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重力补偿功能的5维力反馈触感装置,特别涉及应用于耳蜗移植虚拟仿真培训的力反馈触感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现实技术与交互式机器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触感装置有美国Sensable公司的PHANToM系列触感装置,但是其存在刚性差、力反馈维数有限、成本高等不足。近几年,耳蜗移植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临床手术中,主要还是依靠医生的经验和直觉,所以需要大量的培训练习,而采用人工材料模拟练习成本较高。将虚拟仿真培训应用于耳蜗移植手术可降低外科医生的培训成本,对耳蜗移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耳蜗移植虚拟仿真培训的5维触感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完全的重力补偿并且具有力反馈功能。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底座、平行四边形机构、小臂机构、手腕机构。其中,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且其轴线与地面垂直,该设计方式使得前后和左右两个位置自由度均垂直于地面,故满足自身重力平衡,可减轻重力对于人手力感觉的影响;小臂机构与手腕机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重力补偿功能的5维力反馈触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行四边形机构、小臂机构、手腕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底座转轴与底座连接,提供前后和左右两个位置自由度;小臂机构与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小臂转轴连接,提供上下自由度;手腕机构末端操作点为三轴汇交点且手持装置为一实际外科钻,由于外科钻的特殊性,无绕其轴线的自转自由度,手腕机构仅提供俯仰和偏航两个自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重力补偿功能的5维力反馈触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行四边形机构、小臂机构、手腕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底座转轴与底座连接,提供前后和左右两个位置自由度;小臂机构与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小臂转轴连接,提供上下自由度;手腕机构末端操作点为三轴汇交点且手持装置为一实际外科钻,由于外科钻的特殊性,无绕其轴线的自转自由度,手腕机构仅提供俯仰和偏航两个自由度。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宏强,于佩元,安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