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良骐专利>正文

气动击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2427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6:23
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包括:一后座结合在一缸体后侧;一电磁阀设在后座底面;一调整体设在后座内;一活塞体设在缸体内,并形成一前、后气压室;一导流体结合在缸体前端;一活动杆其尾端连接于活塞体,前端伸出缸体进入导流体内,活动杆与活塞体连动,用以控制导流体呈流通或封闭状态;一前座结合在导流体前端,具有一轴孔用以容置一推送管;借此,以电磁阀控制释压通道的启闭,进而改变活塞体的前、后气压室的压力差,压缩气体先由导流体的第一导流孔进入周围的分气道,使推送管往前送至击发位置,再由第二导流孔注入中间主气道后,由推送管的击发气道以大量喷流将子弹击发,其具有使整体气动击发更为顺畅,并得以降低故障率及增进击发速度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尤指一种控制释压通道的启闭,使流场压力产生变化,在以气动方式来击发子弹;其特别适用于BB枪,但不限定于此。
技术介绍
压力空气枪的BB枪或漆弹枪游戏,对于生活在都市的民众而言,除了可远离尘嚣而接近大自然外,更可透过紧张刺激的游戏过程来放松自已,因此,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运动。次者,BB枪或漆弹枪是借由压缩气体的驱动以击发子弹,其击发型态区分为机械式及电子式两种,其中机械式是以板机控制机械传动机构,借以控制枪体内空气流道的启闭而将BB弹或漆弹击发;至于电子式是以扳机控制电子装置及电磁阀的启动状态,在启动时以电子方式驱动机械传动机构产生动作以击发子弹。由于机械式空气枪使用者手指扣扳机的速度有限,故仅能进行个别击发,游戏感较低;反之电子式空气枪击发速度快,因此可达到子弹连发的功能。又,上揭压力空气枪的使用,它的空气压力来源为压缩空气,经由枪身的压力调制后,得以对子弹作瞬间高压击发,且其击发方式有:单发及连续击发两种。美国专利第5,727,538号、第6,474,326号、第6,516,791号,及第6,532,949号,教示了各种击发装置及控制压缩空气源的方法,但在这些专利中,其电子控制装置与储存压缩气体的驱动方法结合在一起时,会增加机械装置的固有复杂性,因而增加了成本以及可靠性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于美国专利US6,601,780号及pub.NO:US2005/005924A1所揭示的”PAINTGUNWITHPENUMATICFEEDINGANDDISCHARGINGPROCES”专利中,是使用一气动方法来推送漆弹,而具有提高安全性及降低故障率,且使击发速度增进的优点。但查,上揭两件前案中所使用的推送管(DeliveryTube64),其前端管体必须套设一复位弹簧(ReturnSpring65),作为推送管内缩复位的作用力;然因漆弹枪对于击发速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其希望每秒锺20发以上;但是使用的复位弹簧经过上万次以上的压缩使用后,会随着时间而弹性疲乏,以致复位速度会减慢,但因气压推动该推送管其前进的速度并没有改变,而导致往复行程不协调或不完全,如此将影响整体击发的顺畅及速度,故仍有改善空间。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故如何改进上述问题,即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首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其是用以解决前案中复位弹簧的问题点,使推送管的往复位移确实,整体气动击发更为顺畅,并得以降低故障率及增进击发速度的功效;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成本低的功效;其具有调整击发速度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包括:一缸体,具备一中空管状结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管口及一第二管口,该缸体底部设有一供外部气体连接管注入的一第一进气孔;一后座,其前端结合在该缸体的第二管口,且该后座的前段部内设有一第一轴孔,后段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螺孔,底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释压孔,该释压孔底端具有一释压室;一电磁阀,连接于该释压室下方,该电磁阀中间的活动柱塞用以控制该释压室的启闭,且该活动柱塞下段部为一中空体,并设有一第一排气孔,该电磁阀底部设有一第二排气孔,使该释压室内部气体,可经由该第一排气孔流至该第二排气孔而排出该电磁阀;一调整体,设在该后座的第一轴孔内,其尾段设成螺纹体,可螺合于该螺孔,该调整体前段具有一释压信道,该释压信道的尾端与该释压孔形成连通状而前端设有一流通孔;一活塞体,套置在该第二管口内,其前段设有一结合孔,尾段设有一与该结合孔41连通的凹孔,又该活塞体前移时与该调整体的前端面形成一第一间隙;一导流体,结合在该缸体前端,其前段为较小内径的节管体,后段形成较大内径的环体,且该环体的较大内径与该节管体的较小内径之间,形成一连通状的导流通道,又该节管体表面靠近该环体的这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流孔,使该节管体外周缘与该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分气道,且该节管体表面远离该环体的另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导流孔,另该节管体表面至少有一个O形环环设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再者,该节管体于该较小内径中,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还设有一小段轴向缩孔,且该轴向缩孔前侧的该较小内径,即成为一与该第二导流孔连通的一主气道,再者,该环体的较大内径周缘设有一第三导流孔,且该第三导流孔延伸至该环体的前侧面;一活动杆,其尾端连接该活塞体的结合孔,且该尾端设有一与该凹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再者,该活动杆的前端伸出该缸体,并进入该导流体内,该前端包括一个外径大于该较小内径但小于该较大内径的顶靠体,且该顶靠体前端延伸一杆体,该杆体的前端可穿伸该轴向缩孔,并形成一较大外径并可与该轴向缩孔呈紧配或封闭的帽部,该活动杆与该活塞体连动,用以控制该帽部的位移,达到控制轴向缩孔呈流通或封闭状态,且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顶靠体脱离该导流通道的管口,形成一第二间隙,又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帽部与该轴向缩孔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一前座,结合在该导流体前端,其具有一第二轴孔,且该前座的后侧面相对于该环体的第三导流孔,设有一能与其连通的第四导流孔,且该第四导流孔的出口延伸至该第二轴孔的前端内壁面,形成一第二分气道;一推送管,其具有一较大管径的第一管体,及一与该第一管体连接且具有较小管径的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的内径可供该导流体的节管体套入,其外径配合该第二轴孔所设成并设有一O形环,使该推送管可于该第二轴孔内位移,且该第一管体内部形成一与该主气道连通的一击发气道,当该推送管复归时,该第一管体的端面与该第一导流孔之间,形成一第四间隙,且该第二管体与该第二轴孔之间,形成一第五间隙;一定位件,由该前座的前端锁定在该前螺孔,该定位件内侧设有一抵靠环,用以将该第五间隙的前侧封闭,但可供该推送管的第二管体穿伸位移,并可防止该第五间隙内的气体泄漏;借此,以该电磁阀控制该释压通道的启闭,进而改变该活塞体的前、后气压室的压力差,该压缩气体先由该导流体的第一导流孔进入该第一分气道,使该推送管移位,将置于前方的一子弹往前送,压缩气体再由该第二导流孔注入该主气道后,由该推送管的击发气道以大量喷流将该子弹击发出去,再利用一小部分的压缩气体由该第二分气道进入该第五间隙的推力,渐渐使推送管内移而呈现回复状态。依据前揭特征,还包括一小弹簧,套置在该调整体前端与该凹孔之间,用以提供该活塞体一向前的弹性推力。又该调整体尾端设有一非圆形凹孔,可供一板手由该后座的螺孔套至该非圆形凹孔,借以调整该调整体的位置。依据前揭特征,该杆体中段上设有数个径向翼片,且该帽部前后端设成斜面体。依据前揭特征,该定位件为一短螺栓形体,且该抵靠环与定位件之间还设有一O形环,而该环形抵靠环及O形环内径,可供该推送管的第二管体穿伸位移,并可防止该第五间隙内的气体泄漏。依据前揭特征,该前座与该导流体的结合端,还包括在该前座设有一凹部,而该导流体相对设有一凸部,且该凸部周缘套设有一O形环,使该前座与该导流体的结合端形成密封。该后座的前端形成一凸部,且该凸部周缘套设有一O形环,使该后座与该缸体的第二管口形成密封。依据前揭特征,该气动击发装置的推送管的前端,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缸体,具备一中空管状结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管口及一第二管口,该缸体底部设有一供外部气体连接管注入的一第一进气孔;一后座,其前端结合在该缸体的第二管口,且该后座的前段部内设有一第一轴孔,后段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螺孔,底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释压孔,该释压孔底端具有一释压室;一电磁阀,连接于该释压室下方,该电磁阀中间的活动柱塞用以控制该释压室的启闭,且该活动柱塞下段部为一中空体,并设有一第一排气孔,该电磁阀底部设有一第二排气孔,使该释压室内部气体,可经由该第一排气孔流至该第二排气孔而排出该电磁阀;一调整体,设在该后座的第一轴孔内,其尾段设成螺纹体,可螺合于该螺孔,该调整体前段具有一释压信道,该释压信道的尾端与该释压孔形成连通状而前端设有一流通孔;一活塞体,套置在该第二管口内,其前段设有一结合孔,尾段设有一与该结合孔连通的凹孔,又该活塞体前移时与该调整体的前端面形成一第一间隙;一导流体,结合在该缸体前端,其前段为较小内径的节管体,后段形成较大内径的环体,且该环体的较大内径与该节管体的较小内径之间,形成一连通状的导流通道,又该节管体表面靠近该环体的这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流孔,使该节管体外周缘与该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分气道,且该节管体表面远离该环体的另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导流孔,另该节管体表面至少有一个O形环环设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再者,该节管体于该较小内径中,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还设有一小段轴向缩孔,且该轴向缩孔前侧的该较小内径,即成为一与该第二导流孔连通的一主气道,再者,该环体的较大内径周缘设有一第三导流孔,且该第三导流孔延伸至该环体的前侧面;一活动杆,其尾端连接该活塞体的结合孔,且该尾端设有一与该凹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再者,该活动杆的前端伸出该缸体,并进入该导 流体内,该前端包括一个外径大于该较小内径但小于该较大内径的顶靠体,且该顶靠体前端延伸一杆体,该杆体的前端可穿伸该轴向缩孔,并形成一较大外径并可与该轴向缩孔呈紧配或封闭的帽部,该活动杆与该活塞体连动,用以控制该帽部的位移,达到控制轴向缩孔呈流通或封闭状态,且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顶靠体脱离该导流通道的管口,形成一第二间隙,又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帽部与该轴向缩孔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一前座,结合在该导流体前端,其具有一第二轴孔,且该前座的后侧面相对于该环体的第三导流孔,设有一能与其连通的第四导流孔,且该第四导流孔的出口延伸至该第二轴孔的前端内壁面,形成一第二分气道;一推送管,其具有一较大管径的第一管体,及一与该第一管体连接且具有较小管径的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的内径可供该导流体的节管体套入,其外径配合该第二轴孔所设成并设有一O形环,使该推送管可于该第二轴孔内位移,且该第一管体内部形成一与该主气道连通的一击发气道,当该推送管复归时,该第一管体的端面与该第一导流孔之间,形成一第四间隙,且该第二管体与该第二轴孔之间,形成一第五间隙;一定位件,由该前座的前端锁定在该第二轴孔的前方形成的一前螺孔,该定位件内侧设有一抵靠环,用以将该第五间隙的前侧封闭,但可供该推送管的第二管体穿伸位移,并可防止该第五间隙内的气体泄漏;借此,以该电磁阀控制该释压通道的启闭,进而改变该活塞体的前、后气压室的压力差,压缩气体先由该导流体的第一导流孔进入该第一分气道,使该推送管移位,将置于前方的一子弹往前送,压缩气体再由该第二导流孔注入该主气道后,由该推送管的击发气道以大量喷流将该子弹击发出去,再利用一小部分的压缩气体由该第二分气道进入该第五间隙的推力,渐渐使推送管内移而呈现回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击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缸体,具备一中空管状结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管口及一第二管口,该缸体底部设有一供外部气体连接管注入的一第一进气孔;一后座,其前端结合在该缸体的第二管口,且该后座的前段部内设有一第一轴孔,后段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螺孔,底部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孔连通的释压孔,该释压孔底端具有一释压室;一电磁阀,连接于该释压室下方,该电磁阀中间的活动柱塞用以控制该释压室的启闭,且该活动柱塞下段部为一中空体,并设有一第一排气孔,该电磁阀底部设有一第二排气孔,使该释压室内部气体,可经由该第一排气孔流至该第二排气孔而排出该电磁阀;一调整体,设在该后座的第一轴孔内,其尾段设成螺纹体,可螺合于该螺孔,该调整体前段具有一释压信道,该释压信道的尾端与该释压孔形成连通状而前端设有一流通孔;一活塞体,套置在该第二管口内,其前段设有一结合孔,尾段设有一与该结合孔连通的凹孔,又该活塞体前移时与该调整体的前端面形成一第一间隙;一导流体,结合在该缸体前端,其前段为较小内径的节管体,后段形成较大内径的环体,且该环体的较大内径与该节管体的较小内径之间,形成一连通状的导流通道,又该节管体表面靠近该环体的这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流孔,使该节管体外周缘与该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分气道,且该节管体表面远离该环体的另一侧,环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导流孔,另该节管体表面至少有一个O形环环设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再者,该节管体于该较小内径中,在该第一导流孔与该第二导流孔之间,还设有一小段轴向缩孔,且该轴向缩孔前侧的该较小内径,即成为一与该第二导流孔连通的一主气道,再者,该环体的较大内径周缘设有一第三导流孔,且该第三导流孔延伸至该环体的前侧面;一活动杆,其尾端连接该活塞体的结合孔,且该尾端设有一与该凹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再者,该活动杆的前端伸出该缸体,并进入该导流体内,该前端包括一个外径大于该较小内径但小于该较大内径的顶靠体,且该顶靠体前端延伸一杆体,该杆体的前端可穿伸该轴向缩孔,并形成一较大外径并可与该轴向缩孔呈紧配或封闭的帽部,该活动杆与该活塞体连动,用以控制该帽部的位移,达到控制轴向缩孔呈流通或封闭状态,且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顶靠体脱离该导流通道的管口,形成一第二间隙,又当该活动杆前移时,该帽部与该轴向缩孔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一前座,结合在该导流体前端,其具有一第二轴孔,且该前座的后侧面相对于该环体的第三导流孔,设有一能与其连通的第四导流孔,且该第四导流孔的出口延伸至该第二轴孔的前端内壁面,形成一第二分气道;一推送管,其具有一较大管径的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良骐
申请(专利权)人:沈良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