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296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4:54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包括控制体、离心轴、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拉伸弹簧,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均布置在控制体内,离心体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内并通过离心弹簧与离心轴相连接,离心体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的另一端与圆弧板密封接触,松紧带布置在圆弧板的外表面。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移动体上移,进气支管缩口变大,泵气损失较小;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移动体下降,进气支管缩口变小,滚流比变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可变滚流比系统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
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进气滚流比可变机构的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初,英国B.Hopkinson在内燃机试验中发现:扰动气缸内的空气时,能加速燃烧过程80年代以后,通过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组织缸内的空气运动,利用涡流实现混合气分层燃烧效果,利用滚流增加燃烧室内的湍流强度和采用稀混合气燃烧模式等,都成为目前火花点火发动机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运动是瞬变和复杂的,从气体宏观的整体运动来看,一般表现为斜轴涡流。这时涡流和滚流可以做为斜轴涡流两个独立的分量。试验发现滚流同样可以提高压缩终了时燃烧室内空气运动的湍流强度,增加湍流强度可以促使火焰传播速率加快,燃烧持续期缩短,放热率提高,从而改善了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滚流模式优于涡流,因为滚流的形成依靠缸壁和活塞运动,进气过程中可以保存有较大的动能,压缩过程中一部分动能使大尺度的空气运动破碎成众多小尺度的微涡,提高了缸内的湍流强度,而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进气管(1)、空滤(2)、节气门(3)、进气总管(4)、进气支管(5)、发动机(6)、发动机排气管(7)、催化包(8)、消音器(9),发动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与进气总管(4)的进气口相连接,进气总管(4)的出气口与进气支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进气支管(5)的出气口与发动机(6)的进气道相连接,空滤(2)、节气门(3)依次连接在发动机进气管(1)上,发动机排气管(7)的出气口与发动机(6)的排气道相连接,催化包(8)、消音器(9)依次布置在发动机排气管(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腔(10)、控制体(11)、拉伸轴(12)、拉伸杆(13)、离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辅助式管道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进气管(1)、空滤(2)、节气
门(3)、进气总管(4)、进气支管(5)、发动机(6)、发动机排气管(7)、催化包(8)、
消音器(9),发动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与进气总管(4)的进气口相连接,进气总管
(4)的出气口与进气支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进气支管(5)的出气口与发动机(6)
的进气道相连接,空滤(2)、节气门(3)依次连接在发动机进气管(1)上,发动机排
气管(7)的出气口与发动机(6)的排气道相连接,催化包(8)、消音器(9)依次布
置在发动机排气管(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腔(10)、控制体(11)、拉伸轴
(12)、拉伸杆(13)、离心轴(14)、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
弧板(18)、松紧带(19)、移动体(20)、拉伸弹簧(21),调节腔(10)布置在进气支
管(5)的上壁面,移动体(20)布置在调节腔(10)内并与调节腔(10)的内壁面密
封接触,移动体(20)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拉伸杆(13)的一端穿过调节腔(10)上
壁面后与移动体(20)上端面固结在一起,拉伸杆(13)的另一端与拉伸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