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及墙板浇筑模板体系,所述墙板模具为矩形框结构,其中一对侧为双层夹板、另一对侧为三层夹板,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的连接转角位置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一体式的钢制墙板模具笨重、容易变形、不能进行线下钢筋绑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墙板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及墙板浇筑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传统墙板模具为一体式的钢制模具,墙板生产过程中需要首先拼装好墙板模具,再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之后再调整墙板模具。传统的一体式的钢制墙板模具比较笨重,需要行车进行吊卸,且容易变形,钢筋需要等墙板模具拼装完成后才能进行绑扎,施工效率低。因此需设计制作出一种全新的墙板模具,满足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及墙板浇筑模板体系,解决传统一体式的钢制墙板模具笨重、容易变形、不能进行线下钢筋绑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所述墙板模具为矩形框结构,其中一对侧为双层夹板、另一对侧为三层夹板,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的连接转角位置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一块水平放置的L形顶板和一块竖向放置、垂直连接在L形顶板外侧的L形外包板,所述L形顶板的两端开有穿过螺栓的第一连接孔;其中L形顶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角部顶面、L形外包板包覆在墙板模具的角部外侧面。优选的,所述中部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侧边中部,其纵截面为Z字形,其上水平段开有穿过连接件的第二连接孔、竖直段对应紧贴于墙板模具的外侧、下水平段上开有第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双层夹板包括平行放置的上板条和下板条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件,其中上板条为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通孔,每个连接通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且上板条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筋凹槽,每个穿筋凹槽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优选的,所述下板条的结构与上板条结构相同,两者对称设置、穿筋凹槽对应拼合成圆孔。优选的,所述三层夹板包括平行放置的上夹板、中间板和下夹板以及连接三者的连接件,其中上夹板为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竖孔,每个连接竖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且上夹板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筋凹道,每个穿筋凹道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优选的,所述下夹板的结构与上夹板的结构相同,两者对称设置、穿筋凹道相对。优选的,所述中间板为矩形条、板身上对应上、下夹板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优选的,所述中间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上下夹板一组穿筋槽道,每个穿筋槽道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穿筋槽道分别与上下夹板的穿筋凹道对应拼合成圆孔。一种应用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的墙板浇筑模板体系,包括模台、放置于模台上的墙板模具和与墙板模具连接的钢筋网片,所述墙板模具的上夹板和中间板之间穿接有上层钢筋网片,上板条和下板条之间穿接有中层钢筋网片,中间板和下夹板之间穿接有下层钢筋网片;所述墙板模具通过中部连接件与模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尼龙板材裁切而成,尼龙板材材质较轻,人工即可搬运,节省了行车,同时尼龙板材刚性好,不易变形。2、墙板模具是固定在模台上的,节省了反复的拼模过程和验模过程。3、本技术的墙板模具取材方便,成本低,且便于后期改造。4、墙板模具分层设置,实现了钢筋的线下绑扎,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预制墙板的制作系统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第一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模具主体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模具主体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中部工装的立体图。图6是角部工装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墙板模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夹板、2-中间板、3-下夹板、4-角部连接件、5-中部连接件、6-模台、7-上层钢筋网片、8-中层钢筋网片、9-下层钢筋网片、10-上板条、11-下板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7所示,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所述墙板模具为矩形框结构,其中一对侧为双层夹板、另一对侧为三层夹板,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的两端部均为倾斜面、且相邻的的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端部倾斜面对接拼合成直角的连接转角,该连接转角位置通过角部连接件4连接;所述墙板模具中的板材均为尼龙板材。参见图6所示,所述角部连接件4包括一块水平放置的L形顶板和一块竖向放置、垂直连接在L形顶板外侧的L形外包板,所述L形顶板的两端开有穿过螺栓的第一连接孔;其中L形顶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角部顶面、L形外包板包覆在墙板模具的角部外侧面。参见图5所示,所述中部连接件5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侧边中部,其纵截面为Z字形,其上水平段开有穿过连接件的第二连接孔、竖直段对应紧贴于墙板模具的外侧、下水平段上开有第三连接孔。参见图2和图4所示,所述双层夹板包括平行放置的上板条10和下板条11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件,所述上板条10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上板条10为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通孔,每个连接通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且上板条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筋凹槽,每个穿筋凹槽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下板条11的结构与上板条10结构相同,两者对称设置、穿筋凹槽对应拼合成圆孔。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三层夹板包括平行放置的上夹板1、中间板2和下夹板3以及连接三者的连接件,所述上夹板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上夹板1为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竖孔,每个连接竖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且上夹板1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筋凹道,每个穿筋凹道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下夹板3的结构与上夹板1的结构相同,两者对称设置、穿筋凹道相对;所述中间板2为矩形条、板身上对应上、下夹板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中间板2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上下夹板一组穿筋槽道,每个穿筋槽道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穿筋槽道分别与上下夹板的穿筋凹道对应拼合成圆孔。参见图8所示,一种应用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的墙板浇筑模板体系,包括模台6、放置于模台6上的墙板模具和与墙板模具连接的钢筋网片,所述墙板模具的上夹板和中间板之间穿接有上层钢筋网片7,上板条和下板条之间穿接有中层钢筋网片8,中间板和下夹板之间穿接有下层钢筋网片9;所述墙板模具通过中部连接件5与模台6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1、用强力胶按照墙板构件的尺寸将下夹板3粘贴在模台6上。2、在下夹板3上放置下层钢筋网片9。3、用强力胶将下板条11粘贴在模台6上。4、在下板条11上放置中层钢筋网片8。5、在下层钢筋网片9上放置中间板2。6、在中间板2上放置上层钢筋网片7。7、在中层钢筋网片8上放置上板条10。8、在上层钢筋网片7上放置上夹板1。9、用螺栓将上夹板1、中间板2和下夹板3连接在一起。10、用螺栓将上板条10和下板条11连接在一起。11、连接角部连接件4。12、连接中部连接件5。13、浇筑混凝土,完成墙板构件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模具为矩形框结构,其中一对侧为双层夹板、另一对侧为三层夹板,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的连接转角位置通过角部连接件(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模具为矩形框结构,其中一对侧为双层夹板、另一对侧为三层夹板,双层夹板与三层夹板的连接转角位置通过角部连接件(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连接件(4)包括一块水平放置的L形顶板和一块竖向放置、垂直连接在L形顶板外侧的L形外包板,所述L形顶板的两端开有穿过螺栓的第一连接孔;其中L形顶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角部顶面、L形外包板包覆在墙板模具的角部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模具上还连接有中部连接件(5),所述中部连接件(5)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板模具的侧边中部,其纵截面为Z字形,其上水平段开有穿过连接件的第二连接孔、竖直段对应紧贴于墙板模具的外侧、下水平段上开有第三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夹板包括平行放置的上板条(10)和下板条(11)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件,其中上板条(10)为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过连接件的连接通孔,每个连接通孔沿着高度方向通长设置,且上板条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有一组穿筋凹槽,每个穿筋凹槽沿着宽度方向通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尼龙板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条(11)的结构与上板条(10)结构相同,两者对称设置、穿筋凹槽对应拼合成圆孔。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春,曹凤洁,陈英明,杨光,刘建雄,崔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