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103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朝下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容置有若干组磁性线圈,所述每一组磁性线圈具有若干导电引线,所述基座下方贴合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与基座贴合的顶面,位于顶面相对一侧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线路板于顶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一一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线路板于底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却了起中转作用的导电端子,节省了材料成本,且由于取消了导电端子,从而使得产品高度可以设计的更低,另外,免去了将引线绕于导电端子上的复杂工序,可直接将引线焊接于第一导电片上,工序也变得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波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滤除网络杂讯的滤波器。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也随之广泛及重要。滤波器是一种具有良好抗干扰、可有效保证网络信息传输的电子元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络系统中。传统滤波器通常由设置有容置槽的基座、磁性线圈和导电端子组成。磁性线圈容置在基座的容置槽中,并与固定在容置槽两侧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导电端子一端与磁性线圈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线路电连接,因此,需将磁性线圈的引线缠绕在导电端子上,以实现磁性线圈与导电端子电连接,但这种作业方式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另外,起中转作用的导电端子增加了产品的材料成本,且不利于降低滤波器的高度,不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滤波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材料成本底、作业方式简单、利于降低产品高度的滤波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朝下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容置有若干组磁性线圈,所述每一组磁性线圈具有若干导电引线,所述基座下方贴合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与基座贴合的顶面,位于顶面相对一侧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线路板于顶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一一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线路板于底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片暴露于容置槽,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焊接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片分成两排布置于顶面相对两侧,所述若干组磁性线圈布置于该两排第一导电片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电片分成两排布置于底面相对两侧。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于侧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一一对齐的凹槽,并于凹槽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一一连接的第三导电片。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于侧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一一对应的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三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一一连接。进一步,所述基座朝线路板方向形成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线路板相应位置设置有若干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基座设置有若干连通容置槽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下贯穿基座。进一步,所述若干组磁性线圈被基座与线路板夹持固定。进一步,所述线路板通过胶体固定于基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于线路板的顶面设置若干第一导电片,并于线路板的底面设置若干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线路板的线路布线形成电连接,使得磁性线圈的引线与第一导电片可以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而第二导电片可起到与外部线路实现电连接,省却了起中转作用的导电端子,节省了材料成本,且由于取消了导电端子,使得产品高度可以设计的更低,另外,免去了将引线绕于导电端子上的复杂工序,可直接将引线焊接于第一导电片上,工序也变得更加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装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下表面凹设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容置有若干组磁性线圈3,所述每一组磁性线圈3具有若干导电引线31。所述基座1下方贴合有一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包括与基座1贴合的顶面26,位于顶面26相对一侧的底面27,以及连接顶面26和底面27的侧面28,所述线路板2于顶面26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片21,所述第一导电片21与导电引线31一一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线路板2于底面27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电片21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22。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片21暴露于容置槽11,第一导电片21与导电引线31焊接在一起,所述若干组磁性线圈3被基座1与线路板2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片21分成两排,布置于顶面26相对两侧,所述若干组磁性线圈3布置于该两排第一导电片21间。参照图3所示,每一组磁性线圈3至少包括一变压器线圈和一共模抑制器线圈,变压器线圈和共模抑制器线圈各自包含一磁环和穿绕于磁环上的漆包线,变压器线圈和共模抑制器线圈相互电连接,穿出于磁环的漆包线称为引线31,其引线31通过焊接与第一导电片21形成电连接,焊接同时可去除包覆于引线31表面的绝缘漆皮。另外,第二导电片22分成两排布置于底面27相对两侧,第二导电片22用于与外部线路形成电连接,第二导电片22位置可依外部线路而作出调整。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线路板2于侧面28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22一一对齐的凹槽24,并于凹槽24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22一一连接的第三导电片23,当第二导电片22焊接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时,第三导电片23可起到利于爬锡的作用,增强焊接效果。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参照图5所示,所述线路板2于侧面28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导电片22一一对应的第三导电片23,所述第三导电片23与第二导电片22一一连接,当第二导电片22焊接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时,第三导电片23可起到利于爬锡的作用,增强焊接效果。为了使线路板2组配于基座1上,所述基座1朝线路板2方向形成有若干定位柱12,所述线路板2相应位置设置有若干与定位柱12配合的定位孔25,定位柱12尺寸大于定位孔25尺寸,使得定位柱12组装于定位孔25上后得以固定,从而保证线路板2不容易从基座1脱落,定位柱12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可因应需求而设置,图示中定位柱12数量为4,分布于基座1的四个角,但不做限定。进一步,为更牢固的将线路板2固定于基座1,可以于线路板2和基座1间施加胶体,通过胶体将线路板2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基座1设置有若干连通容置槽11的透气孔13,所述透气孔13上下贯穿基座1,透气孔13使得滤波器处于高温环境中时,不会应热膨胀而导致产品变形。本技术通过于线路板2的顶面26设置若干第一导电片21,并于线路板2的底面27设置若干第二导电片22,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通过线路板2的线路布线形成电连接,使得磁性线圈3的引线31与第一导电片21可以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而第二导电片22可起到与外部线路实现电连接,省却了起中转作用的导电端子,节省了材料成本,且由于取消了导电端子,使得产品高度可以设计的更低,另外,免去了将引线31绕于导电端子上的复杂工序,可直接将引线31焊接于第一导电片21上,工序也变得更加简单。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朝下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容置有若干组磁性线圈,所述每一组磁性线圈具有若干导电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方贴合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与基座贴合的顶面,位于顶面相对一侧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线路板于顶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一一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线路板于底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朝下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容置有若干组磁性线圈,所述每一组磁性线圈具有若干导电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方贴合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与基座贴合的顶面,位于顶面相对一侧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线路板于顶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一一机械并电性连接在一起,线路板于底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片暴露于容置槽,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导电引线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分成两排布置于顶面相对两侧,所述若干组磁性线圈布置于该两排第一导电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片分成两排布置于底面相对两侧。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琦连伟成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