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能够让裙带菜的克隆苗幼孢子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牢固地附着在苗种绳上,它利用更换营养液、控制养殖水温、调节养殖过程中气泡石出气量以及梯度式提升光照强度的方式来控制裙带菜克隆苗的养殖条件,该方法简单可行,效果明显,经该方法处理后,裙带菜的克隆苗可以牢固地附着在苗种绳上,即便将其放入海洋环境中养殖,也不会因海水扰动而导致其从苗种绳上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裙带菜苗种在苗种绳上的附着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提高附着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克隆苗培育对于裙带菜优良新品种培养和推广,以及利用新品种子一代优势提高栽培产量具有很大意义。但克隆苗在苗种绳上附着不牢固的问题一直限制着裙带菜克隆苗大规模培育和栽培养殖。普通裙带菜苗种人工采苗过程中,裙带菜游孢子粘附于苗种绳上并牢固附着,由游孢子发育出的雌配子体受精后长成的裙带菜幼苗可以牢固附着于苗种绳上。但裙带菜克隆苗培育过程中,没有游孢子的粘附过程,配子体仅依靠重力沉降和细胞破碎后溢出的原生质在苗种绳上附着,配子体及克隆苗受扰动后很容易从苗种绳上脱落,克隆苗长出的假根在苗种绳上附着不牢固,尤其是转移到海区养殖后,在浪流冲击下,苗种假根非常容易断裂,导致苗种绳上的克隆苗脱落严重,苗种密度难以保证。尽管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有过相应的研究和报到,但实际效果仍是不如人意。另外,由于克隆苗在苗种绳上分布不均匀,难以在在生产和研究中广泛使用,因此在裙带菜克隆苗的研究中,常常将附有克隆苗的苗种绳缠绕到养殖苗绳上以增加克隆苗的密度,这样做不仅费事费力费材料,而且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促进克隆苗迅速在苗种绳上牢固附着的裙带菜克隆苗的附着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将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丝状体分别粉碎至长度为100-130μm,然后将粉碎好的丝状体按照雌:雄=2-4:1的质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丝状体,b.将PES母液加入到无菌海水中制得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浓度为0.1-0.3%,在培养容器中放入苗种绳和培养液,二者的比例为0.5-1m苗种绳配1L培养液,然后按照1m苗种绳配0.5-1g丝状体的比例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混合丝状体,并让丝状体自然沉降到苗种绳上,不充气的状态下,以1600-2300lux、17-19℃的条件培养0.5-1d,c.上述b步骤结束后,开启充气阀,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3-6个气泡的状态下继续培养至第4-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继续培养至第8-10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d.调整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6-10个气泡,培养至第14-1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300-2700lux,继续培养至第20-21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700-3300lux,继续培养至第22-23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3300-5000lux,继续培养至第24-25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5000-7000lux,调节充气阀,使气泡石每次释放出15个以上的气泡,并每天更换一次培养液进行培养,e.待苗种绳上附着的幼孢子体的平均长度达到500-1000μm时,将苗种绳转移到海区暂养,直至夹苗生产。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能够让裙带菜的克隆苗幼孢子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牢固地附着在苗种绳上,它利用更换营养液、控制养殖水温、调节养殖过程中气泡石出气量以及梯度式提升光照强度的方式来控制裙带菜克隆苗的养殖条件,该方法简单可行,效果明显,经该方法处理后,裙带菜的克隆苗可以牢固地附着在苗种绳上,即便将其放入海洋环境中养殖,也不会因海水扰动而导致其从苗种绳上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培育出的裙带菜克隆苗(室内培养容器培养结束后)。图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培育出的裙带菜克隆苗(海上暂养15天后)。图3为传统方法培育出的裙带菜克隆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利用粉碎机将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丝状体分别粉碎至长度为100-130μm,然后将粉碎好的丝状体按照雌:雄=2-4:1的质量(湿重)比例混合,获得混合丝状体,然后进行培养液的配制:将PES母液加入到无菌海水中制得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浓度为0.1-0.3%,以后各个步骤中所使用的均为该步骤配制的培养液,在培养容器中放入苗种绳和培养液,二者的比例为0.5-1m苗种绳配1L培养液,然后按照1m苗种绳配0.5-1g丝状体的比例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混合丝状体,并让丝状体自然沉降到苗种绳上,不充气的状态下,以1600-2300lux、17-19℃的条件培养0.5-1d,在上述培养步骤结束后,开启充气阀,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3-6个气泡的状态下继续培养至第4-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继续培养至第8-10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调整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6-10个气泡,培养至第14-1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300-2700lux,继续培养至第20-21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700-3300lux,继续培养至第22-23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3300-5000lux,继续培养至第24-25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5000-7000lux,调节充气阀,使气泡石每次释放出15个以上的气泡,并每天更换一次培养液进行培养,待苗种绳上附着的幼孢子体的平均长度达到500-1000μm时,将苗种绳转移到海区暂养,直至夹苗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将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丝状体分别粉碎至长度为100‑130μm,然后将粉碎好的丝状体按照雌:雄=2‑4:1的质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丝状体,b.将PES母液加入到无菌海水中制得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浓度为0.1‑0.3%,在培养容器中放入苗种绳和培养液,二者的比例为0.5‑1m苗种绳配1L培养液,然后按照1m苗种绳配0.5‑1g丝状体的比例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混合丝状体,并让丝状体自然沉降到苗种绳上,不充气的状态下,以1600‑2300lux、17‑19℃的条件培养0.5‑1d,c.上述b步骤结束后,开启充气阀,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3‑6个气泡的状态下继续培养至第4‑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继续培养至第8‑10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d.调整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6‑10个气泡,培养至第14‑1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300‑2700lux,继续培养至第20‑21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2700‑3300lux,继续培养至第22‑23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3300‑5000lux,继续培养至第24‑25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放出,并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将光照条件提升至5000‑7000lux,调节充气阀,使气泡石每次释放出15个以上的气泡,并每天更换一次培养液进行培养,e.待苗种绳上附着的幼孢子体的平均长度达到500‑1000μm时,将苗种绳转移到海区暂养,直至夹苗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裙带菜克隆苗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将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丝状体分别粉碎至长度为100-130μm,然后将粉碎好的丝状体按照雌:雄=2-4:1的质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丝状体,
b.将PES母液加入到无菌海水中制得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浓度为0.1-0.3%,在培养容器中放入苗种绳和培养液,二者的比例为0.5-1m苗种绳配1L培养液,然后按照1m苗种绳配0.5-1g丝状体的比例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混合丝状体,并让丝状体自然沉降到苗种绳上,不充气的状态下,以1600-2300lux、17-19℃的条件培养0.5-1d,
c.上述b步骤结束后,开启充气阀,气泡石每次同时释放出3-6个气泡的状态下继续培养至第4-6d,向培养容器中补入PES母液,补入的PES母液的体积为培养液总体积的0.1-0.3%,继续培养至第8-10d时,将培养容器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颖,张喜昌,冷晓飞,许淑芬,刘剑波,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