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702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包括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壳体、布置于壳体上的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圈组件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二线圈组件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且通过锁扣机构将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锁扣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肩部线圈可以适合不同肩膀厚度和不同肩膀宽度的人群,并能使线圈紧密贴合肩膀,提高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具体涉及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为:人体组织内的一些含单数质子的原子,例如氢原子能够自旋运动,并产生磁矩,可以看为一些小磁体,正常状态下,这些小磁体的自旋方向排列无规律,但在固定静磁场作用下会产生定向排列;此时,当外加一个和静磁场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时,这些氢原子吸收一定能量而产生共振,自旋方向在射频脉冲作用下发生偏转,呈规律排列,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射频脉冲消失后,这些氢原子都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恢复过程中,释放能量及改变自旋方向,此时对这些氢原子产生的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利用这些采集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就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的图像。上述过程中,射频线圈主要用来发射射频脉冲以及采集磁共振射频信号。采集磁共振信号的射频线圈越贴近人体组织,所采集的磁共振信号质量越好,成像的信噪比越高,因此设计出了各种适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局部射频线圈组件,例如头部线圈组件,手腕线圈组件,肩部线圈组件等等,线圈组件由多个线圈组成,多个线圈并行采集磁共振信号。上述的线圈组件包含多个独立的射频线圈单元,例如环形线圈、马鞍形线圈等。图17示出一种常规的肩部线圈结构的其中一侧。参照图17所示,肩部线圈11安装在一底板12上。为了适应不同的肩膀宽度,肩部线圈11可沿着底板在肩膀宽度方向滑动,从而实现肩膀宽度方向调节。然而,不同的个体除了肩膀宽度有差别之外,肩膀厚度也有差别。如果肩膀线圈不能在肩膀厚度方向进行调节,会导致肩膀线圈与肩膀不能紧密贴合,影响磁共振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大小可调整,以适用不同大小的被扫描部位的磁共振信号采集。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壳体、布置于壳体上的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线圈单元,所述射频线圈组件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二线圈组件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且通过锁扣机构将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锁扣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插入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中,且所述锁扣机构设置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组件被位置调节机构支撑且悬置于第二线圈组件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可相对于第二线圈组件上下移动、水平移动、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立柱及定位元件;立柱设有上下延伸的收容腔,支撑柱可在立柱的收容腔中沿上下方向滑动,立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收容腔相贯穿的安装孔,定位元件插入安装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定位元件上的橡胶垫,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有纹理,所述橡胶垫可压紧于纹理。优选的,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座及导轨,滑动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凸缘部,凸缘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导轨轮轴,所述导轨轮轴可沿导轨移动。优选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按压臂、驱动件、卡扣件,所述按压臂通过转轴连接于滑动座,所述按压臂用于将驱动件向上偏转,所述驱动件用于将卡扣件侧向偏置。优选的,所述驱动件通过转轴连接于滑动座,驱动件包括底壁以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以及邻近侧壁的楔形部,所述侧壁向设有外延伸的凸出部,按压臂的第一端暴露于滑动座的外面,按压臂的第二端位于凸出部的下方,所述卡扣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扣臂,支撑部的底缘为倾斜面,可与驱动件上的楔形部相适配。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支撑柱向上顶起的顶杆,所述顶杆被驱动件的底壁支撑。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一线圈组件与于第一位置调节结构的立柱固定在一起,且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的支撑柱1可相对立柱沿上下方向滑动,且与立柱相对转动。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以插拔形式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机械和电气连接,左、右肩膀的成像共用一个第一线圈组件,这样节省了成本,也简化了机构,进而通过锁扣机构将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可靠的保持在一起,防止二者使用时的松动,此外,该锁扣机构还配置有解锁功能,操作较省力。进一步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22可相对于第二线圈组件30沿左右方向滑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肩部线圈可以适合不同肩膀厚度和不同肩膀宽度的人群,并能使线圈紧密贴合肩膀,提高成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的组合图;图2为射频线圈组件的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射频线圈组件的第二线圈组件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2的分解图;图5为图3的分解图;图6为图4中的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的放大图;图7为图4中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的部分组合图;图8为图7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9为图5中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的放大图;图10为图5中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的部分组合图;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的视图;图12为图10中的位置调节机构安装盖体后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14为图3沿C-C方向的剖面图;图15为位置调节机构的部分组合图;图16为图15沿D-D方向的剖面图;图17为现有的肩部线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实施例中的射频线圈组件为用于肩部关节部位的局部线圈。本实施例的射频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组件10和第二线圈组件30。第二线圈组件30与第一线圈组件10通过位置调节机构20连接。第一线圈组件10包括外壳101、线圈单元组102、内壳103及肩膀衬垫104。线圈单元组102包括若干个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组102被夹置于外壳101和内壳103之间,外壳101和内壳103通过螺钉或者粘合剂固定在一起,肩膀衬垫104固定在内壳103的外侧。线圈单元组102电气连接至线缆组件40。第二线圈组件30包括底座301、线圈单元组302、底座盖板303及后背垫304。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壳体、布置于壳体上的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圈组件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二线圈组件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且通过锁扣机构将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锁扣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
件,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壳体、布置于壳体上的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包括底
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圈组件还包括位置调
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第一
线圈组件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组装在一起,第二线圈组件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
组装在一起,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
起,且通过锁扣机构将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锁扣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插入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中,且所述锁扣机构设置于第
二位置调节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组件被位置调节机构支撑且悬置于第二线圈组件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可相对于第二线圈组件上下移动、水平移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立柱及定位元件;
立柱设有上下延伸的收容腔,支撑柱可在立柱的收容腔中沿上下方向滑动,立
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收容腔相贯穿的安装孔,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