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419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通过控制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变化,调整波导光栅中的出光量,以实现灰阶显示。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还包括:位于液晶层与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波导光栅,波导光栅由波导层,和位于波导层朝向液晶层一侧表面的光栅层组成,且光栅层与液晶层接触;位于波导层侧面的准直光源;液晶层的折射率在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之间变化;且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且小于或等于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技术以及器件的发展,图像显示已经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2D)的屏幕平面中,三维空间(3D)的画面显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其中,利用光场显示技术来实现三维显示成为三维显示的方式之一,由于光场三维显示不仅能够真实的再现三维场景的空间特性,而且能够正确表现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通过控制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变化,调整波导光栅中的出光量,以实现灰阶显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波导光栅,所述波导光栅由波导层,和位于所述波导层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表面的光栅层组成,且所述光栅层与所述液晶层接触;位于所述波导层侧面的准直光源;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在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之间变化;且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或者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单元包括第一光栅子单元、第二光栅子单元和第三光栅子单元,所述第一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一原色光,所述第二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二原色光,所述第三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三原色光。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均位于所述液晶层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层包括栅条,部分栅条连接形成像素电极,部分栅条连接形成公共电极,形成所述像素电极的栅条与形成所述公共电极的栅条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层包括栅条;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光栅层的部分或者全部栅条连接形成像素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波导光栅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或者,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光栅层的部分或者全部栅条连接形成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波导光栅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向列相液晶分子或者蓝相液晶分子。进一步的,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液晶层背离所述波导层的一侧。进一步的,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取向层,所述取向层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两侧,且与所述液晶层接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的折射率在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之间变化。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液晶层与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波导光栅,波导光栅由波导层、位于波导层朝向液晶层一侧表面的光栅层组成,将位于波导层侧面的准直光源发出的光线耦合进波导层中,并且通过光栅层将该光线进行输出。在此基础上,由于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且小于或等于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又光栅层与液晶层接触,这样一来,通过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来调整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大小,在此情况下,当调整液晶层的折射率与光栅层的折射率相等时,光栅层的作用被覆盖,没有光线从波导光栅中输出,此时为暗态;当调整液晶层的折射率与光栅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最大时,光栅层的作用的最明显,光线从波导光栅中输出的效率最高,此时为亮态。即通过控制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变化,能够调整液晶层的折射率与光栅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大小,进而能够控制波导光栅中的出光量目的,从而实现不同的灰阶显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导光栅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第一衬底基板;101-像素电极;102-公共电极;20-第二衬底基板;201-取向层;202-偏光片;30-液晶层;40-波导光栅;401-波导层;402-光栅层;412-光栅单元;4121-第一光栅子单元;4122-第二光栅子单元;4123-第三光栅子单元;50-准直光源;501-第一原色光;502-第二原色光;503-第三原色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一般的,第一衬底基板10和第二衬底基板20采用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材料构成,厚度一般在0.1mm~2mm,当然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或者工艺条件确定。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液晶层30与第一衬底基板10之间的波导光栅40,波导光栅40由波导层401,和位于波导层401朝向液晶层30一侧表面的光栅层402组成,且光栅层402与液晶层30接触;另外,位于波导层401侧面的准直光源50,能够将准直光源50发出的光线耦合进波导层401中,并且通过光栅层402将该光线进行输出。在此基础上,液晶层30的折射率N在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Nmax和最小折射率Nmin之间变化,且光栅层402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液晶层30的最小折射率Nmin,且小于或等于液晶层30的最大折射率Nmax,即Nmin≤N≤Nmax,这样一来,该通过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波导光栅,所述波导光栅由波导层,和位于所述波导层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表面的光栅层组成,且所述光栅层与所述液晶层接触;位于所述波导层侧面的准直光源;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在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之间变化;且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波导光栅,所述波导光栅由波导层,和位于所述波导层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表面的光栅层组成,且所述光栅层与所述液晶层接触;位于所述波导层侧面的准直光源;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在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控制下,在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之间变化;且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小折射率,或者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液晶层的最大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单元包括第一光栅子单元、第二光栅子单元和第三光栅子单元,所述第一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一原色光,所述第二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二原色光,所述第三光栅子单元用于输出朝向人眼方向的第三原色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两侧。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杨亚锋陈小川赵文卿李忠孝谭纪风孟宪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