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70233 阅读:18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收线装置,包括转盘,转轴,定位支架,气缸,捕线器,转盘的侧部形成缺口部,捕线器设置于缺口部内,捕线器包括本体,夹持臂及设置于本体与夹持臂之间的弹性件,本体设有一个活动按钮,气缸的伸缩杆与活动按钮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伸缩杆伸出按下活动按钮以带动弹性件向下移动,并在弹性件与夹持臂之间形成固定漆包线的间隙,伸缩杆缩回时,活动按钮复位并通过弹性件与夹持臂共同夹持漆包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气缸的伸缩杆的伸长或者缩回按压活动按钮从而通过活动按钮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释放或者定位漆包线,从而提高了线盘收卷漆包线的收卷效率,并简化收线装置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漆包机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漆包机是一种将导线加工成漆包线的设备,漆包线由内部的导线及包裹导线的绝缘层组成。漆包线通常缠绕在线盘上,线盘由塑料制成。漆包线在缠绕在线盘的工艺过程中通常使用收线装置来完成。目前,当漆包线在缠绕在线盘上时需要将漆包线的起头部分先行进行固定。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1101800B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其在收线圆盘边缘上设置导入装置,并在收线盘的上部设置下压部件,下压部件为收线盘带动旋转的压轮。该现有技术在对漆包线起头部无法实现有效定位,同时在漆包线缠绕完毕之后也无法实现自动将起头部自动释放,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收线装置使用不方便,且该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收线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自动收线装置,用以实现对漆包线起头部的自动定位及释放,提高线盘收卷漆包线的收卷效率,并简化收线装置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自动收线装置,包括:转盘,连接转盘的转轴,定位支架,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1),连接转盘(1)的转轴(2),定位支架(3),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架(3)上的气缸(4),捕线器(5),所述转盘(1)的侧部形成有一个缺口部(11),所述捕线器(5)设置于缺口部(11)内,所述捕线器(5)包括本体(51),夹持臂(52)及设置于本体(51)与夹持臂(52)之间的弹性件(53),所述本体(51)设有若干定位孔(511),所述本体(51)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511)实现与转盘(1)的连接固定,所述本体(51)设有一个活动按钮(512),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41)与活动按钮(512)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伸缩杆(41)伸出按下活动按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1),连接转盘(1)的转轴(2),定位支架(3),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架(3)上的气缸(4),捕线器(5),所述转盘(1)的侧部形成有一个缺口部(11),所述捕线器(5)设置于缺口部(11)内,所述捕线器(5)包括本体(51),夹持臂(52)及设置于本体(51)与夹持臂(52)之间的弹性件(53),所述本体(51)设有若干定位孔(511),所述本体(51)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511)实现与转盘(1)的连接固定,所述本体(51)设有一个活动按钮(512),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41)与活动按钮(512)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伸缩杆(41)伸出按下活动按钮(512)以带动弹性件(53)向下移动,并在弹性件(53)与夹持臂(52)之间形成固定漆包线的间隙,伸缩杆(41)缩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麟张伟新惠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巨一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