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417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设置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橡胶圈,内圈和外圈夹持橡胶圈,所述的内圈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外圈的内圆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橡胶圈通过橡胶硫化工艺填充满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橡胶圈能够限制外圈,即使橡胶粘接失效也不会使外圈飞脱,杜绝了减震器外圈飞脱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曲轴减震器结构
,具体涉及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
技术介绍
现有曲轴减震器及其他减震器的金属内外圈之间完全依靠橡胶粘接为整体。如图1所示,曲轴减震器中的橡胶层3的截面呈浅V型,由于橡胶粘接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外圈2飞脱的严重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克服现有减震器外圈易飞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设置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橡胶圈,内圈和外圈夹持橡胶圈,从而内圈和外圈通过橡胶圈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内圈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外圈的内圆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橡胶圈通过橡胶硫化工艺填充满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隙。将内圈的外圆周面和外圈的内圆周面加工为具有凹槽的结构,从而橡胶圈的内圆周面形成与第一凹槽相连接的凸起,橡胶圈的外圆周面形成与第二凹槽相连接的凸起,使得橡胶圈的轴截面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形状,使橡胶圈能够限制外圈,使外圈不至于脱落。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包括内圈(1)、外圈(2)以及设置于内圈(1)和外圈(2)之间的橡胶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4),外圈(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5),所述的橡胶圈(3)通过橡胶硫化工艺填充满内圈(1)与外圈(2)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包括内圈(1)、外圈(2)以及设置于内圈(1)和外圈(2)之间的橡胶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4),外圈(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5),所述的橡胶圈(3)通过橡胶硫化工艺填充满内圈(1)与外圈(2)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或第二凹槽(5)的内表面为非平滑面。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世纪阳光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