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7444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供气系统(1)、搅拌机(2)、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放置于所述搅拌机(2)的下方,所述供气系统(1)的输出端接入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进风管,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出料管连接混凝土布料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混凝土输送仅用1人进行布料,且熟料在现场无散落,无浪费,完成1盘混凝土浇筑不到3-5min时间,与搅拌时间匹配,形成混凝土间断性的连续浇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井下巷道混凝土浇筑采用现场搅拌,卸入地面后,通过二层平台人工装料入模,现场需要4人才能完成混凝土入模作业,且劳动强度大,平台四周散落的灰料较多,熟料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供气系统(1)、搅拌机(2)、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放置于所述搅拌机(2)的下方,所述供气系统(1)的输出端接入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进风管,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出料管连接混凝土布料管。进一步,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包括泵体(4)、泵体顶部进料漏斗(5)、泵体侧下部的进风管(6)、出料管(7)、安装在进料漏斗(5)下方的钟形罩(8)以及与所述钟形罩(8)连接的压杆(10)。进一步,所述泵体(4)的上部为圆台形泵盖(11)、下部为倒圆台形泵底(12),在所述圆台形泵盖(11)上安装有泄压阀(13)。进一步,所述泵体(4)安装在支架(14)上。进一步,所述压杆(10)与固定在所述泵体(4)上的压杆立柱铰接。进一步,所述泵体(4)的中部套有泵体加强圈(15),在该加强圈(15)上安装有提环(16)。进一步,所述出料管和布料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进行混凝土输送仅用1人进行布料,且熟料在现场无散落,无浪费,完成1盘混凝土浇筑不到3-5min时间,与搅拌时间匹配,形成混凝土间断性的连续浇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使用的风动混凝土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供气系统1、搅拌机2、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放置于搅拌机2的下方,供气系统1的输出端接入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进风管,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出料管连接混凝土布料管17,出料管和布料管17通过快速接头连接。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包括安装在支架14上的泵体4、泵体顶部进料漏斗5、泵体侧下部的进风管6、出料管7、安装在进料漏斗5下方的钟形罩8以及与钟形罩8连接的压杆10。泵体3的上部为圆台形泵盖11、下部为倒圆台形泵底12,在圆台形泵盖11上安装有泄压阀13。压杆10与固定在泵体3上的压杆立柱铰接。为了加强泵体强度,可以在泵体3的中部套有泵体加强圈15,并且可以在该加强圈15上安装有提环16,方便泵体的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供气系统(1)、搅拌机(2)、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放置于所述搅拌机(2)的下方,所述供气系统(1)的输出端接入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进风管,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出料管连接混凝土布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风动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供气系统(1)、搅拌机(2)、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放置于所述搅拌机(2)的下方,所述供气系统(1)的输出端接入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进风管,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的出料管连接混凝土布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混凝土输送泵(3)包括泵体(4)、泵体顶部进料漏斗(5)、泵体侧下部的进风管(6)、出料管(7)、安装在进料漏斗(5)下方的钟形罩(8)以及与所述钟形罩(8)连接的压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前谢世棋张周平高启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