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中,横动导纱器稳固并且短时间地进行纱线的捕捉。在利用横动导纱器(36)捕捉没被横动导纱器(36)保持的纱线(Y)的纱线捕捉时,使横动导纱器(36)在比卷绕部在卷绕区域(R1)内卷绕纱线(Y)的纱线卷绕时的横动导纱器(36)的移动范围窄的预定区域(R2)内多次往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横向往返移动纱线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边横向往返移动纱线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该纱线卷绕装置成为通过在利用横动导纱器保持纱线的状态下使横动导纱器沿筒管的轴向往复移动,横向往返移动纱线的结构。其中,在开始纱线的卷绕时,有必要首先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纱线。专利文献1的纱线卷绕装置中,像图3所示那样通过利用向不同方向作用的纱线张力的合力使纱线被导入横动导纱器的纱线收容槽内能够捕捉纱线。但是,如果横动速度慢(卷绕角小),因此上述合力小的话,则不能够将纱线导入纱线收容槽内,存在不能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纱线的担忧。因此,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捕捉纱线时加快横动速度(增大卷绕角)来临时增大纱线的张力,使稳固地捕捉纱线成为可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8146号公报但是,即使通过加快横动速度来增大纱线的张力,也未必能够一次就捕捉到纱线。如果不能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纱线,就不能形成卷装,产生再次重新进行纱线的捕捉的必要。如果这样,到开始纱线的卷绕需要较长时间,存在卷装的生产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以横动导纱器稳固并且短时间地进行纱线的捕捉为目的。本专利技术为边横向往返移动纱线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在保持纱线的状态下沿前述筒管的轴向往复移动使纱线横向往返移动的横动导纱器,将被前述横动导纱器横向往返移动的纱线卷绕到前述筒管的卷绕区域形成卷装的卷绕部,使前述横动导纱器沿前述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通过控制前述驱动部控制前述横动导纱器沿前述轴向往复移动时的移动范围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在利用前述横动导纱器捕捉没被前述横动导纱器保持的纱线的纱线捕捉时,使前述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该预定区域为比通过前述卷绕部将纱线卷绕到前述卷绕区域的纱线卷绕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窄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纱线位于预定区域内,能够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纱线。此时,由于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因此能够确保多次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纱线的机会,能够稳固地捕捉纱线。而且,该预定区域比纱线卷绕时横动导纱器往复移动的移动范围窄。因此,能够缩短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往复移动的距离,即使多次进行往复移动,也能够缩短其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横动导纱器能够稳固并且短时间地进行纱线的捕捉。其中,前述轴向上的前述预定区域的尺寸为5mm以上、50mm以下。虽然预定区域越窄,越能够缩短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所需要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如果预定区域过窄,则难以使纱线位于预定区域内。因此,通过使轴向上预定区域的尺寸在50mm以下,能够缩短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内多次往复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同时通过在5mm以上,能够容易地使纱线位于预定区域内。并且,最好前述控制部能够控制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使前述纱线捕捉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比前述纱线卷绕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快地进行控制。通过使纱线捕捉时的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比纱线卷绕时快,能够进一步缩短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所需要的时间。而且,通过加快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能够增大纱线的惯性力,横动导纱器能够更稳固地进行纱线的捕捉。另外,有关这一点后面详细说明。此时,最好前述控制部使前述纱线捕捉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在前述纱线卷绕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的14倍以下地进行控制。纱线捕捉时的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越快,越能够缩短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内多次往复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能够增大纱线的惯性力,能够更稳固地捕捉纱线。另一方面,如果纱线捕捉时的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过快,则存在产生纱线截断等不良状况的担忧,存在不能适当地进行纱线的捕捉的担忧。因此,通过使纱线捕捉时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在纱线卷绕时的14倍以下,能够适当地捕捉纱线。并且,最好是在比前述卷绕区域靠前述轴向上的外侧,在前述筒管上设定形成包头纱的包头纱形成位置,前述控制部在利用前述横动导纱器捕捉到纱线后,保持前述纱线捕捉时的移动速度不变地使前述横动导纱器在前述轴向上移动到前述预定区域与前述包头纱形成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然后在降低移动速度后使前述横动导纱器移动到前述包头纱形成位置的对置位置。在形成包头纱后开始卷绕区域的纱线的卷绕的情况下,在利用横动导纱器捕捉到纱线后,通过保持纱线捕捉时快的移动速度不变地使横动导纱器移动到预定区域与包头纱形成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能够缩短到开始纱线的卷绕时所需要的时间。并且,然后通过降低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能够避免纱线被截断,同时能够使横动导纱器稳固地停止在包头纱形成位置的对置位置上。并且,本专利技术在前述控制部将前述纱线卷绕时的前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控制在70m/min以下的情况下尤其有效。这是因为,在纱线卷绕时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低到70m/min以下的情况下,如果将该移动速度原封不动地应用于纱线捕捉时,则由于纱线的惯性力小,因此难以利用横动导纱器来捕捉纱线。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本专利技术,由于不管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多大,横动导纱器都能够稳固地进行纱线的捕捉,因此特别有效。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纱线捕捉时使横动导纱器在比纱线卷绕时的横动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窄的预定区域内多次往复移动,从而横动导纱器能够稳固并且短时间地进行纱线的捕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横动导纱器的放大图;图3为纱线卷绕装置的控制方框图;图4为表示捕捉纱线前的纱线行走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横动导纱器的动作控制的流程图;图6(a)~(d)为表示横动导纱器的动作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的曲线图。图中,1-纱线卷绕装置;11a-横动控制部(控制部);36-横动导纱器;38-横动电动机(驱动部);50-筒管支架(卷绕部);B-筒管;P-卷装;R1-卷绕区域;R2-预定区域;L1-预定位置;L2-对置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的纱线卷绕装置1为用来卷绕从未图示的纺纱部纺出多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边横向往返移动纱线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在保持纱线的状态下沿所述筒管的轴向往复移动使纱线横向往返移动的横动导纱器,将被所述横动导纱器横向往返移动的纱线卷绕到所述筒管的卷绕区域形成卷装的卷绕部,使所述横动导纱器沿所述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控制所述横动导纱器沿所述轴向往复移动时的移动范围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横动导纱器捕捉没被所述横动导纱器保持的纱线的纱线捕捉时,使所述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该预定区域为比通过所述卷绕部将纱线卷绕到所述卷绕区域的纱线卷绕时的所述横动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窄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04 JP 2014-2455221.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边横向往返移动纱线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
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在保持纱线的状态下沿所述筒管的轴向往复移动使纱线横向往返
移动的横动导纱器,
将被所述横动导纱器横向往返移动的纱线卷绕到所述筒管的卷绕区域
形成卷装的卷绕部,
使所述横动导纱器沿所述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
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控制所述横动导纱器沿所述轴向往复移动时的移
动范围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横动导纱器捕捉没被所述横动导纱器保持的纱
线的纱线捕捉时,使所述横动导纱器在预定区域多次往复移动,该预定区
域为比通过所述卷绕部将纱线卷绕到所述卷绕区域的纱线卷绕时的所述横
动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窄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轴向上的所述预定区域的
尺寸为5mm以上、50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正胜,桥本欣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