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氮掺杂石墨烯的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1496900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氮掺杂石墨烯的锂/亚硫酰氯电池用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所述锂/亚硫酰氯电池用正极中加入了氮掺杂石墨烯作为催化剂,使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正极制作得到的锂/亚硫酰氯电池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了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电压及放电容量,常温下用放电测试系统在25mA·c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放电至2.0V,放电比容量高达1700mAh·g-1以上,放电电压为2.83V,比正极中未加入催化剂的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高约600mAh·g-1,放电电压高100m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锂/亚硫酰氯用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的锂/亚硫酰氯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亚硫酰氯电池。
技术介绍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储存和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和放电平台稳定等特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例如航空航天、日常生活各领域,尤其是在长寿命仪器仪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该电池中,液态的SOCl2既是电解液也是阴极活性物质,因而具有很高的比能量。SOCl2吸附在多孔碳阴极中发生还原反应:2SOCl2+4e-→S↓+SO2+4Cl-,碳作为SOCl2的载体同时也是催化SOCl2还原的催化剂,但SOCl2在固液界面的还原反应很慢,难以支持电池大电流放电,而只能以小电流放电。为了解决锂/亚硫酰氯难以支持大电流放电的问题,通常在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或电解液中加入催化剂,以提高SOCl2的还原反应速度,文献中报道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如铁卟啉和酞菁类及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包含氮掺杂石墨烯作为催化剂,所述氮掺杂石墨烯中,氮原子进入石墨烯分子环状结构中,50wt%以上的氮元素以吡啶型氮的形式存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包含氮掺杂石墨烯作为催化剂,
所述氮掺杂石墨烯中,氮原子进入石墨烯分子环状结构中,50wt%以上的氮元
素以吡啶型氮的形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原料组成包括
氮掺杂石墨烯、炭黑和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炭黑为乙炔黑;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原料组成中,
氮掺杂石墨烯、炭黑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1~15):(8~92):(2~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原料组成中,
氮掺杂石墨烯占炭黑质量的百分比为0.1~40%,优选为0.1~15%;
优选地,所述正极的原料组成中,粘结剂占炭黑质量的百分比为2~4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氮掺杂石墨烯、炭黑和粘结剂与溶剂混匀;
(2)加热发泡;
(3)成型,制备得到正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炭黑
和聚四氟乙烯的质量比为(0.1~15):(8~92):(2~4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氮掺杂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氮源与石墨烯混合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600~1000℃反应,制备得
到氮掺杂石墨烯;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
为800~1000℃,进一步优选为900℃;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
0.5~8h,优选为2h;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氮源为有机氮源
和/或无机氮源;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氮
气、氦气、氖气、氩气或氙气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气体;
优选地,步骤(1)所述溶剂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中直李碧梅徐瑛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