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2538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包括过滤池,过滤池设有进水槽和粗格栅,过滤池内的黑臭水体通过输液管和第一进水泵被输送到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中设有曝气管,生物反应器中的水体通过进水管和第二进水泵被输送到内有机玻璃容器中,内有机玻璃容器的外侧套设有外有机玻璃容器,内有机玻璃容器和外有机玻璃容器之间放置蒸馏水且外有机玻璃容器的内壁上设有贴壁式恒温棒,内有机玻璃容器内设有曝气头,内有机玻璃容器内的上层水体通过排水管和第二蠕动泵排到尾水接收池中、污泥通过排泥管和第一蠕动泵排到污泥接收池中。其可以准确地控制进水和排水以及底泥的排出,在黑臭水体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体预处理
,涉及一种水体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逐步发展,一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通向河流,导致我国河流水体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还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黑臭水体的研究和治理日益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要想做到从根本上治理黑臭水体,就要进一步分析黑臭水体中各种监测指标的含量,找出其致黑、致臭机理。为此,需要一种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以模拟自然河流所处的环境,从而便于黑臭水体的研究。但是,现有的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使得水温控制不方便,且进水、排水和污泥的排出都难以准确控制,从而使得黑臭水体的研究难以良好地进行。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其可准确模拟自然河流所处的环境,并可以准确地控制进水和排水以及底泥的排出,在黑臭水体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其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设置有进水槽且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粗格栅,所述过滤池内经所述粗格栅过滤后的黑臭水体通过输液管和位于所述输液管上的第一进水泵而被输送到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处理的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生物反应器中设置有曝气管,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反应器中的经生化处理后的水体通过进水管和位于所述进水管上的第二进水泵而被输送到内有机玻璃容器中,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的外侧套设有外有机玻璃容器,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和外有机玻璃容器之间放置蒸馏水且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贴壁式恒温棒,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内的预处理过的上层水体通过排水管和位于所述排水管上的第二蠕动泵排到尾水接收池中、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和位于所述排泥管上的第一蠕动泵排到污泥接收池中。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的外壁上包裹有锡纸。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贴壁式恒温棒通过两个吸盘吸附在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的内壁上。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贴壁式恒温棒的电线通过管线夹固定在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的壁上。与现有的实验装置相比,本技术的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采用两层有机玻璃容器套叠的方式储存黑臭水体,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放置蒸馏水,再利用贴壁式恒温棒,根据水体受热均匀的特点,方便地控制了水温对其的影响。2、通向内有机玻璃容易的水体经过在生物反应器内进行的间歇性曝气,很好的接受了生化处理。3、其很好地模拟了自然条件下黑臭河流所处的环境,提高了实验分析的准确性。4、其采用蠕动泵,方便地控制了水体、底泥的进入及排出,操作简单,方法成熟。5、通过该装置对黑臭水体进行预处理,可以延长底泥中微生物的存活时间,减少换水次数,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包括过滤池3。所述过滤池3设置有进水槽1且所述过滤池3内设置有粗格栅2。所述粗格栅2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其竖直安装在所述过滤池3的进水槽1后面。黑臭水体通过所述进水槽1进入所述过滤池3中,通过所述粗格栅2拦截黑臭水体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在本技术中,所述粗格栅2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但期并不阻碍底泥的进入,保证后续仍有底泥存在。所述过滤池3内经所述粗格栅2过滤后的黑臭水体通过输液管7和位于所述输液管7上的第一进水泵6而被输送到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处理的生物反应器5中。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设置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与外接曝气系统相连。通过所述曝气管4,可以对进入到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的黑臭水体进行间歇性曝气,使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反应。所述曝气管4的原理为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设在所述生物反应器5底部的曝气管4中,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以满足水体预处理所需要的一定量氧气。所述生物反应器4中的经生化处理后的水体通过进水管9和位于所述进水管9上的第二进水泵8而被输送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中。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的外侧套设有外有机玻璃容器12。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和外有机玻璃容器12之间放置蒸馏水且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内壁上设置有贴壁式恒温棒11。所述贴壁式恒温棒11用于测量所述蒸馏水的温度并在温度不足时能够通电加热。在本技术中,所述贴壁式恒温棒11通过两个吸盘吸附在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贴壁式恒温棒11的电线通过管线夹10固定在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壁上。这样,可以将所述贴壁式恒温棒11所连接的电线固定在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壁上,一方面防止电线插头滑入玻璃壁内引起触电等危险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由于恒温棒吸盘老化使得吸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恒温棒掉入容器底部。同时,其安装方便,也可根据管线直径调节所夹宽度。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两层有机玻璃容器套叠的方式储存黑臭水体,且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放置蒸馏水,再利用贴壁式恒温棒,根据水体受热均匀的特点,方便地控制了水温对其的影响。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的外壁上包裹有锡纸。这样,使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内的黑臭水体不受阳光的照射,更好地模拟了天然水体四周不透光的特点,因此,更逼真地模拟了自然条件下黑臭河流所处的环境,提高了实验分析的准确性。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内设置有曝气头14。所述曝气头14也与外接曝气系统相连,以便于对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中的黑臭水体进行再次曝气处理。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内的预处理过的上层水体通过排水管18和位于所述排水管18上的第二蠕动泵19排到尾水接收池20中、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17和位于所述排泥管17上的第一蠕动泵15排到污泥接收池16中。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蠕动泵15和第二蠕动泵19,所以能够方便地控制了水体、底泥的进入及排出,操作简单,方法成熟。在采用本技术的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时,黑臭水体(例如,所述黑臭水体的水质参数为:化学需氧量(COD)为60.2~100.8mg/L,总氮浓度(TN)为16.8~23.4mg/L,溶解氧(DO)为0~1.6mg/L,氨氮浓度(NH3-N)为10.1~19.4mg/L)首先进入过滤池3中通过所述粗格栅2进行过滤,过滤之后进入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在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依靠所述曝气管4的间歇式曝气对所述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之后的水体在所述第二进水泵8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中,并在所述曝气头14的作用下再次曝气处理。同时,为模拟天然水体四周不透光的特点,用锡纸包围住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使其不受阳光的照射。最后,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其包括过滤池(3),所述过滤池(3)设置有进水槽(1)且所述过滤池(3)内设置有粗格栅(2),所述过滤池(3)内经所述粗格栅(2)过滤后的黑臭水体通过输液管(7)和位于所述输液管(7)上的第一进水泵(6)而被输送到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处理的生物反应器(5)中,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设置有曝气管(4),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反应器(4)中的经生化处理后的水体通过进水管(9)和位于所述进水管(9)上的第二进水泵(8)而被输送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中,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的外侧套设有外有机玻璃容器(12),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和外有机玻璃容器(12)之间放置蒸馏水且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内壁上设置有贴壁式恒温棒(11),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内设置有曝气头(14),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内的预处理过的上层水体通过排水管(18)和位于所述排水管(18)上的第二蠕动泵(19)排到尾水接收池(20)中、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17)和位于所述排泥管(17)上的第一蠕动泵(15)排到污泥接收池(16)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进行黑臭水体预处理的实验装置,其包括过滤池(3),所述过滤池(3)设置有进水槽(1)且所述过滤池(3)内设置有粗格栅(2),所述过滤池(3)内经所述粗格栅(2)过滤后的黑臭水体通过输液管(7)和位于所述输液管(7)上的第一进水泵(6)而被输送到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生化处理的生物反应器(5)中,所述生物反应器(5)中设置有曝气管(4),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反应器(4)中的经生化处理后的水体通过进水管(9)和位于所述进水管(9)上的第二进水泵(8)而被输送到内有机玻璃容器(13)中,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的外侧套设有外有机玻璃容器(12),所述内有机玻璃容器(13)和外有机玻璃容器(12)之间放置蒸馏水且所述外有机玻璃容器(12)的内壁上设置有贴壁式恒温棒(11),所述内有机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松许志恒李亚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