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缘迫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147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缘迫击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一活动杆体、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上并与一可携式手工具配合动作而控制该活动杆体的下压深度的操作部、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一端的胎压件,该胎压件选择性抵触一轮胎的胎皮、及一活动设置于该胎压件上的钢圈固定座,该钢圈固定座固定于该轮胎的钢圈。借由上述结构,将钢圈固定座及胎压件分别固定于钢圈内及轮胎边缘,接着利用可携式手工具与操作部的配合动作,以调整活动杆体的下压深度,借此,利用简单小巧的结构,使轮胎与钢圈局部松脱,方便使用者置入拆胎工具或拆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特别是指一种轮缘迫击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是依靠轮胎与地面接触来行驶,而轮胎具有轮胎皮与钢圈,一旦轮胎于行驶时发生爆胎,亦或是使用时间太久而发生轮胎皮老化的情况时,势必要将轮胎皮脱离钢圈并换新。小客车因可替换备胎,所面临的状况较少,但大货车则不然,目前市面上已发展出拆胎翘杆、拆胎机等多种利于拆卸轮胎皮的工具,对大货车而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不便利。一般在拆除轮胎皮前需先将胎内气体排出才开始做拆卸的步骤,而一般使用拆胎翘杆是利用其端部的弯角,插置于轮胎皮与钢圈间使其分离,然而一般拆胎翘杆因为没有支点,仅能使用手部的力量将轮胎皮的一侧拉起,所以要将轮胎皮完全脱离钢圈需耗费较多的时间与体力,让使用者无法轻松拆除。尤其大货车的轮胎,因重量相当重,旋松时必须借由空气压缩机所带动的气动工具方可,且拆除胎体时更是费事,非一般司机应用的简陋设备所能应付的,故大都电请轮胎行至停车处作拆除、更换或补胎的工作。对于厚重汽车轮胎的拆卸,则利用拆胎翘杆分离轮胎与钢圈的部分,然后需配合拆胎机或拆胎翘杆使用,但此方法需要用力维持拆胎翘杆撬开轮胎皮的动作,操作上非常不便。另外,自动拆胎机能供使用者轻松拆卸轮胎皮,然而一般自动拆胎机的成本费用较高,且笨重携带性较差,使用时耗电又不环保,而以不经营修车行的人来说,为了使用频率不高的动作购买一台机器相当不划算,且自动拆胎机不常使用反而容易会坏掉。上述拆卸轮胎的手法,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1、拆胎翘杆操作不方便,成效吃力不讨好,即使配合拆胎机仍然费力不方便。2、直接使用大型自动拆胎机,耗费成本高、携带性较差。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于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容易操作且方便携带之轮缘迫击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轮缘迫击装置,包含:一活动杆体;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上的操作部,该操作部与一可携式手工具配合动作而控制该活动杆体的下压深度;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一端的胎压件,该胎压件选择性抵触一轮胎的胎皮;及一活动设置于该胎压件上的钢圈固定座,该钢圈固定座固定于该轮胎的钢圈。该钢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钢圈内缘。该钢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抵持部,该抵持部固定于该钢圈外侧。该活动杆体上具有至少一限位卡槽。该胎压件内包含至少一弹性限位珠,该弹性限位珠与该限位卡槽配合动作以选择性对该活动杆体进行限位。该钢圈固定座上具有一枢转部,该枢转部供该活动杆体穿设而改变其角度。该钢圈固定座上具有多数个强化该钢圈固定座结构强度的强化杆体。该可携式手工具为电动工具、气动工具或手动工具的其中之一。该胎压件上具有一注油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轮缘迫击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及简单的操作,将钢圈与轮胎分离并固定,以利于配合使用拆胎工具。当使用者将本技术用于轮胎拆卸时,先将钢圈固定座固定于轮胎钢圈上,并将胎压件抵触于轮胎边缘,接着利用可携式手工具与操作部配合动作,以旋转该活动杆体控制其下压深度,使胎压件向下施压而局部分离轮胎胎皮及钢圈,并维持固定此分离态样,借此方便使用者置入拆胎工具,且本新实用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操作方便、简单快速。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拆卸轮胎的手法所存在的操作不方便、成效吃力不讨好、成本高及携带性较差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活动杆体...1、1a操作部...11、11a限位卡槽...12胎压件...2、2a弹性限位珠...21定位螺帽...22注油嘴...23钢圈固定座...3、3a固定部...31抵持部...32枢转部...33强化杆体...34可携式手工具...4、4a钢圈...51胎皮...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系包括:一活动杆体1,该活动杆体1上具有至少一限位卡槽12;一设于该活动杆体1上的操作部11,是与一可携式手工具4配合动作而控制该活动杆体1的下压深度,且该可携式手工具4可为电动工具、气动工具或手动工具的其中之一;一设于该活动杆体1一端的胎压件2,供选择性抵触一轮胎的胎皮,且该胎压件2内包含至少一弹性限位珠21,是与该限位卡槽12配合动作以选择性对该活动杆体1进行限位,并配合一定位螺帽22固定该弹性限位珠21的动作,且于该胎压件2上具有一注油嘴23;及一活动设置于该胎压件2上的钢圈固定座3,供固定于该轮胎的钢圈,且该钢圈固定座3上具有一枢转部33,供该活动杆体1穿设而改变其角度,又该钢圈固定座3包含至少一供固定于该钢圈内缘的固定部31、及至少一供固定于该钢圈外侧的抵持部32,另于该钢圈固定座3上具有多数个强化杆体34,供强化该钢圈固定座3的结构强度。借由上述之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容易操作且方便携带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动作示意图(一)、使用状态图及动作示意图(二),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架构只有活动杆体1、胎压件2及钢圈固定座3,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活动杆体1与胎压件2的结合方式,是以弹性限位珠21抵持于限位卡槽12的方式固定。组装时只要以简单的插入动作即自动卡合,并配合一定位螺帽22固定该弹性限位珠21的动作,即可确实牢固,而拆解时则只要松开该定位螺帽22并稍微拉扯胎压件2,即可使弹性限位珠21收缩,而解除对限位卡槽12的固定状态。因此,本技术不但体积小,更可轻松拆装,方便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缘迫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活动杆体;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上的操作部,该操作部与一可携式手工具配合动作而控制该活动杆体的下压深度;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一端的胎压件,该胎压件选择性抵触一轮胎的胎皮;及一活动设置于该胎压件上的钢圈固定座,该钢圈固定座固定于该轮胎的钢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缘迫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活动杆体;
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上的操作部,该操作部与一可携式手工具配合动作而控制该活动杆
体的下压深度;
一设于该活动杆体一端的胎压件,该胎压件选择性抵触一轮胎的胎皮;及
一活动设置于该胎压件上的钢圈固定座,该钢圈固定座固定于该轮胎的钢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缘迫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钢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固定部,
该固定部固定于该钢圈内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缘迫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钢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抵持部,
该抵持部固定于该钢圈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缘迫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杆体上具有至少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大城轮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