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九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黄酮醇磺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499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酮醇磺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黄酮衍生物结构通式为右式,具有黄酮骨架。R↓[1],R↓[2],R↓[3],R↓[4],R↓[5]为H,OH,芳磺酸酯基,苄氧基,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黄酮醇(槲皮素或山萘素)在有机溶剂里以有机碱或无机碱作催化剂与芳磺酰氯选择性反应。或者槲皮素或山萘素在有机溶剂里先选择性保护,再与芳磺酰氯反应后,脱保护而得。具有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特点。提高了槲皮素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改善了他们的溶解性,解决了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吸收差、显效慢、活性低的缺点,作为酯溶性抗癌剂使用,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能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前药的黄酮醇磺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槲皮素(Quercetin, 3, 5, 7, 3'' 4 '-pentahydroxyflava隨e, l)和山萘素(KaempferoI, 5, 7, 3',4' -terthydroxyflavanone, 2)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用或药用植物中的具有广泛的 生理活性的生物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与山萘素有抗肿瘤、抗血小板、抗氧化作用,并影响 多种酶的活性(Ranellettl Fo. et al., Int. J. Cancer, 1992, 50(3): 486).但由于槲皮素、 山萘素水溶性与油溶性均很差,难于吸收极大地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和体内给药途径。围绕 着如何将其开发成健康食品或临床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槲皮素、山萘素做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但还未见有在生物活性方面有较为成功改造的例子。为了提高槲皮素类化合物的生 理活性,改善他们的溶解性,解决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吸收差、显效慢、活性 低的缺点,以槲皮素、山萘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修饰,寻找更有效的生物活性,比如 抗癌活性的甜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提高槲皮素类化合物 的生理活性,改善他们的溶解性,解决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吸收差、显效慢、 活性低的缺点。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化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Rj,R2,R3,R4,R5为H,OH,芳磺酸酯基,节氧基,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合成方法包括,黄酮醇在有机溶剂里以有机碱或无机碱作催化剂与芳磺酰氯选择性反应。 合成方法包括,黄酮醇在有机溶剂里先选择性保护,再与芳磺酰氯反应后,脱保护而得。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提供了一种溶解性良好的黄酮醇及其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酯溶性相对与槲皮素与 山萘素而言,极大改善。以槲皮素、山萘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修饰,寻找更有效的生 物活性,因而提高了槲皮素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改善了他们的溶解性,解决了临床应用中 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吸收差、显效慢、活性低的缺点,作为酯溶性抗癌剂,具有抑制癌细 胞生长能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下列化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R4,R2,R3,R4,R5为H,OH,芳磺酸酯基,节氧基,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衍生物其优选化合物特征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合成方法,黄酮醇在有机溶剂里以有机碱或无机碱作催化剂与芳磺酰氯选择性反应。 合成方法,黄酮醇在有机溶剂里先选择性保护,再与芳磺酰氯反应后,脱保护而得。 所述的黄酮醇为槲皮素或山萘素。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 喃,吡啶,丙酮,二氧六环等,苯,乙醚,乙睛,乙酸乙酯。所述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无机碱,有机碱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三乙醇胺,吡啶,2-甲吡啶等有机碱。 所述的垸基化反应所用的试剂为卤代烃,硫酸酯及相应的方法。 所述的酰基化反应所用的试剂为酰氯,酸酐及相应方法。 所得的化合物再经重结晶与柱层析纯化。 所述的反应物是用慢滴加方式进样。所述的重结晶与柱层析纯化所使用的溶剂是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 所述的黄酮醇磺酸酯衍生物是用于前药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异黄酮衍生物由如下通式表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Rj,R2,R3,R4,R5为H,OH,芳磺酸酯基,节氧基,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化合物为以下3~10是:<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3~10的合成路线:<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本专利技术的黄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是在黄酮醇的7位引入磺酸酯基时有两种方法 一是先对3,5, 3,, 4,羟基进行保护,再酯化;二是选择性酯化。选择性磺酸酯化时使用的有机溶剂与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在1000: 1~1: 100)。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垸,四氯化碳,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吡啶,丙酮,二氧六环苯,乙醚,乙睛,乙酸乙酯等。 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无机碱,有机碱为叔丁醇钠, 叔丁醇钾,三乙胺,三乙醇胺,吡啶,2-甲吡啶等有机碱。烷基化反应所用的试剂为卤代烃, 硫酸酯,酰基化反应所用的试剂为酰氯,酸酐。用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化合物可用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加以分离纯化。如用溶剂重结晶方法, 推荐溶剂为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例如异丙醇-石油醚,三氯甲垸-丙酮,二 氯甲烷-丙酮,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四氢呋喃-冰醋酸等混合溶剂。用柱层析, 可用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推荐的流动相可为异丙醇-石油醚,三氯甲垸-丙酮,二氯甲 烷-丙酮,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等混合溶剂。其体积比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10-0.1:1,例如乙酸乙酯石油醚=2: 1。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酯溶性相对与槲皮素与山萘素而言,极大改善。 下面通过实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举例说明,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实施例1 化合物6的合成7-苯磺酰氧基-3, 5, 3' ,4'-四苄基槲皮素中间体7-羟基-3,5,3' ,4, _四苄基槲皮素11,12的合成。取槲皮素(0.4誦01,0. 1208g) 分散于10mL二氯甲烷之中,加入0.2024g苄氯,于-10'C在Ar保护下。保温0.5 24h.将混合 物过滤,滤液减压旋干,柱层析纯化(三氯甲烷/石油醚=10: 1)得纯品四苄基槲皮素11与 三苄基槲皮素12。中间体11: m.p.140-142。C(文献值:140-142。C);中间体12: m.p.151 — 153。C(文献值:150-152。C).7-苯磺酰氧基-3, 5, 3, ,4'-四苄基槲皮素6的合成。取ll (0.4隱ol,0.2648g)分散于10mL 二氯甲烷之中,加入0. 05g苯磺酰氯,于-20。C在Ar保护下。保温0. 5~48h.将混合 物过滤,滤液减压旋干,柱层析纯化(三氯甲烷/石油醚=20: 1)得纯品。'H丽R(400M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酮醇磺酸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下列化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    R↓[1],R↓[2],R↓[3],R↓[4],R↓[5]为H,OH,芳磺酸酯基,苄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游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