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31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条和机箱挂板,所述连接条上设有螺孔,所述机箱挂板的中部呈凸起状,凸起部设有两个螺孔,所述机箱挂板的凸起部两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连接条的螺孔相适配。使用本结构的连接件,安装全过程都无需将机箱门打开,不仅易安a装拆卸而且不会因失误损坏内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安装方式的弊端,具有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防水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机箱与杆件相连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机箱与杆件的连接方案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抱箍式安装和支撑式安装,但是这两类安装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缺陷。抱箍式安装,需在机箱背部打孔,在用抱箍将机箱抱在杆件上,安装时需打开机箱门,易损坏设备,且操作繁琐,容易漏水。支撑式安装需要安装平台,在机箱底部开孔与平台连接,杆件侧面加工平台复杂,受条件限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合理的连接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条和机箱挂板,所述连接条上设有螺孔,所述机箱挂板的中部呈凸起状,凸起部设有两个螺孔,所述机箱挂板的凸起部两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连接条的螺孔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条中部为凸起部,两侧为焊接部,所述螺孔位于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的内腔中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孔相适配。本技术采用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结构的连接件,安装全过程都无需将机箱门打开,不仅易安装拆卸而且不会因失误损坏内部设备。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安装方式的弊端,具有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防水性能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箱挂板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箱挂板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条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条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侧视图。图中所示:1机箱,2杆件,3连接条,4机箱挂板,5螺孔,6螺栓,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条3和机箱挂板4,所述连接条3上设有螺孔5,所述机箱挂板4的中部呈凸起状,凸起部设有两个螺孔,所述机箱挂板4的凸起部两侧设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与连接条的螺孔5相适配。为确保连接条和机箱挂件的连接可靠易装配,所述连接条3中部为凸起部,两侧为焊接部,所述螺孔5位于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的内腔中焊接有螺母7,所述螺母7与螺孔5相适配。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特选取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实施例1:首先在杆件上需加工4个螺纹孔,孔间距分别为a和b,再在杆件上开直径为d的孔并焊接走线管,保证c尺寸;其次机箱加工时,在机箱背部焊接两根连接条,在连接条下方开孔D(D略大于d即可),保证c尺寸;用螺栓将机箱挂板固定在杆件上,注意上下两个挂杆都要固定,挂板开口朝外。将机箱抬至机箱挂板高度,将杆件上的走线管插入机箱上直径为D的孔内并以此为支撑,对齐螺纹孔位,用螺栓固定即可。使用本技术的安装流程是连接机箱挂板和杆件、连接机箱和机箱挂板,全过程都无需将机箱门打开,不仅易安装拆卸而且不会因失误损坏内部设备。机箱与杆件连接后,走线管是插在机箱圆孔内的,在缝隙处打玻璃胶。此工艺即密封防水,又隐藏了线缆,美观且不易破坏。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安装方式的弊端,具有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防水性能好等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对本技术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条(3)和机箱挂板(4),所述连接条(3)上设有螺孔(5),所述机箱挂板(4)的中部呈凸起状,凸起部设有两个螺孔,所述机箱挂板(4)的凸起部两侧设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与连接条的螺孔(5)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与杆件的连接件,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条(3)和机箱挂板(4),所述连接条(3)上设有螺孔(5),所述机箱挂板(4)的中部呈凸起状,凸起部设有两个螺孔,所述机箱挂板(4)的凸起部两侧设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雪飞贺德溪朱建国何治强徐凌晨宋仁伟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