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切割腔体、电机、以及切割刀;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吸盘组件,滑杆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沿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一固定螺母;所述电机设置于切割腔体外侧,转动轴的末端与所述切割刀固定连接;切割腔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一手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玻璃切割设备能进行多方位的移动对玻璃进行切割,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切割装置是指专用于玻璃加工与下料的一种加工机械。现有的玻璃切割装置一般只能进行横向移动的切割,切割后是对玻璃进行移动后再进行切割,不能对切割装置中的切割刀进行移动,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玻璃的切割很不自由,当需要横向或纵向切割的时候,很难对玻璃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实现了玻璃切割设备横向纵向的切割。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切割腔体、电机、以及切割刀;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于第二连接杆;滑杆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沿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所述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且长条口与所述“T”形槽体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且“T”字形卡轨能在“T”形槽体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一固定螺母;所述电机设置于切割腔体外侧,且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切割腔体的一侧壁,转动轴的末端与所述切割刀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位于切割腔体内;所述切割腔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一手持部。进一步地,所述切割腔体为一方形保护罩。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塑料吸盘、带有内螺纹的外筒、螺丝杆以及蝶形螺母;所述塑料吸盘的底面朝向玻璃,所述塑料吸盘的顶面与所述螺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螺丝杆螺旋设置在外筒内,蝶形螺母固定于螺丝杆的尾部,所述外筒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塑料吸盘位于外筒下方,所述蝶形螺母位于外筒上方。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四个吸盘组件能吸附在玻璃上,通过滑杆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切割刀在玻璃上进行横向移动切割,其中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所述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且长条口与所述“T”形槽体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且“T”字形卡轨能在“T”形槽体内进行前后移动;这样使得切割刀能进行纵向移动,在移动好后,通过螺杆再固定螺母上进行调节使得切割腔体进行固定住,在启动电机进行切割。本技术实现了玻璃切割设备横向纵向的切割;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A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滑杆3、切割腔体4、电机5、以及切割刀6;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吸盘组件7,这样通过吸盘组件7能将玻璃切割设备吸附在玻璃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平行于第二连接杆2;滑杆3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且沿第一连接杆1或第二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切割腔体4中的切割刀6进行横向移动;所述滑杆3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31,所述滑杆3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32,且长条口31与所述“T”形槽体32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4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42,所述“T”字形卡轨42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43,所述螺杆43穿过滑杆3的长条口31,且“T”字形卡轨42能在“T”形槽体32内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切割刀6进行纵向移动;所述螺杆43上设置有一固定螺母44;再要纵向移动切割腔体4时,将螺杆43向外旋转,这样“T”字形卡轨42能悬浮在“T”形槽体32内,从而“T”字形卡轨42能在“T”形槽体32内进行前后移动;在移动好位置后,通过将螺杆43向内旋转,通过固定螺母44的作用,螺杆43将“T”字形卡轨42向下压制,从而使得“T”字形卡轨42紧贴在“T”形槽体32内,这样通过固定螺杆44和螺杆43的配合,“T”字形卡轨42就不能移动,再进行切割加工;所述电机5设置于切割腔体4外侧,且电机5的转动轴51贯穿所述切割腔体4的一侧壁,转动轴51的末端与所述切割刀6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6位于切割腔体4内;所述切割腔体4的侧壁上固定有一手持部8。加工的时候手握住手持部8进行切割玻璃。在本技术中,所述切割腔体4为一方形保护罩。所述吸盘组件7包括:塑料吸盘71、带有内螺纹的外筒72、螺丝杆73以及蝶形螺母74;所述塑料吸盘71的底面朝向玻璃,所述塑料吸盘71的顶面与所述螺丝杆73固定连接,所述螺丝杆73螺旋设置在外筒72内,蝶形螺母74固定于螺丝杆73的尾部,所述外筒72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或第二连接杆2的端部,所述塑料吸盘71位于外筒72下方,所述蝶形螺母74位于外筒72上方。这样只要将螺丝杆73向外旋转,塑料吸盘71即可脱离玻璃,将螺丝杆73外内旋转,塑料吸盘71即可吸住玻璃,进行切割操作。总之本技术的四个吸盘组件能吸附在玻璃上,通过滑杆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切割刀在玻璃上进行横向移动切割,其中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所述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且长条口与所述“T”形槽体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且“T”字形卡轨能在“T”形槽体内进行前后移动;这样使得切割刀能进行纵向移动,在移动好后,通过螺杆再固定螺母上进行调节使得切割腔体进行固定住,在启动电机进行切割。本技术实现了玻璃切割设备横向纵向的切割;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切割腔体、电机、以及切割刀;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于第二连接杆;滑杆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沿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所述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且长条口与所述“T”形槽体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且 “T”字形卡轨能在“T”形槽体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一固定螺母;所述电机设置于切割腔体外侧,且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切割腔体的一侧壁,转动轴的末端与所述切割刀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位于切割腔体内;所述切割腔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一手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多方位移动的玻璃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切割腔体、电机、以及切割刀;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于第二连接杆;滑杆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沿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一长条口,所述滑杆底部开设有一“T”形槽体,且长条口与所述“T”形槽体相贯通衔接;所述切割腔体顶部固定有一“T”字形卡轨,所述“T”字形卡轨上垂直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杆的长条口,且“T”字形卡轨能在“T”形槽体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一固定螺母;所述电机设置于切割腔体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航,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