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16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组合方向的导向机构,上模设有外形凸模组和分料凸模组,外形凸模组和分料凸模组向下伸出上模的下表面,下模设有与外形凸模组配合的外形凹模组以及与分料凸模组配合的分料凹模组,分料凸模组设在外形凸模组的对称轴线上、分料凹模组设在外形凹模组的对称轴线上以将引线框架板料分成分成两部分。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在引线框架板料上同时形成两排引线框架,然后在出料口将并排的两个引线框架切开分离,大大提高了引线框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冲压来制造引线框架的方法中,通常垂直于进料方向的尺寸是与引线框架的尺寸规格相匹配的,即是在板料的宽度方向上只有一排引线框架。在模具出料端对引线框架板料沿宽度方向裁切一下即得到一个引线框架。这样的单排引线框架生产模具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组合方向的导向机构,上模设有外形凸模组和分料凸模组,外形凸模组和分料凸模组向下伸出上模的下表面,下模设有与外形凸模组配合的外形凹模组以及与分料凸模组配合的分料凹模组。引线框架板料由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后方向前方进料,外形凸模组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外形凸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凸模、并且外形凹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凹模以在引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形成引线框架的外形。分料凸模组设在外形凸模组的对称轴线上、分料凹模组设在外形凹模组的对称轴线上以将引线框架板料分成分成两部分。优选地,分料凸模组包括第一凸模以及第二凸模,分料凹模组包括与第一凸模配合的第一凹模以及与第二凸模配合的第二凹模,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至少有部分重合。第一凸模的前端与第二凸模的后端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重合。优选地,第一凸模设在外形凸模组的后方。优选地,第一凸模的刃口形状呈菱形。优选地,第二凸模设在外形凸模组的前方。优选地,第二凸模的刃口形状呈十字形。优选地,下模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脱料板和下模板,外形凹模组和分料凹模组固定在下模板上、并向上伸出下模板的上表面,脱料板设在上模的最上层、并开设有供外形凹模组和分料凹模组穿过的凹模通孔,外形凹模组以及分料凹模组的上表面与脱料板的上表面共面或高于脱料板的上表面。优选地,外形凸模组包括第一外形孔凸模、第二外形孔凸模;第一外形孔凸模、第二外形孔凸模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第一外形孔凸模的刃口呈长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第二外形孔凸模的刃口呈长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每一第二外形孔凸模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位于两个第一外形孔凸模在引线框架板料的冲压位置之间,并且第二外形孔凸模的刃口两端与第一外形孔凸模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重合以冲压出H形的孔。外形凹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外形孔凸模、第二外形孔凸模相匹配的第一外形孔凹模、第二外形孔凹模。优选地,导向机构包括设在下模的导柱以及设在上模的与导柱配合的导套,导柱和导套沿上下方向设置。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该引线框架冲压模具设有分料凸模组和分料凹模组,能在引线框架板料上同时形成两排引线框架,然后在出料口将并排的两个引线框架切开分离,大大提高了引线框架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在闭合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引线框架模具的上模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引线框架模具的下模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引线框架模具的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上模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下模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1中的引线框架模具所制造的引线框架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正面”、“背面”、“侧面”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以制造2835引线框架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来说明。如图1-1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用于引导上模1和下模2组合方向的导向机构4,上模1设有外形凸模组12和分料凸模组11,外形凸模组12和分料凸模组11向下伸出上模1的下表面,下模2设有与外形凸模组12配合的外形凹模组22以及与分料凸模组11配合的分料凹模组21。引线框架板料由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后方向前方进料,外形凸模组12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外形凸模组12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凸模、并且外形凹模组22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凹模以在引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形成引线框架的外形。分料凸模组11设在外形凸模组12的对称轴线上、分料凹模组21设在外形凹模组22的对称轴线上以将引线框架板料分成两部分。外形凸模组12和外形凹模组22用于在引线框架板料中冲压出引线框架所需外形的孔,所以外形凸模组12和外形凹模组22的刃口与引线框架的外形相匹配。其中,前后方向即为引线框架板料的长度方向和该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即为引线框架板料的宽度方向和该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宽度方向,模具的冲压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在使用该引线框架冲压模来制造引线框架的过程中,将引线框架板料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输送,该引线框架冲压模在引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形成引线框架。具体地,外形凸模组12的对称轴线可以位于模具在宽度方向的中间,以使该模具在冲压时受力平衡。优选地,分料凸模组11包括第一凸模111以及第二凸模112,分料凹模组21包括与第一凸模111配合的第一凹模211以及与第二凸模112配合的第二凹模212,第一凸模111与第二凸模112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至少有部分重合。具体地,第一凸模111的前端与第二凸模112的后端在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重合。第一凸模111可以设在外形凸模组12的后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模111的刃口形状呈菱形,以匹配引线框架的外形需要。第二凸模112可以设在外形凸模组12的前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模112的刃口形状呈十字形,以匹配引线框架的外形需要,并且呈长形,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该模具的进料方向。图12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用于引导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组合方向的导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设有外形凸模组(12)和分料凸模组(11),所述外形凸模组(12)和分料凸模组(11)向下伸出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所述下模(2)设有与所述外形凸模组(12)配合的外形凹模组(22)以及与所述分料凸模组(11)配合的分料凹模组(21);由所述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后方向前方为引线框架板料的进料方向,所述外形凸模组(12)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所述外形凸模组(12)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凸模、并且所述外形凹模组(22)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凹模以在所述引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形成所述引线框架的外形;所述分料凸模组(11)设在所述外形凸模组(12)的对称轴线上、所述分料凹模组(21)设在所述外形凹模组(22)的对称轴线上以将所述引线框架板料分成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用于引导所
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组合方向的导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模(1)设有外形凸模组(12)和分料凸模组(11),所述外形凸模组(12)
和分料凸模组(11)向下伸出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所述下模(2)设有
与所述外形凸模组(12)配合的外形凹模组(22)以及与所述分料凸模组(11)
配合的分料凹模组(21);
由所述引线框架冲压模具的后方向前方为引线框架板料的进料方向,所
述外形凸模组(12)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所述外形凸模组(12)包括至少一
个外形凸模、并且所述外形凹模组(22)包括至少一个外形凹模以在所述引
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形成所述引线框架的外形;
所述分料凸模组(11)设在所述外形凸模组(12)的对称轴线上、所述
分料凹模组(21)设在所述外形凹模组(22)的对称轴线上以将所述引线框
架板料分成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凸
模组(11)包括第一凸模(111)以及第二凸模(112),所述分料凹模组(21)
包括与所述第一凸模(111)配合的第一凹模(211)以及与所述第二凸模(112)
配合的第二凹模(212),所述第一凸模(111)与所述第二凸模(112)在所
述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压位置至少有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
模(11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凸模(112)的后端在所述引线框架板料上的冲

\t压位置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
模(111)设在所述外形凸模组(12)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
模(111)的刃口形状呈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
模(112)设在所述外形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廖达新张全饶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兴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