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短时输出功率的改良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157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时输出功率的改良电路结构,包括:二极管整流桥电路BR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恒流源电路单元CS1,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编程电阻R1相连;所述第一编程电阻R1,另一端与地相连;电容C1,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调制解调电路,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电压调节电路Regulator,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电压转换电路LDO,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约了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短时输出功率的改良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M-BUS(远程抄表系统,symphonicmbus)总线是欧洲专为家用仪表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总线制系统,主要特点是仅用两条无极性的传输线来同时作为供电线路和传输串行数据的传输线,而各个终端装置可并行连接在M-BUS上。其使用普通RV1.5双绞线,成本较低,布线方便,有对电压不稳的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传输速率为300~9600bps等优势。对于一个远程抄表系统来讲,总线上传输的数据就是终端用户所消费的水、电、气等重要数据,因此对总线的抗外部干扰性要求非常高,要能抵抗各种容性、感性的偶合干扰,所有从设备及从设备和主设备之间都相互隔离。同时又要求组网成本相对较低,传输线无须使用屏蔽电缆,而且为节约成本,要采用远程供电的方式给从设备提供电源,以尽可能减少元器件的使用。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必须要采用一种合适的总线结构。参照图1所示,M-BUS是一个层次化的系统,由一个主设备、若干从设备和一对连接线缆组成,所有从设备并行连接在总线上,由主设备控制总线上的所有串行通信进程。M-BUS传输的数据位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短时输出功率的改良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整流桥电路BR,第一恒流源电路单元CS1,第一编程电阻R1,电容C1,调制解调电路,电压调节电路Regulator,及电压转换电路LDO;所述二极管整流桥电路BR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单元CS1,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编程电阻R1相连;所述第一编程电阻R1,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电容C1,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调制解调电路,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电压调节电路Regulator,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电压转换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短时输出功率的改良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整流桥电路BR,第一恒流源电路单元CS1,第一编程电阻R1,电容C1,调制解调电路,电压调节电路Regulator,及电压转换电路LDO;所述二极管整流桥电路BR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单元CS1,一端与总线电压V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编程电阻R1相连;所述第一编程电阻R1,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电容C1,一端与电能存储端STC相连,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毅徐东明陈燕伊萍梁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邮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