖体50上设有第二对位槽51及第二凸部52。所述盖体50覆盖在所述本体部40上并与所述基体10相互扣合,此时,所述第二对位槽5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槽17对位配合形成一对位区域,所述第二凸部52固持于所述基体10的第二卡持部18中。所述第一加强件8上设有第一主体部80及第二主体部81,所述第一主体部8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81相互连接,中间设有第一定位夹86,所述第一定位夹86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定位槽24相互定位配合。所述第一主体部80两侧设有第二延伸部82,所述第二延伸部82上设有第二对位孔83,所述第二对位孔83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孔12对位。所述第二主体部81两侧设有第三延伸部84,所述第三延伸部84上设有第三对位孔85。所述第二加强件9上设有第三主体部90,所述第三主体部90两侧设有第四延伸部91,所述第四延伸部91上设有第四对位孔92,所述第四对位孔92与所述第一加强件8的第三对位孔85对位。所述第三主体部90两侧还设有第二定位夹93,所述第二定位夹93与所述盖体50的第二对位槽5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槽17对位形成的对位区域对位固定。组装时,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第一本体部30自下而上的装入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凹槽19内,此时,所述第一本体部30上的端子32固持于所述基体10的端子槽20内。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填充架60由后向前插入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中,此时所述第四凸块61填充在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凹槽21内,所述夹持件62暴露在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填充架60的第三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盖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点焊部,所述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盖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点焊部,所述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盖体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一对位槽与所述第二对位槽对位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呈框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体呈框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凹脚,所述本体部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凹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仁王志峰李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