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9441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倍组织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由于切取试样造成的加工缺陷,加工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8μm,肉眼不得观察到可见的加工痕迹;(2)配制盐酸水溶液,调节溶液温度为60‑70℃;(3)将试样浸入上述溶液中,取出后利用碳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擦拭表面腐蚀产物,随后酒精吹干;(4)将热酸腐蚀后的试样进行砂纸磨制并抛光,留下表面疏松痕迹,利用硝酸酒精溶液进行侵蚀后,进行观察和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热侵蚀与冷侵蚀相结合的方法,加快腐蚀速度,提高腐蚀能力,能够真实反应试样表面的疏松缺陷,同时使缺陷较多的材料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低倍组织形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倍组织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适用于多缺陷(一般疏松或中心级别大于等于3级)的钢的低倍组织检验。
技术介绍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表征方法所采用的酸蚀试验法是宏观检验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检验面积较大,操作方便,设备简单,能够快速的对金属材料中的各种冶金缺陷进行表征,因此,钢的酸蚀试验是金属材料、材料科研及失效分析工作普遍采用的重要检测手段。检验方法通常采用的标准为GB/T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该标准中规定了三种试样的检验方法:热酸侵蚀法、冷酸侵蚀法、电解腐蚀法。其中热酸侵蚀法是利用1:1的工业盐酸水溶液作为腐蚀剂,加热到60℃-80℃后进行腐蚀。这种方法若在实验室加热条件下腐蚀,试样大小受限,溶液采用玻璃器皿加热,试样太大易压碎玻璃器件;多缺陷试样在加热条件下腐蚀时速率较快,特别是当试样中疏松较多时,极易发生过腐蚀现象,若侵蚀过深,必须将试样面重新加工,除去1mm以上再进行侵蚀;冷酸侵蚀是试样在10%-2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或10%-40%(溶剂比)硝酸水溶液中,在室温下侵蚀10-20min,但是冷酸腐蚀对材料中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试样,去除由于切取试样造成的加工缺陷,加工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8μm,肉眼不得观察到可见的加工痕迹;(2)选择合适大小的恒温水浴槽,配制40wt%‑60wt%的盐酸水溶液,调节溶液温度为60‑70℃;(3)将制备好的试样浸入上述调配好的溶液中,侵蚀10‑20min,取出后利用5wt%‑10wt%的碳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擦拭表面腐蚀产物,随后酒精吹干;(4)将热酸腐蚀后的试样进行800#、1000#、1200#、2000#砂纸磨制并抛光,留下表面疏松痕迹,利用4‑6wt%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侵蚀30‑90s,即可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试样,去除由于切取试样造成的加工缺陷,加工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8μm,肉眼不得观察到可见的加工痕迹;(2)选择合适大小的恒温水浴槽,配制40wt%-60wt%的盐酸水溶液,调节溶液温度为60-70℃;(3)将制备好的试样浸入上述调配好的溶液中,侵蚀10-20min,取出后利用5wt%-10wt%的碳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擦拭表面腐蚀产物,随后酒精吹干;(4)将热酸腐蚀后的试样进行800#、1000#、1200#、2000#砂纸磨制并抛光,留下表面疏松痕迹,利用4-6wt%的硝酸酒精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柱盖秀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