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军专利>正文

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847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步骤为:A、备料;B、车形;C、精车表面;D、铣刀柄(2)的前表面(11);E、平磨刀杆外表面;F、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精铣菱形刀片槽(5)、让位孔槽(9)、固定螺孔(8)、左端面(10)、前表面(11)、斜切面(12);G、去毛刺;H、保护性淬火;I、细砂纸砂光表面;J、在槽壁上堆焊硬质合金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成本低,拓展了刀具的加工范围,结构合理可靠,刀片更换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材料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切削刀具
,特别是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机械加工使用的刀具是由刀杆和合金刀片组成,有的是焊接式,即将刀片焊接在刀杆上,由于焊接时高温使刀片硬度下降,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且当刀片损坏时刀杆也要随之更换,浪费材料、使用成本高;有的是将刀片安装与刀杆的前端,并由固定螺钉将刀片固定在刀杆上,刀片磨损后,可以更换刀片,但现有刀杆的价格在300~350元,存在刀杆使成本高、功能单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作工艺清晰、成本低的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所述刀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头和方形刀柄,刀头和方形刀柄为一体结构,刀头上设有一超出方形刀柄表面A的凸台,以刀头位于刀柄左侧放置刀杆,且以表面A相对于刀柄的位置为前,刀头的上表面位于凸台侧的左侧外角处设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呈菱形,刀片槽由槽底面和两个相接的槽壁构成,槽底面设有固定螺孔,两个槽壁的相交处设有让位孔槽,两个槽壁上均堆焊有硬质合金层;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B、车形,留出足够加工余量;C、精车刀杆前后上下四个表面,并在前表面留出凸台的加工余量;D、铣刀柄前表面,铣出凸台;E、平磨刀杆外表面;F、在立式加工中心上以刀杆右端面定位,精铣菱形刀片槽、让位孔槽、固定螺孔、左端面、前表面、斜切面;G、去毛刺;H、保护性淬火;I、细砂纸砂光表面;J、在槽壁上堆焊硬质合金层。所述的刀头的左端面和前表面为倾斜面。所述的刀头的左端面与铅垂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具有倾角α1,沿从前到后的方向具有倾角α2。所述的刀头的前表面与铅垂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具有倾角β1,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具有倾角β2。所述的倾角α1和倾角α2角度均为6°15′°。所述的倾角β1角度为5°,所述的倾角β2角度为6°15′。所述的刀头的左端面与后表面的相交处设有斜切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清晰、制作成本低,每把刀杆的成本为80元,大大低于现有刀杆的价格。2、本专利技术的刀头的左端面和前表面为倾斜面,避免了刀杆对刀具加工时的干涉,且使得刀具可以进行多方位的加工走刀,拓展了刀具的加工范围,可以车形、面、螺纹、异性面等,功能全面、适用范围广。3、本专利技术的刀杆的刀片槽设计为菱形,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刀杆受力更加均衡,避免了应力集中,结构合理可靠,延长了刀杆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的刀片槽处设有让位孔槽,方便刀面的取下,使得刀片的更换操作简单快捷。5、本专利技术的刀头上设有斜切面,在不降低刀杆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刀杆用料,降低了刀杆的成本,降低了材料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头,2-刀柄,3-表面A,4-凸台,5-刀片槽,6-槽底面,7-槽壁,8-固定螺孔,9-让位孔槽,10-左端面,11-前表面,12-斜切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的刀杆,所述刀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头1和方形刀柄2,刀头1和方形刀柄2为一体结构,刀头1上设有一超出方形刀柄2表面A3的凸台4,以刀头1位于刀柄2左侧放置刀杆,且以表面A3相对于刀柄2的位置为前,刀头1的上表面位于凸台4侧的左侧外角处设有刀片槽5,所述刀片槽5呈菱形,刀片槽5由槽底面6和两个相接的槽壁7构成,槽底面6设有固定螺孔8,两个槽壁7的相交处设有让位孔槽9,两个槽壁7上均堆焊有硬质合金层。所述刀杆长150mm,固定螺孔8直径为8mm,让位孔槽9的直径为10mm。所述的刀头1的左端面10和前表面11为倾斜面,所述的刀头1的左端面10与铅垂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具有倾角α1,沿从前到后的方向具有倾角α2;所述的刀头1的前表面11与铅垂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具有倾角β1,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具有倾角β2;所述的倾角α1和倾角α2角度均为6°15′°;所述的倾角β1角度为5°,所述的倾角β2角度为6°15′。经试验对比证明,α1、α2、β1、β2取上述角度时,刀具使用寿命较长且加工成品率较高。所述的刀头1的左端面10与后表面的相交处设有斜切面12。该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的刀杆的制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准备足够长度和直径的棒料;B、车形,并留加工余量;C、精车刀杆前后上下四个表面,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03°;D、铣刀柄2的前表面11,铣出凸台4;E、平磨刀杆外表面,使刀柄2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02°;F、在立式加工中心上以刀杆右端面定位,精铣菱形刀片槽5、让位孔槽9、固定螺孔8、左端面10、前表面11、斜切面12;G、去毛刺;H、保护性淬火;I、细砂纸砂光表面;J、在槽壁上堆焊硬质合金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头(1)和方形刀柄(2),刀头(1)和方形刀柄(2)为一体结构,刀头(1)上设有一超出方形刀柄(2)表面A(3)的凸台(4),以刀头(1)位于刀柄(2)左侧放置刀杆,且以表面A(3)相对于刀柄(2)的位置为前,刀头(1)的上表面位于凸台(4)侧的左侧外角处设有刀片槽(5),所述刀片槽(5)呈菱形,刀片槽(5)由槽底面(6)和两个相接的槽壁(7)构成,槽底面(6)设有固定螺孔(8),两个槽壁(7)的相交处设有让位孔槽(9),两个槽壁(7)上均堆焊有硬质合金层;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B、车形,留出足够加工余量;C、精车刀杆前后上下四个表面,并在前表面留出凸台的加工余量;D、铣刀柄前表面,铣出凸台;E、平磨刀杆外表面;F、在立式加工中心上以刀杆右端面定位,精铣菱形刀片槽、让位孔槽、固定螺孔、左端面、前表面、斜切面;G、去毛刺;H、保护性淬火;I、细砂纸砂光表面;J、在槽壁上堆焊硬质合金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加工干涉、多方位走刀刀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头(1)和方形刀柄(2),刀头(1)和方形刀柄(2)为一体结构,刀头(1)上设有一超出方形刀柄(2)表面A(3)的凸台(4),以刀头(1)位于刀柄(2)左侧放置刀杆,且以表面A(3)相对于刀柄(2)的位置为前,刀头(1)的上表面位于凸台(4)侧的左侧外角处设有刀片槽(5),所述刀片槽(5)呈菱形,刀片槽(5)由槽底面(6)和两个相接的槽壁(7)构成,槽底面(6)设有固定螺孔(8),两个槽壁(7)的相交处设有让位孔槽(9),两个槽壁(7)上均堆焊有硬质合金层;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B、车形,留出足够加工余量;C、精车刀杆前后上下四个表面,并在前表面留出凸台的加工余量;D、铣刀柄前表面,铣出凸台;E、平磨刀杆外表面;F、在立式加工中心上以刀杆右端面定位,精铣菱形刀片槽、让位孔槽、固定螺孔、左端面、前表面、斜切面;G、去毛刺;H、保护性淬火;I、细砂纸砂光表面;J、在槽壁上堆焊硬质合金层。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军
申请(专利权)人:史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